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泛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行动有望加速机器人应用落地
2025-08-27 23:19
行业与公司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 包括人形机器人、物流分拣机器人、缝制机器人、陪伴与康养机器人、无人环卫车、无人农机、巡检安全机器人等细分领域[1][2][13] * 政策重点领域包括 AI+科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AI+产业(工业、农业)、AI+消费(陪伴型智能终端、低空经济)、AI+民生(养老托育、全民健身)、AI+治理(安全生产监管、防火减灾)和 AI+全球[7] * 提及的公司包括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供应链)、宇树(上市进程)、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诺力股份、中力股份、永创智能、蓝电智能、杰克股份、优必选、中间科技、易家和、福利业、福龙马、一拖股份、潍柴旗下沃德农机、中联重科、亿家和、中创之领、天马智能、埃斯顿、埃弗特、拓斯达等[5][13][15][16][17][18][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新一轮AI行情由国产AI应用和算力驱动 投资机会聚焦国内产业链并最终延伸至机器人板块[1][4] * 人形机器人市场催化剂集中在今年第三、四季度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供应链信息及宇树上市进程将引发市场关注[1][5] * 政策目标明确 2027年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普及率达70% 2030年普及率达90% 目前人工智能渗透率不到20% 未来两年多需实现三倍甚至更多增长[1][6] * 人形机器人和泛具身智能是未来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之一 市场行情预计将从国产算力、应用过渡到机器人领域 中国企业表现突出[1][10] * 政策是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与2015年"互联网+"行动相呼应 预计将衍生出较大投资机会并加速AI在机器人等相关场景的落地[3][11] 其他重要内容 * 智慧农机或农业机器人、陪伴型智能终端、低空经济联动、康养养老机器人、巡检类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较大投资潜力[8][9] * 加强基础知识能力建设 如模型数据算力统筹 将推动更好的大脑模型出现从而促进人形机器人落地[9] * 物流分拣机器人技术已较为成熟 有公司展示了连续三小时工作的高效视频[13] * 缝制机器人的柔性材料识别与折叠技术已有显著进展 开始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13] * 养老和康养领域是机器人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 主要投资机会集中在最了解下游应用场景的整机厂商[14][15] * 无人环卫车未来升级为全自动的可能性较高 因环卫工人数量增长趋缓[16] * 无人农机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技术路线 更倾向于AI与传统农机结合[17] * 传统自动化设备与AI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将逐步引入AI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19]
华为云助力机器人:泛具身智能引领制造业升级,商业闭环何时成型?
搜狐财经· 2025-08-25 04:03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云通过提供云计算能力和智能解决方案助力泛具身智能发展 为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商业化落地构建高效闭环 [1][8] - 人形机器人产业遵循供给端技术突破驱动产业热潮的逻辑 商业化落地需通过成本优化重构经济可行性 [10][19] - 制造业面临人工成本高企等困境 人形机器人可无缝适配生产环境 若成本降至3万美元/台则在中国等市场2-3年内可实现盈亏平衡 [1][19] - 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车制造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远期全国制造业需求量达2795.81万台 市场规模达3.91万亿元 [4] 技术突破与产业热潮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与AI大模型发展轨迹相似 均从2022年开始持续加速 [10] - 大模型技术赋能机器人"大脑"和"小脑" 使其从单一动作执行升级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通用智能体 [11] - 2022年后人形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新纪元 美国和中国的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11] - 算法方面大模型的Scaling laws和RLHF重构AI开发范式 算力方面全球智算需求激增驱动服务器市场扩张 数据方面积累大量资源为持续学习迭代提供语料库 [14] 商业化落地挑战 - 当前人形机器人定价水平构成消费端普及实质性壁垒 现有成本/售价普遍在20万元以上 [25] - 家庭场景要实现大规模普及 售价需跌破2000美元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与当前BOM成本存在近10倍差距 [25] - 特斯拉Optimus目标成本2万美元 但当前物料清单成本仍超5万美元 [19][25] 制造业应用前景 - 制造业存在强烈降本诉求 人形机器人可无缝适配生产环境 投入有望实现3年内回本 [1][3] - 新能源车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在人工参与度高的半柔性工序中落地 如电池制造和总装等环节 [4] - 通过对单条产线建模分析 人形机器人在工序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70.3% [4] - 人形机器人能够配合机械臂承担搬运、质检、工站衔接和基础组装等低自动化工种 [4] 华为云赋能作用 - 华为云通过提供强大云计算能力和智能解决方案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更高效数据处理、更精准决策制定以及更灵活任务执行 [8] - 华为布局AI全栈技术 打造机器人"教培" 华为云正式推出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 [3][7] - 华为云赋能泛具身智能 合作伙伴包括优必选、信捷电气、亿嘉和、埃夫特、拓斯达、道通科技、乐聚等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