基金招商

搜索文档
习近平: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17 09:3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导向 - 文章强调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清单 明确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 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 [2][3] - 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补贴政策体系 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对违规行为查实后严肃处理 [2][3] - 引导各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完善高质量考核体系 把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纳入考核指标 [3] 招商引资模式变革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4年8月起施行 明确规定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和差异化财政补贴 [4]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5] - 国家发改委2025年7月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 强调防止同质化竞争和挤出效应 [6] 地方实践与创新模式 - 广东省2025年1月发布《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将吸引投资基金纳入招商引资绩效评价 [7] - 并购招商作为最新打法正在兴起 多地国资组建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确定性招商 [9] - 先投后股模式成为财政资金创新支持方式 通过科技期权式支持构建资金循环使用长效机制 [10] 产业投资方向调整 -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需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要求 避免投资结构性矛盾产业 在新兴领域防止盲目跟风 [6] - 鼓励国家级基金与地方基金联动 在前沿科技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形成资金合力 [6] - 各地招商引资重心由招引外部项目转向培育当地内生产业 根据产业禀赋差异化发展而非扎堆热门赛道 [8]
2亿美元创投资本缘何牵手昆山
苏州日报· 2025-09-03 08:21
从首次"吃螃蟹"到第二次尝试,启明创投等了整整14年。 3月达成意向,5月完成设立,7月完成第一笔对外投资——8月19日,启舜QFLP项目落地暨启明创 投与昆山创控集团全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以境外资金为主体的启舜QFLP项目在昆山跑出的"加速 度",成为外资持续看好中国的新力证。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于2010年在上海试点启动,本质上是为境外资金投资中国企业开辟 的一条"绿色通道"。它解决了境外资金投资中国面临的资金兑换、投资时限等诸多"堵点"和"卡点"。 这笔认缴规模2亿美元、首期到账2500万美元的项目,成为观察"中国最强县"经济活力与外资信心 的一个独特窗口。 14年踌躇选择"二次出发","金石之交"背后的昆山速度 "QFLP政策刚落地时,我们是国内最早行动的基金管理人,这次也是继2011年后,我们设立的第二 只QFLP基金。"8月22日,启明创投人民币首席财务官徐静在接受远程采访时,道出了这段漫长的时间 跨度。 QFLP机制允许境外投资者将外币资金兑换为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国企业。作为国内首批试 水QFLP的机构,启明创投已募管理资产总额达到95亿美元,投资超过580家高速成长的创新企业 ...
2025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9-02 16:52
根据提供的公众号文章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母基金行业在经历深度调整后,于2025年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呈现管理精细化、政策规范化、以及结构优化趋势 [2][4][58]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总管理规模为34,84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23.7%,其中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规模分别下降24.0%和22.4% [14][26] - 政策层面迎来重大变革,国办一号文从国家层面系统规范政府投资基金运作,对返投比例、注册地限制、容错机制等核心环节提出明确指导 [59][60][62]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 - 全名单包含460家母基金,包括338家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规模29,973亿元)、112家市场化母基金(管理规模4,829亿元)和10家S基金(管理规模43亿元) [13][14] - 名单编制采用明确量化标准:母基金需满足银行账户到账资金≥5亿人民币、投资过至少三支基金、有专门5人以上管理团队等条件 [6] - S基金被纳入母基金范畴,定义包括存续管理规模≥1亿元人民币、专门管理团队等要求 [6]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机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总投资规模3,338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2%,但S基金投资规模大幅增长95.9%至335亿元 [16] - 行业从业人员数量降至9,243人,较2024年末减少7.29% [19] - 新发起母基金33支,总规模1,970.17亿元,其中政府引导基金31支(规模798.04亿元),市场化母基金2支(规模80亿元) [20] 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入选机构分析 - 新成立母基金地域集中度高,仅11个省级行政区有新设基金,江苏、湖北、福建等地新设数量均在3支以上 [23] - 实际在管规模34,845亿元中,政府引导基金占比86%(29,973亿元),市场化母基金占比14%(4,829亿元) [26] - 计划管理总规模60,778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16.6%,其中政府引导基金计划规模50,948亿元 [29] 中国母基金行业发展情况 - 调研97家管理机构显示,平均在管规模41.7亿元,计划管理规模58.3亿元 [41] - 收益表现方面,市场化母基金MOC为1.89、IRR为9.46%、DPI为0.87;政府引导基金MOC为1.44、IRR为7.18%、DPI为0.76 [46] - 团队规模与管理规模正相关,管理规模>500亿元的机构团队中位数达73人,各层级薪酬普遍下降,合伙人降幅近16% [47][54] 私募股权母基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出资要求显著放宽,政府引导基金对子基金出资比例从30-40%提升至50%甚至70%以上,返投倍率要求六年内下降超40% [63][64] - 容错机制突破明显,深圳、武汉、四川等地允许种子期项目出现80%-100%的全额亏损 [69][70] - 科创债成为新募资渠道,2025年上半年超3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72] - 行业格局重塑,AIC基金签约金额超3,800亿元,CVC基金备受国资LP青睐 [82][83] - 新设母基金数量与规模锐减,2025年上半年新发起32支(规模1,970.1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和62% [84] - 运营模式趋向务实,不再追求单支千亿规模,转而采用多支规模适中的"基金群"模式 [86][87]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22
招商策略转变 - 各地招商策略从依赖土地、税收和补贴政策转向构建产业生态和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9] - 新招商理念强调产业布局合理性、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优先于优惠政策 [11][12] - 区域协同招商和制度创新成为避免零和博弈的关键 如济宁共享考核机制和青岛首谈首报制度 [13] 链式招商实践 - 链式招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 推动产业集聚效应 [14] - 菏泽市通过引进英搏尔电气龙头企业 带动19家配套企业形成专用车制造产业梯队 [14][15] - 产业链图谱作为招商作战地图 山东确立19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7个细分赛道 [17][18] 资本与场景招商 - 基金招商以资本撬动产业 如德州天衢新区设立8.3亿元基金推动50亿元半导体项目落地 [19][22] - 市场化基金面临风险问责制约 需构建容亏容错机制 如广东和湖北的差异化考核政策 [22][23] - 场景招商从给政策转向供机会 曲阜通过开放路权场景吸引九识智能建设自动驾驶制造中心 [25] 营商环境优化 - 政府服务理念从店小二升级为合伙人 提供市场开拓和技术升级等战略支撑 [27] - 专业化招商团队需懂产业懂市场 潍坊市招商集团通过企业化运作提升招商效率 [27][28] - 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一把手护航和城市温度营造 如昌邑市党政主官直通问题解决机制 [29]
雪域高原资本市场活力涌动,“格桑花行动”有望竞相绽放、花满高原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50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格桑花行动"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并借助基金矩阵和金融业发展支撑经济增长 目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本市场"西藏板块" [1][2][6][7] 政策举措 - "格桑花行动"为西藏首个高规格企业上市行动计划 建立"1+N"政策体系 包括融资考评细则、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实施意见等配套制度 [2] - 实施"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模式 涵盖培育、股改、辅导、申报、上市、做强等阶段 [3] - 推出六项工程(破茧、冲刺、孵化、提质、进阶、问效)以增加上市公司数量和直接融资规模 [4] - 证监会自2016年起对西藏企业IPO实施"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的优惠政策 [3] 企业培育与融资支持 - 已建立115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包括成熟期企业23家、成长期企业46家、初创期企业46家 [3] - 累计向55家上市后备企业新发放贷款109.5亿元 并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 [3] - 协调解决18家拟上市企业的信贷融资、手续办理、土地使用等28个问题 [3] - 绿茶集团作为首例受益企业于港交所上市 募集资金12.11亿港元 [2] 基金体系建设 - 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拉萨市产业强市母基金 为地级市首只政府引导基金 [6] - 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 包括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链基金、并购基金等 [6] - 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集聚发展区建设 与中信投资控股、中国人寿资产管理等机构合作设立基金 [6] 金融业经济贡献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66.82亿元 同比增长15.9% 增速全国第一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4.8% 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 [1][7]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 增速全国第一 直接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 [7] - 金融业历史上首次超过建筑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1][7] 基础设施与战略规划 - 浦银大厦正式启用 引入银河证券、东方财富证券等头部机构 定位为"格桑花行动"孵化基地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基地 [8] - 计划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 新增贷款超500亿元 融资担保余额增长20%以上 [8] - 探索银行机构股权直接投资试点拓展至西藏 推动央企及金融企业在藏设立分支机构 [8]
雪域高原资本市场活力涌动,“格桑花行动”有望竞相绽放、花满高原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42
核心观点 - 西藏自治区通过"格桑花行动"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金融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 计划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 [2][3][6] 梯次培育计划 - "格桑花行动"是西藏首个高规格企业上市计划 已建立"1+N"政策体系 包括融资考评细则和私募基金发展意见等配套文件 [5] - 行动实施两年多来 首家企业绿茶集团于2024年5月16日登陆港交所 募集资金12.11亿港元 [5] - 已协调解决18家拟上市企业28个难题 为55家后备企业新发放贷款109.5亿元 并建立115家分梯队后备企业资源库 [6] - 采用"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模式 并利用证监会"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的IPO优惠政策 [6] - 下一步将实施六项工程 增加上市公司数量和直接融资规模 [7] 基金矩阵建设 - 拉萨市于2024年5月18日设立首只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强市母基金" 总规模15亿元 由毅达资本管理 [9] - 计划在山南 林芝等地复制基金招商模式 重点投资区内外优质企业和收购区外上市公司 [9] - 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集聚区建设 与中信投资控股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等机构对接合作 [9] - 将健全从天使基金到并购基金的全生命周期基金投资体系 [10] 金融业表现 -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66.82亿元 同比增长15.9% 增速全国第一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24.8% 拉动增长1.6个百分点 [3][12]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118.85亿元 同比增长26.7% 继续居全国第一 直接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 [12] - 2025年目标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新增贷款超500亿元 融资担保余额增长20%以上 [13] 基础设施与战略布局 - 浦银大厦于2024年3月启用 引入银河证券 东方财富证券等头部机构 定位为"格桑花行动"孵化基地和企业聚集地 [13] - 将探索银行股权直接投资试点 协调央企和全国性金融企业在藏设立分支机构或迁入企业 [13] - 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高原经济的产品和服务 统筹发展与安全 [12]
宗馥莉在西安投资了10个亿
盐财经· 2025-08-15 17:45
西安恒枫饮料新基地项目 - 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已通过审批 规划建设高速水线 奶线 无菌线等多条核心生产线及配套物流设施 预留扩展空间 主要生产纯净水 茶饮 咖啡 果汁及含乳饮料等多元品类 [3][4] - 西安恒枫由宏胜饮料集团持股90% 宏胜集团与娃哈哈存在紧密关联及合作关系 实控人为宗馥莉 西安基地是娃哈哈10亿元饮品投资规划的具体承载地 [4] - 项目落地西安经开区 该区域已形成近百亿产值的"饮料产业走廊" 聚集百事 可口可乐 达能 雪花啤酒 康师傅 青岛啤酒等龙头 具备完善供应链生态和人才储备 [4] 娃哈哈战略布局 - 公司在全国建立80余个生产基地 员工近3万人 2024年总营收突破700亿元 [6][7] - 首次布局陕西为2004年咸阳三原县基地 总投资4亿元 2024年3月宣布西安10亿元饮品生产基地计划 8月竞得经开区150.46亩工业用地 [8] - 2024年初经历产能调整 关停多家分厂生产线 西安基地带有"关旧开新" 产能补位意味 公司将回归自有生产模式 [9][10] 生产技术与产业协同 - 西安基地配备高速水线 奶线 无菌线等核心产线及配套物流体系 产品品类扩展至纯净水 茶饮 咖啡 果汁及含乳饮料 年产能超4.8亿箱 [11][13] - 通过宏胜系载体驱动产能迭代与扩张 体现"宗馥莉时代"以现代化高效自有产能支撑增长的策略 分析师认为此举带有"去娃哈哈化"意味 [14] - 西安作为西北中心城市 工业基础雄厚 经开区食品饮料产业年产值近百亿 成熟生态可降低采购与流转成本 提升区域市场渗透效率 [16][17][21] 地方招商生态 - 西安经开区招商服务高效 百事项目1小时完成注册 48天破土动工 依必安派特项目20天开工建设 [22] - 西安市出台《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 目标"引进即筹建 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投产" 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 差异化定位110个产业园区 [26][28] - 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达250亿元 包括创新投资基金 城市更新基金等 近期设立AIC股权投资基金 百亿级新材料产业基金 吸引优质企业落地 [28]
宗馥莉旗下核心公司,为何要在这个城市投资10个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7:47
项目概况 - 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 规划建设高速水线 奶线 无菌线等多条核心生产线及配套物流设施 预留扩展空间 主要生产纯净水 茶饮 咖啡 果汁及含乳饮料等多元品类 [1] - 项目投资额10亿元 占地150.46亩 位于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 是娃哈哈首次在西安布局的生产基地 [2][6] 投资主体与股权结构 - 西安恒枫由宏胜饮料集团持有90%股权 宏胜集团实控人为宗馥莉 与娃哈哈存在紧密关联及合作关系 [1] - 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 覆盖配料 制造 包装等饮料生产全产业链 拥有16个基地 44家子公司 104条现代化生产线 年产能超4.8亿箱 [4] 战略意义与产能调整 - 项目带有"关旧开新"产能补位意味 2024年初娃哈哈关停多家分厂生产线 后续将回归自有生产模式 [4] - 通过宏胜系载体驱动产能迭代与扩张 体现"去娃哈哈化"战略意图 支撑下一个增长周期 [6] 区位优势与产业生态 - 西安经开区集聚百事 可口可乐 达能 雪花啤酒 康师傅 青岛啤酒等头部企业 形成近百亿产值的饮料产业走廊 [1][8] - 区域具备完善供应链生态和人才储备 百事食品陕西基地总投资13亿元 中粮可口可乐陕西基地投资10亿元 最大产能110万吨 [8][10] 市场辐射与协同效应 - 西安作为西北最大中心城市 辐射整个西北市场 为娃哈哈未来出海提供支撑 [6][7] - 产业配套完备降低采购与流转成本 集群效应提升区域市场渗透效率 [10]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 西安出台《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 实现"引进即筹建 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投产"目标 [15] - 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 明确110个产业园区差异化定位 避免同质化竞争 [18] 区域产业招商模式转型 - 招商逻辑从"拼土地 拼补贴"转向规则与服务 政府角色从主导者变为平台搭建者 [13] - 西安设立总规模250亿元基金群 包括创新投资基金 城市更新基金等 吸引优质企业落地 [19]
国民饮料巨头 在西安砸下1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23:00
项目概况 - 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 将建设高速水线、奶线、无菌线等多条核心生产线及配套物流设施 主要生产纯净水、茶饮、咖啡、果汁及含乳饮料等多元品类 [1][3] - 项目由宏胜饮料集团持股90% 宏胜集团与娃哈哈存在紧密关联及合作关系 实控人为宗馥莉 是娃哈哈10亿元饮品投资规划的具体承载地 [3] - 项目位于西安经开区泾渭工业园 占地150.46亩 计划投资10亿元 8月11日成功竞得工业用地 [6] 战略意义 - 西安基地是娃哈哈产能版图的重要布局 带有"关旧开新"、产能补位意味 2024年初以来公司关停多家分厂生产线 未来将回归自有生产模式 [9] - 项目以宏胜系为载体 驱动产能迭代与扩张 生产技术与标准全面跃升 配备高速产线及配套物流体系 年产能超4.8亿箱 [9][11] - 西安作为西北最大中心城市 辐射整个西北区域 是"一带一路"重要桥头堡 将为品牌拓展西北市场及未来出海提供支撑 [11] 产业生态 - 西安经开区已形成近百亿产值的"饮料产业走廊" 集聚百事、可口可乐、达能、雪花啤酒、康师傅、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 具备完善供应链生态和人才储备 [3] - 百事食品陕西基地总投资约13亿元 中粮可口可乐新基地斥资10亿元规划8条饮料线+1条糖浆线 最大产能达110万吨 均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 [12][13][14] - 成熟产业生态带来完备资源配套与协同机遇 大幅降低采购与流转成本 娃哈哈可借力当地配套实现快速启动和成本优化 [14] 公司背景 - 娃哈哈是中国最大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之一 产品涵盖10余类200多个品种 已在全国建立80余个生产基地 员工近3万人 2024年总营收突破700亿元 [4][5] - 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 覆盖配料、制造、包装等饮料生产全产业链 拥有16个基地、44家子公司、104条现代化生产线 [9] - 2004年娃哈哈在咸阳三原县设立首个陕西生产基地 总投资4亿元 此次西安项目是其首次布局西安市场 [6][11] 区域优势 - 西安工业基础雄厚 汇聚200多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 吸引比亚迪、吉利、陕汽、隆基绿能等行业领军者 是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和央企投资密度最高区域之一 [12] - 西安出台《西安市产业项目筹建全周期服务方案》 以"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为目标 加速项目落地转化 [19] - 西安编制《西安市重点产业发展及招商指南》《西安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 明确110个产业园区差异化定位 按图索骥导入目标企业 [20]
“反内卷”背景下,各地招商引资有了新打法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8-05 17:15
招商引资政策规范化 - 国令783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2023年8月起施行,明确禁止无依据的税收优惠、财政奖励及要素获取差异化政策 [1] - 中央改革文件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广西等地已废止原有激励办法 [1] - 多地裁撤传统招商办,转为成立具有招商职能的产业平台公司 [1] 基金招商模式转型 - "税收优惠"式招商受限后,"基金招商"兴起,但出现同质化投资和形式主义问题 [2] - 2025年国办1号文首次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限制返投要求 [2] - 2025年Q2国资LP认缴金额达2317.2亿元,占LP总出资规模的54.26% [3] 财政资金创新工具 - "先投后股"模式通过研发资助转股权机制提升财政资金效率,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4] - 该模式区别于传统补贴和引导基金,采用"科技期权"式设计,匹配初创企业研发节奏 [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发改委拟出台政策禁止政府投资基金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取消返投比例 [5] - 中央会议强调产业布局需避免盲目跟风,点名人工智能、算力等过热领域 [5] - 中央财经会议提出"五统一、一开放",要求规范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8] 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 广东2025年政策将基金投资本地项目纳入招商绩效评价,强调内生产业培育 [6] - 并购招商成为新趋势,华东国资通过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业补链 [8] 行业活动动态 - 2025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聚焦行业规范化发展 [10][14] - 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及专项榜单评选同步启动,推动行业交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