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8A

搜索文档
年内涨幅超3倍仍低于发行价,港股18A创新药企后市走势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5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成为2024年港股市场中股价翻倍最多的板块,20余只相关股票年内涨幅超过或接近100%,其中6只涨幅超过2倍,近10只接近翻倍 [1] - 科伦博泰、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映恩生物股价高于发行价,涨幅分别为447.6%、417.1%、406.5%、116.8% [1] - 德琪医药、和铂医药、加科思年内涨幅均超300%,分别为467.69%、324.19%、305.51% [1] - 70家18A企业中52家年内股价上涨,占比超过7成 [3] 18A上市规则与行业背景 - 香港联交所2018年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 - 2022-2024年通过18A赴港上市的医药企业数量分别为8家、7家、4家,2024年已有3家上市,接近去年全年数量 [3] - 医药行业经历近五年下跌后,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合理甚至深度低估区间 [2] 企业经营与财务表现 - 64家18A公司在2024年取得营业收入,头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 -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复宏汉霖、康方生物2024年营收分别达272.14亿元、94.22亿元、57.24亿元、21.24亿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 [4] - 2024年9家18A公司实现盈利,而2020年没有一家盈利 [5] - 百济神州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80.48亿元,同比增长50.2%,营业利润达11.71亿美元,扭转去年亏损局面 [5]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国内创新药企业从"Me-too"向"Me-better"、"Best-in-Class"甚至"First-in-class"跨越 [7]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7] - 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45.75亿美元战略合作,走向深度绑定 [7] - 云顶新耀耐赋康销售额2025年有望突破10亿,2026年有望超17亿 [8] - 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表现亮眼,ADC、双抗、三抗成为焦点 [8] 投资前景 -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龙头公司有望在2025年加入盈利阵营,板块迎来价值重估临界点 [6] - 多家机构认为国内创新药企迎来估值重塑,有望成为贯穿2025全年的投资主线 [9] - 投资创新药企业需更多关注企业战略、管线成功概率,ETF是可行参与方式 [10]
首家港股!归创通桥成功“摘B”
思宇MedTech· 2025-05-13 16:51
归创通桥摘B里程碑 - 公司成为港股首家成功"摘B"的18A高值耗材医疗器械公司,5月9日起正式移除"B"标记 [1] - "摘B"表明公司在市值、收入和盈利能力方面达到联交所更高标准,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3] - 董事长赵中表示这是公司里程碑事件,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3] 2024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48.3% [4] - 净利润突破1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4] - 毛利率71.6%,较2023年略有下降,主要受集采降价影响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4亿元,同比增长76.83% [8] - 拟实施上市后首次现金分红3247万元,并推进H股回购计划 [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通桥银蛇颅内支持导管等核心产品成功中标多轮省级及国家集采 [4] - 已建立66款产品管线,其中47款获得NMPA批准上市 [10] - 营销网络覆盖国内超过3000家医院 [10] - 专注于外周血管介入及神经介入耗材,核心产品在国内相关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9] 港股18A医疗器械行业格局 - 2018年港股18A规则推出,拓宽了生物科技公司融资渠道 [3] - 启明医疗是首家18A医疗器械企业,2019年12月登陆港股 [7] - 行业竞争激烈,形成归创通桥、先瑞达医疗、沛嘉医疗等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7][9] - 先瑞达医疗凭借外周药物涂层球囊技术较早实现盈利 [9] - 启明医疗与心通医疗在心脏瓣膜介入领域竞争尤为激烈 [9] - 沛嘉医疗构建"神经+心脏"双赛道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