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演化

搜索文档
不断探索生命的奇迹(院士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9-01 06:32
核心观点 -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化石证据和多学科技术手段 有力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揭示了羽毛演化和飞行能力形成的进化路径 [1][2][3] 研究突破与关键证据 - 我国辽西地区发现大量带羽毛恐龙化石 其中2003年发现的顾氏小盗龙化石展示了前后肢类似鸟类的羽毛分布 是飞行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 [1] - 2005年内蒙古发现的二连巨盗龙化石为迄今最大体型的长羽毛恐龙 证实羽毛并非鸟类独有 而是在恐龙演化阶段就已出现 [1] - 恐龙与早期鸟类在叉骨 胸骨和前肢关节等骨骼结构上高度相似 恐爪龙爪部构造和小盗龙飞羽排列与始祖鸟几乎一致 [2] 技术方法与跨学科研究 - 采用机器人方法研究小盗龙飞行行为 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和解剖学研究建立恐龙与鸟类的形态功能联系 [2] - 运用卫星导航数据 地质数据和计算机模型等新方法推测化石分布密集区 提升化石发掘效率 [2] - 借助CT扫描和同步辐射技术观察化石内部结构 包括骨骼生长线和羽毛印痕微观特征 [3] - 通过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比现代鸟类与恐龙基因序列 发现调控羽毛发育和飞行能力的基因存在演化关联 [3]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 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极大推动了人类对生命演化的认知发展 [1][3] - 研究证实羽毛最初可能用于保温或种内展示 而非飞行功能 [2] - 明确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演化支系 为生命之树的关键分支提供精确支撑 [2][3]
于生命长河照见“我是谁”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生命科学行业研究 - 合成生物学正在重塑工业体系,基因技术改写疾病治疗规则,人工智能深度解析生命密码[2] - 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不断突破[5] 生命演化研究 - 生命演化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生命形式,涵盖生命起源、物种形成、化石标本、人类演化等科学命题[2] - 书中介绍进化论发展、表型与行为演化、基因与染色体演化等核心理论[2] - 通过谚语和名言警句连接生命故事,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解码物种地理隔离[3] 人类活动影响 -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的1000倍,约75%物种已灭绝[4] - 预计到2050年,目前1/4以上物种可能灭绝或濒临灭绝[4]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 - 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人类演化进程[4] - 生命伦理成为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书中探讨器官移植技术等问题[5] 科普与文化结合 - 书中通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弗兰肯斯坦》等案例探讨生命伦理问题[5] - 表达方式打破科技术语壁垒,如用诗词比喻基因突变类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