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18A
icon
搜索文档
周杰伦病情让自身免疫类药物受关注 和美药业能否借势闯关港股?核心产品还未上市,竞品集采已降价超9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5 20:43
每经记者|鄢银婵 陈晴 每经编辑|魏官红 当李宇春轮椅出行的画面刺痛公众神经,当周杰伦近期佝偻行走的视频引爆热搜,"强直性脊柱炎"这个 医学名词在一夜之间"火"了。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有约400万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际上,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国有超过8000万位 患者面临无药根治的困境。近日,一家深耕该领域的药企赣州和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美 药业")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携核心药物Mufemilast冲击18A生物科技IPO(首次公开发行)。 招股书显示,这款瞄准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适应证的口服小分子药,凭借"中国首个双机制PDE4抑 制剂"已进入NDA(新药上市申请)优先审评,不过,这个赛道已是硝烟弥漫:前有同类竞品药进入集 采被砍价超93%,后有37款临床竞品围追堵截,这也为该药品如愿获批上市后的商业化表现增添了不确 定性。 明星的病情能够引发公众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关注,但身处其中的创新药企能否借资本破局,还得靠药效 说话。 核心单品面临激烈竞争 已上市竞品集采砍价超93% 作为一家计划依据港股18A规则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美药业具有这类公司典型的高投入、高潜力特 征。 Mufemila ...
年内涨幅超3倍仍低于发行价,港股18A创新药企后市走势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9:05
港股创新药迎来翻盘时刻。创新药板块已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中股价翻倍最多的板块。 "这波行情来得突然,机器人AI研究员群里都开始讨论创新药了。"华南某一级行业投资经理向21世纪经 济报道记者说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港股有20余只创新药相关股票年内涨幅超过或接近 100%,其中有6只年内涨幅超过2倍,另有近10只接近翻倍。多只个股开启短期翻倍式飙涨,持续引爆 全市场的热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日收盘,股价高于发行价的企业为科伦博泰、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映恩生 物,较发行价涨幅分别为447.6% 、417.1%、406.5%、 116.8%。其中复宏汉霖5日收盘价45.45港元/股略 低于发行价49.6港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复星医药拟以不超过约54.07亿港元,低于发行价一半价格私有化复宏汉霖,但最 终搁浅。 截至6月5日收盘,德琪医药、和铂医药、加科思年内涨幅均超300%,分别为467.69%、324.19%、 305.51%,堃博医疗、荣昌生物年内涨幅也超200%,不过除荣昌生物低于发行价9.21%外,其他各股仍 大幅度远低于发行价。 2018年4月,香港联合交易所在《主 ...
和美药业IPO:年亏超1亿元,手握7条管线,港股18A新“黑马”?
搜狐财经· 2025-05-31 11:52
文 | 医药研究社 港股18A再添一员? 近日,港交所披露,赣州和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美药业")已递交上市申请,根据上市规则第18A章寻求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国证国际为其独家 保荐人。 2023-2024年,和美药业实现其他收益分别约为405万元、529.8万元人民币;同期年内亏损分别约为1.56亿元、1.23亿元。其中,其他收益主要来自政府补 助,即地方政府就和美药业的研发活动及和美药业作为高增长科技公司授予的奖励和补贴。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 --- | --- | --- | | | 2023年 | 2024年 | | | (人民幣千元) | | | 其他收益 | 4,050 | 5,298 | | 銷售和營銷開支 . | - | (818) | | 一般和行政開支 . | (27,936) | (33,304) | | 研發開支 | (123,255) | (96,987) | | 其他利得淨額 | 3,750 | 3,963 | | 經營虧損 | (143,391) | (121,848) | | 財務收益 | 1,387 | 263 | | 財務成本 ... | ( ...
首家港股!归创通桥成功“摘B”
思宇MedTech· 2025-05-13 16:51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最新议程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心未来 2025年5月6日, 归创通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归创通桥 ")宣布其已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将 于5月9日起 正式将"B"标记从股份代码中移除 , 成为港股首家成功"摘B"的18A高值耗材医疗器械公 司。 资料显示, 2018年4月,香港联合交易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 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港股18A" 的概念由此而来。 这一规则的推出,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科技 公司的融资渠道,使得众多创新型企业得以在港股市场崭露头角。 此次归创通桥"摘B"不仅意味着归创通桥在市值和收入等方面达到了香港联交所设定的更高标准,更是公 司持续增长及规模化盈利能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有力证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归创通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赵中博士 表示:"此次成功'摘B'对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继续秉 持"为生命 恒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产品创新和高效运营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行业重塑阶段实现长 期稳健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和解决方案, ...
中信证券助力映恩生物完成2022年以来最大规模港股18A IPO
搜狐财经· 2025-04-15 15:19
文章核心观点 映恩生物成功在港上市,中信证券助力其完成发行上市,此次上市对映恩生物发展有里程碑意义 [1][4][5] 映恩生物情况 - 映恩生物是专注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的全球领跑企业,聚焦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3][6] - 依托四大技术平台构建创新管线,涵盖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 [3] - 已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多项海外授权合作,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 [3] - 成立于2019年,旨在提供革新治疗方案,使命是成为创新ADC疗法全球领导者 [6] 上市情况 - 2025年4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基础发行规模2.11亿美元,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发行规模2.42亿美元 [1] - 是2022年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港股18A IPO项目,也是IPO发行市值较IPO前最后一轮估值升幅最高的18A IPO项目(发行规模5000万美金及以上) [4] - 吸引近百家知名机构下单,国际配售逾14倍 [4] 中信证券作用 - 担任映恩生物上市的联席保荐人等多个角色,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联席主任程杰出席上市仪式 [1] - 协助映恩生物把握市场窗口,行使发售量调整权扩大发行规模,提前锁定全明星基石阵容 [4] - 凭借对客户和行业的理解,协助映恩生物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及通过港交所聆讯,把握发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