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高端化

搜索文档
高端化工技术孵化基地中试项目开工
中国化工报· 2025-06-11 10:52
项目概述 - 榆林国重煤化工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化工技术孵化基地(第一阶段)中试项目在陕西榆林开工建设 [2] - 该项目以现有的1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装置为基础 [2] - 计划于2026年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和第一阶段中试研究 [4] 技术研发 - 开展高温费托Ⅱ代技术迭代升级和费托合成下游产品技术的中试验证工作 [2] - 利用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新技术 [2] - 构建"基础研究—中试放大—工程示范"全链条技术研发体系 [2] - 第一阶段建设内容包括高温费托Ⅱ代技术试验验证、产物预处理及醛酮分离、聚α-烯烃(PAO)等中试课题 [3] 产品规划 - 建成后将形成涵盖1-己烯、1-辛烯、PAO、溶剂油、特种油品、醛酮类化合物等10余个系列、5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体系 [3] - 第二阶段将部署高碳数α-烯烃等优势原料的高端化、高值化加工利用系列技术的中试研究 [3] - 同步开展合成气一步法转化利用和费托合成清洁油品、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新型绿色低碳技术的中试研究 [3] 产业影响 - 推动煤炭从传统燃料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转型 [3] - 打通"高低温费托—高端a-烯烃—特种化学品和高端化学品"产业链条 [3] - 为后续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3] - 以化工产业链延伸提升煤炭附加值 [3] - 推动"黑色煤炭"向"绿色材料"转化 [3] 战略意义 - 助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2] -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 - 对提升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对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煤价下行倒逼行业转型 煤电联营与煤化工成破局关键
中国电力报· 2025-05-26 13:20
煤炭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28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3593.81亿元,同比下降5.7%,合计净利润1995.59亿元,同比下降17.1%,归母净利润1574.11亿元,降幅18.2% [2] - 剔除中国神华后27家上市煤企合计净利润降幅扩大至23.7%,显示行业分化加剧 [2] - 2025年一季度28家煤炭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827.08亿元,同比下降16.81%,归母净利润309.11亿元,同比下降28.96% [12] 供需结构与价格变化 - 2024年国内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煤炭进口量5.43亿吨,同比增长14.4% [4] - 秦港动力煤(Q5500)均价855元/吨,同比下降11.54%,京唐港主焦煤均价2026元/吨,下跌11.34% [4] - 行业呈现"四降四增"特征:产量先降后增、资源量供应下降、耗煤需求增幅下降、行业经济效益下降,同时产能、进口、库存及能源替代量增加 [4] 成本与盈利压力 - 2024年28家煤企平均销售价格597元/吨,同比下降8.3%,平均销售成本323元/吨,同比下降0.9%,平均毛利275元/吨,同比下降15.7% [6] - 煤炭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0%,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10%,吨煤净利润降至97元 [6] - 广汇能源通过"低成本煤炭+天然气贸易+煤化工"模式,天然气贸易毛利率对冲煤价下跌 [6] 财务与现金流管理 - 2024年28家煤炭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合计2726.87亿元,同比下降10.59%,资产负债率平均51.7%,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 [7] - 有息负债合计5074.93亿元,同比增长9.37%,头部企业财务费用率2.05%,同比上涨0.16个百分点 [8] - 中煤能源、兖矿能源通过专项储备调整分别减少1197百万元和479百万元,冲抵成本压力 [7] 煤电联营模式 - 中国神华通过"煤—电—运"一体化产业链,电力板块贡献稳定利润,净利润降幅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0] - 坑口电厂度电成本可降低0.08元,国家能源集团与华能集团的直供模式、陕煤集团与浙能集团的铁路直达合作验证模式可行性 [10] - 内蒙古"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度电成本下降约12%,碳排放减少15% [10] 煤化工高端化趋势 - 2024年化工用煤需求旺盛,甲醇开工率大幅领先历史同期,兖矿能源煤制烯烃项目、平煤股份精细焦炉煤气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11] - 布伦特原油价格68美元/桶时,煤制烯烃成本与油制路线相当,具备竞争优势 [11] - 低阶煤分质利用技术可将10亿吨低阶煤转化为1.5亿吨油品和1.97万亿千瓦时电力,降低21%碳排放,提升20%以上产值 [11] 行业转型方向 - 煤电联营与煤化工高端化成为驱动煤炭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动能 [2] - 行业从"需求驱动"转向"成本定价",具备全产业链布局、技术迭代能力的头部企业将巩固优势 [12]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支持煤电与新能源联营,鼓励联营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