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川东西部协作
icon
搜索文档
助力乡村产业更有韧性、农文旅融合更富活力 浙川牵手 给四川乡间带来了什么?
四川日报· 2025-10-16 07:58
浙川东西部协作模式与成效 -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企业每年向当地村民发放工资上百万元,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就地务工收入 [2] - 企业在柏垭镇建成5000多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年产值即将突破4000万元,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共赢 [3] - 5年来,浙川两地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资源开发等举措,共同推动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延伸 [3] 就业促进与技能培训 - 振兴工坊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落地173个项目,预估年产值12.8亿元,带动近2万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人均每月增收超2000元 [5] - “蓝鹰工程”在四川省68个县(市、区)推广,今年新增校校结对67对、校企结对88家,培养学生2641人,毕业生就业起薪均超6000元/月 [6] - 依托“天府建筑工”“川菜大师傅”等劳务品牌,累计培育建筑工匠超1万人,带动近百万人就业,创造千亿元级劳务收入 [6] - 今年1至7月,浙江帮助四川实现转移就业5.18万人、省内就近就业0.9万人 [7] 农产品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 通过品牌化、市场化管理及共建产业园区,推动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等凉山州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例如果园亩产值从不到1万元提升至超20万元 [9][10] - 川西“高山蔬菜”、川南“精品水果”等特色品牌已名声大噪,浙江企业参与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生产向全链条发展 [10] - 依托东西部协作,四川推动“川字号”农产品与浙江市场、全国市场深度融合,例如举办茶叶评选、斗茶大赛等茶旅活动 [10]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学习浙江德清、开化、缙云等地经验,四川集中发布10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优选41条乡村漫游路线,助力1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革命老区县资源融合 [11] - 创新推出“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永嘉楠溪江雅克音乐季”双品牌模式,近五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30余场,每年设立不少于200万元文化交流专项资金 [12] - 对25个特色乡村、65个特色点位进行包装推介,打造人文美景体验、美食品鉴、非遗民俗休闲等沉浸式业态 [12]
兴特色农业 助村美人和
经济日报· 2025-10-14 09:27
近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双河镇首批青脆李成熟了。罗依山片区的千亩李园里, 采摘、分拣、装箱……果农们干劲十足。去年,李园实现销售额800余万元,今年李子的产量还能提高 10%,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山坳间充满丰收的喜悦。 九寨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岷山南段交会处,平均海拔2500米。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县里常年 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基础。如今,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当地壮大县域富民产 业的新路径。就近务工让农户享受到既增收又顾家的便利,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链条不断延展,奏响 了"兴业、富民、村美、人和"特色农业协奏曲。 2023年初,在浙江台州种植水果多年的叶永君抓住浙川东西部协作的机遇来到了阿坝州。"阿坝州 盛产水果,但因海拔较高、运输难,缺乏适宜种植的水蜜桃品种。我跑遍12个县,找专家、下田地、做 试验,最终选定九寨沟县南坪镇白河乡芝麻塘村种植白凤和湖景两个品种的水蜜桃。"九寨沟县永君农 民合作社负责人叶永君告诉记者,他当年投资120万元在海拔约2600米的高山上建成了桃花水岸产业 园,这个海拔高度刚好避开种植霜冻期,适宜的阳光和温差提升了桃子的甜度。今年,基地85亩水蜜桃 成 ...
“进了‘帮帮车间’,家里多了一个人挣钱”(稳就业·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行业分析 - 浙川东西部协作创新实践"帮帮摊"项目于2022年6月启动 通过浙江厂家提供订单和原料 剑阁县进行生产 形成完整产业链 解决浙江小商品市场用工荒问题 [1] - 项目已发展出"帮帮车间"生产端和"帮帮驿站"物流配送端 构建起"订单-生产-仓储-销售"全链条模式 [1] - 该模式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广元市已建成近200个"帮帮"系列就业载体 创造700余个就业岗位 [2] 公司运营 - 四川帮帮摊商贸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 协调浙江厂家订单与本地生产 通过电商和实体店渠道完成销售 [1] - 公司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 提供1个月免费缝纫培训 技术考核通过后上岗 员工收入从初始1800元/月提升至3000元/月以上 [1] - 配套发展物流配送业务 "帮帮驿站"提供仓储培训服务 形成夫妻双就业模式 家庭综合月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 [1] 经济效益 - 项目实现人均月增收近3000元 700名就业者预计年创造收入约2520万元 [2] - 单个"帮帮车间"可容纳20多台缝纫机同时运作 承接浙江义乌等地的紧急订单 [1] - 员工收入结构呈现阶梯式增长 从基础缝纫工1800元/月到技术骨干3000元/月 [1] 社会效益 - 项目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 包括全职妈妈 残障儿童家庭 慢性病患者家庭等特殊人群 [1] - 实现劳动力本地化就业 有效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 案例显示原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就业 [1] - 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能力 技术骨干可承担质量检查和新员工指导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