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
搜索文档
姜海荣跨界出任深蓝汽车CEO 邓承浩:狼性文化让我们双向奔赴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7:3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姜海荣于9月8日正式入职深蓝汽车担任公司CEO,同日邓承浩首次以深蓝汽车董事长身份亮相 [1] - 姜海荣拥有20年科技行业经验,曾在华为任职10年,并在荣耀品牌担任中国区CMO等职位 [2] - 邓承浩认为姜海荣的加入是汽车思维与ICT思维的一次深度融合,将带来深远积极影响 [1] 新任CEO的背景与互补效应 - 新任CEO姜海荣的职业生涯中十年专注于技术和产品,十年专注于市场营销,并拥有中国及海外市场经验 [2] - 管理层认为双方能够形成良好互补:邓承浩擅长产品和技术,姜海荣擅长市场和营销;邓承浩本土化,姜海荣国际化 [2] - 公司认为姜海荣的加入将带来四方面积极影响:以ICT行业视角看汽车行业、实现“智电双全”、专业能力互补、国际化经验补充 [2] 公司文化与协同 - 公司文化强调“狼性文化”与相互信任,邓承浩指出长安的“领先文化,狼性长安”与华为文化相似,是双方“双向奔赴”的重要基础 [3] - 管理层决策效率高,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与姜海荣在会面后两周内即达成合作 [5] - 公司组织原则强调扁平化,旨在提高效率和运营敏捷性,最终目标是让公司更高效、更专业 [5] 公司战略与发展目标 - 公司2024年剩余一百多天的目标是坚决完成全年30多万辆的销售任务 [6] - 面向2030年,深蓝汽车承载长安集团500万辆总销量目标中的200万辆,是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 - 品牌定位目标是打造“新央企 新深蓝,潮流科技,信赖之选”的形象,让消费者感到放心 [7]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公司全球化进程加速,今年海外累计销量已超过几万辆,明年预计突破十万辆,将转向体系化运作 [7] - 姜海荣的荣耀海外营销经验及欧洲工作履历被视作公司当下全球化发展的急需资源 [7] - 品牌建设核心是让消费者信赖,关键在于提供差异化产品体验并通过有效市场沟通让用户感知价值 [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认为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中,取胜关键在于提供消费者认可的差异化产品,而非品牌方的自我认定 [8] - 产品差异化需要研发团队与市场团队形成从前端到后端的闭环,确保用户能感知到产品优势 [8] - 公司承诺积极听取外界批评并快速改进,以兑现品牌持续变好的承诺 [8]
对话博世XC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过去一年,我做了六件重要的事
雷峰网· 2025-03-18 18: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1月吴永桥出任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事业部(XC)中国区总裁,带领事业部进行多方面改革,对2025年汽车行业竞争形势和发展趋势有清晰判断,认为公司在新项目获取、降本和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进展,且对高阶智驾、端到端发展前景有信心 [2][3][4] 分组1:吴永桥上任背景与集团情况 - 2024年1月吴永桥成为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事业部(XC)中国区总裁,此前在联合汽车电子工作18年,上任核心逻辑是博世集团对智能驾驶的坚决押注并希望其带去客户关系 [2] - 博世集团保持私有化未上市,控制权掌握在博世基金会手中,基金会持有92%股份,确保战略决策不受资本市场压力影响 [2] 分组2:2025年车企竞争形势判断 - 至少5个汽车品牌会倒掉或被并购,2025年汽车销量最多增长几十万辆,但前八大客户增长目标超400万辆 [4][5] - 智能化会大幅度发力,中阶智能驾驶方面,2025年比亚迪10 - 15万车型70%标配中阶智驾,量超300万辆,电气化上半场接近尾声,下半场智能化将提速 [6][7] 分组3:2024年在XC事业部做的关键事情 - 修复客户关系,拜访前五家客户,与主机厂一把手定期交流 [9] - 改变企业文化,树立客户导向、业务驱动意识,每周拜访2 - 3个客户 [10] -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能力建设,打破业务单元壁垒,加强合作,找综合性人才,推行狼性文化 [11][12][17] - 进行技术能力建设,设计中台战略,建立强大中台,减少资源浪费和内耗,在座舱方面打造端到端操作系统AI OS [18][22] - 获取新项目,将新项目获取作为核心任务,让德国人学习狼性精神 [23][24] - 降本,关闭广州办公室,降低租金成本,进行物料降本、提升研发效率等 [25][26] 分组4:人员调整与业务架构 - 李金龙成为高性能域控业务单元(CP)负责人,软件技术出身,有魄力和客户意识,与吴永桥联手拿下五六个大项目 [29] - CP业务负责座舱相关业务和智驾硬件,智驾体验业务单元(AS)负责高阶智驾软件,软硬件分离是参考德国架构设计并结合现实情况 [29][30] - 内部结算避免资源浪费,目前合作良好,XC中国区团队已无缝连接 [31][32] 分组5:业务规划 - 业务包括低阶ADAS、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和中阶智能驾驶四块,低阶ADAS和智能座舱是基石业务,高阶智能驾驶2025年年中切到Orin Y降本,中阶智能驾驶全栈自研已获五大头部客户 [37][38][39] - 中阶智驾有望取代低阶ADAS前置一体机,出海业务受主机厂青睐,博世在全球标准和法规理解上有优势 [39][40] 分组6:高阶智驾、端到端相关情况 - 博世两段式端到端性能依赖数据,能排进前四,2025年下半年一段式端到端会批产,有机会超过华为 [44][46] - 博世在研究英伟达Thor芯片,长期来看智驾进入一段式端到端可能需要,但早期不一定 [47][48] - 端到端时代AI人才会置换部分规控人才,但规控人才不会断崖式下滑,公司考虑设置端到端部门负责前沿算法研究和工程化落地 [49][50][51] 分组7:项目盈利与合作前景 - 奇瑞星纪元ET销量起来,增程车型量会增加,智驾销售额有望提升,Wave1产品支撑现金流,高阶智驾平台获德国支持,成本可全球分摊 [53][54][55] - 盈利考核重要,还考核新业务获取指标,高阶智驾可赋能中阶智驾,中阶智驾起来后可分摊高阶智驾成本 [56] 分组8:项目获取逻辑与行业价格战 - 中阶智驾讲究性能和价格结合,不是只讲价格,低算力高性价比方案性能差,已退出头部梯队 [56][59][61] - 主机厂给供应商降价是难题,2025年价格战会降温,博世通过技术方案迭代和升级降本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