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金融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海事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授信超5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0:49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王逸飞李敏)全国首个海事金融服务平台——浙江海事金融服务平台17日于杭州 上线。26日,记者从浙江海事局获悉,截至目前已有13艘船舶、11家航运企业(船东)、8家浙江省内银 行利用该平台完成抵押融资,授信金额超5亿元,担保债权数额达3.35亿元,担保债权数额较去年同期 大幅增长。 该平台由浙江海事局开发,选取了目前在浙江辖区船舶抵押融资授信业务较大的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为试 点,通过集合全省航运公司及船舶的安全检查、事故险情、航次信息、船舶技术状况、行政处罚情况等 数据,构建企业与船舶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银行信贷数据互通共享,为每家航运企业和船舶赋 予"海事信用数据",金融机构在获得航运企业授权后,即可通过平台获取授信船舶的抵押情况、历史违 章记录等各类海事信息,让流动性极强的船舶成为可见、可看、可掌握的资产。 本月18日,浙江舟山普陀农村商业银行水产城支行为浙江佳德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民生106"轮提供了 799万元的一般抵押贷款支持,专用于企业从传统三用拖轮向科考船舶的改造升级。银行通过浙江海事 金融服务平台查询了该公司整体的运营和安全管理数据情况后,主动给予了利率下调50BP(基点 ...
海事金融: 主动应变 以融兴产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20
全球海事服务市场 - 2030年全球海事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42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 [1] - 全球贸易格局调整、航运技术革新和环保要求变化推动海事金融领域深刻变革 [1] 天津海事金融发展 - 天津发布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航运金融、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发展 [2] - 天津航运集聚总部型融资租赁企业达589家,租赁总资产规模1.65万亿元,占全国近20% [2] - 天津加快打造国家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推动航运金融高质量发展 [2] 海事金融创新实践 - 天津东疆落地全国首单跨境人民币船舶租赁、首单碳中和绿色船舶租赁等创新业务 [3] - 天津推动"租赁+集成式"创新,链接船舶制造维修企业和船东公司,实现全链条融通发展 [3] - 天津探索"租赁+保险"模式,拓展"中国资本+中国制造"服务制造型企业出海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国际航运市场经历结构性变革,行业处于秩序重塑关键时期 [3] - 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兴起为中国船舶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新方向 [6] - 金融租赁行业需通过模式创新、规模引领和风险对冲三位一体发力占据竞争优势 [6] 企业战略与应对措施 - 金融租赁公司需深化产业协同,联合船厂、航运企业构建全链条生态 [6] - 聚焦绿色船舶、ING船舶等高价值领域,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和"租赁+碳交易"延伸服务 [6] - 从简单借贷租赁模式向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战略模式转变 [6]
海事金融加强区域联动 推动资源高效流通
金融时报· 2025-06-18 11:20
海事金融发展态势 - 海事金融是航运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国际航运竞争力 [1] - 涵盖船舶融资、航运保险、贸易结算、港口金融等多元业态,需依托实体船舶港口并受国际规则和政策影响 [1] - 区域联动和制度创新是打破传统业务壁垒、加速航运与金融资源高效耦合的核心路径 [1] 天津东疆的创新实践 - 2024年东疆海事局联合曹妃甸海事局推出津冀自贸区跨域互通办理,解决地域限制问题 [2] - 2024年升级服务,新增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船舶变更登记等11项跨域办理业务 [2] - 航运企业可就近办理船舶国籍证书换发等业务,数小时完成申请,提升效率 [2] - 目标打造环渤海政务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实现"零距离"服务生态 [2] 海事金融的未来趋势 - 区域联动需结合金融产品创新、风险联防联控和产业生态共建,依赖市场主体协同与数字技术 [3] - 行业向"数据穿透+增信驱动+信息共享+内外协同"转型,数据要素成为效率跃升关键 [3] - 跨区域业务突破将加速资金回流,推动船舶融资租赁、抵押贷款等业务规模扩张与模式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