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心智
icon
搜索文档
大促后价格调整引发关注:如何理性看待敷尔佳价格波动现象?
搜狐财经· 2025-08-29 14:02
核心观点 - 敷尔佳产品价格回调事件反映现代商业逻辑与消费者心理预期之间存在落差 需弥合[1] - 价格调整不应简单解读为控价或割韭菜 而是商业生态与消费心理演变中的深层次现象[1] - 品牌竞争终将回归价值本质 需平衡商业规律与消费者信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5] - 价格回调应成为价值传递的必经过程 通过透明沟通和服务升级转化为长期信任积累[5] - 健康可持续的消费生态需消费者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和品牌真诚传递价值双向奔赴[6] 定价策略与成本结构 - 敷尔佳作为专业皮肤护理头部品牌 定价策略综合反映研发成本 品质管控与品牌调性[3] - 成本是产品日常定价体系的基石 支撑价格体系[3] - 品牌需根据原材料成本 竞争态势等市场供需动态因素调整定价策略[5] 促销行为与市场规律 - 618大促期间限时折扣是品牌对市场规律的主动响应[4] - 电商平台流量洪峰使短期促销成为清库存和拓新客的有效手段[4] - 让利换流量策略将部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 以换取品牌曝光度与用户粘性提升[4] - 美妆行业已形成成熟的大促运作模式[4] 消费者认知与价值维度 - 部分消费者将大促优惠价格视为理所当然 存在认知偏差[4] - 数字经济培育的比价文化放大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 忽视背后价值维度[4] - 价格仅是品牌价值的显性表达 背后包含研发创新 品质保障 社会责任等隐性价值[5] - 消费者需建立价值导向消费观 而非单纯追求低价[5] 品牌价值传递与生态平衡 - 大促不应是价格战战场 而应成为价值传递舞台[5] - 通过品质保障和服务升级将短期价格波动转化为长期信任积累[5] - 价格终将回归价值 信任终将战胜猜疑[6] - 品牌成长建立在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之中[6]
现在的品牌,开始PK起「消费张力」了
36氪· 2025-08-08 18:23
核心观点 - 当代年轻人消费呈现阶梯式进化 从基础颜值追求到深层情绪共振 商品价值密度逐渐增加 消费张力逐步拉满[3] - 消费选择权更加集中 年轻人用有限预算追求更高消费体验 品牌面临如何将"年轻人想要的"变成"非你不可"的新考验[24][25] - 巨量引擎通过品牌心智度量指标体系 帮助品牌洞察消费趋势 实现心智营销突破[26][27] 消费趋势分析 颜值追求 - 服饰领域关注时尚风格 欧若风、多巴胺、美拉德、雅丹风、薄荷曼波、新中式等成为穿搭新风向[5] - 汽车领域将颜值作为硬指标 轮毂、全景天窗、大灯、车门成为核心心智词 剁椒鱼头车凭借娇小体型和多巴胺配色成为时尚单品[5] - 颜值成为消费第一道门槛 品牌需要将"颜值力"修炼到极致以获取颜值红利[5] 轻盈体验 - 美妆领域追求自然清透的"妈生好皮" 清凉、服帖、不假白、清透、水润等使用感受成为高频词[7] - 时尚领域追求"穿了和没穿一样"的穿着体验 云朵内衣和赤足鞋受欢迎[7] - 食饮领域追求无负罪感愉悦 低糖低卡、零脂零糖成为健康饮食理念 无糖汽水+低脂乳酪+轻食餐盒成为打工人午餐三件套[7] 成分解构 - 美妆成分词胶原、烟氨酸、氨基酸、B5等被频繁搜索 成分即功效成为评判标准[9] - 母婴产品关注成分安全性 益生菌、dha、乳铁蛋白、科学、配方成热门搜索词[9] - 日化产品中烟酰胺、益生菌、精油成为热门成分 消费者主动搜索检测报告[9] 技术信仰 - 汽车领域陷入性能崇拜 发动机、插混、百公里加速、两驱、零百加速成为搜索互动热点[11] - 三折叠手机开放预订三天获得超过400万预约量[11] - 家电领域追求智能科技 智能、技术、科技、神机成为高频心智词 从耐用度转向"万物皆可AI操控"的智能感[11] 体验消费 - 手机影像功能降低摄影门槛 拍照、视频、相机、镜头等话题受关注[15] - 食饮领域乐于品尝新型食品 酱香拿铁、香菜泡面、油泼辣子冰淇凌等存在即合理[15] - 消费动机从性价比转向"我先试为敬"的兴趣驱动型尝试[15] 场景适配 - 服饰消费呈现场景化特征 保暖、防晒、越野、极端户外等成为高频心智词[19] - 食饮领域有不同场景搭配需求 追剧伴侣、健身伙伴、上班回血搭子等细分场景[19] - 母婴消费场景精细到极致 从营养补给到无菌防护再到肌肤呵护的全方位覆盖[19] 情绪共振 - 消费成为心灵"止痛"方式 Jellycat软萌毛绒玩偶提供安全感和情感寄托[21] - 个人护理产品注重香调和质感 为疲惫心灵提供情绪SPA[22] - 家电追求轻松、方便、快速、快乐、躺平的使用体验 为"情绪刚需"买单[22] 行业研究方法 - 巨量引擎基于抖音用户行为数据建立品牌心智度量指标体系 通过AI大模型掌握最新趋势[26] - 从平台用户搜索、评论、原创内容中提取关键词 结合浅层互动与深层创作行为生成可量化指标[26] - 心智度量能够识别被反复提及的表述 明确其与搜索、转化的关联 追踪行业独特性[27] - 帮助品牌完成心智建设 通过精准触达与内容共振放大品牌认知[27]
盒马NB、奥乐齐、美团快乐猴们,“硬折扣超市”大战升级
36氪· 2025-07-29 10:30
新玩家入场 - 物美集团推出全新硬折扣业态"物美超值" 首批6家北京门店开业 聚焦生鲜日百 主打1300个SKU和60%自有品牌 部分商品价格较市价低40%-50% 计划年底在京开出25家店铺 [1] - 美团旗下硬折扣品牌"快乐猴"已签约10家门店 首家杭州门店8月29日开业 计划开设1000家门店 依托美团运力网络采用线上比价+线下提货模式 [1] - 硬折扣超市品牌加速扩张 包括盒马NB、奥乐齐、乐尔乐、折扣牛、爱折扣等 从一线城市向县域蔓延 [1] 行业驱动因素 - 性价比需求刚性化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硬折扣超市通过供应链压缩实现商品价格较传统商超低30%-50% [2] - 线下流量价值重估 线上获客成本攀升 社区硬折扣店凭借低价高频商品吸引自然客流成为线下新入口 [2] 盒马NB模式分析 - 以折扣店形态下沉至县城 通过消化鲜生店尾货降低损耗率 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采用硬折扣+社区渗透模式 [3]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门店数突破300家 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覆盖长三角12座GDP万亿级城市 [3] - SKU精简至1000-1200个 生鲜占比超60% 客单价35-50元 自有品牌占比35% 部分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主流品牌 [5] - 采用源头直采模式 建立城市仓+社区门店双层体系 生鲜商品每日一配 库存周转率超行业均值 [6] - 2024年以每5天一店速度进入三四线城市 2025年计划拓展至1000家门店 [6] 奥乐齐转型策略 - 从高端精品超市转型为平价社区超市 SKU精简至1600种 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90% [8] - 昆山首店开业当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 单日销售额110万元 标价9.9元及以下商品超500个 [8] - 采用产地直供+全程冷链模式 生鲜商品从分包到门店不超过24小时 门店坪效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0] - 80%以上供应商来自本土 建立区域供应链闭环 生鲜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 已打造13个自有品牌系列 9.9元及以下低价商品占全店SKU约1/4 [1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折扣零售市场规模约1.79万亿元 占社会零售总额3.8% 预计2025年达2.28万亿元 2022-2025年CAGR为11.0% [13] - 沃尔玛在深圳试水300-500㎡社区店 SKU约2000个 主打天天平价 计划结合美团生态和山姆资源打造1小时生活圈 [13] - 叮咚买菜在上海和无锡开设叮咚奥莱门店 京东计划在江苏宿迁落地京东折扣超市 [14] 未来竞争维度 - 生鲜供应链升级 通过源头直采压缩成本 建立全国供应链+区域化运营体系 [14] - 全渠道布局 整合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 实现即时配送和到店自提服务 [14] - 商品和服务差异化 通过新品开发和社区渗透策略吸引特定消费群体 [15] - 行业进入自有品牌+即时零售+线下密集布点的三角竞争阶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