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中心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是破解两个“中心主义”困境的“金钥匙”
中国环境报· 2025-10-14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功破解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5] - 浙江余村的转型实践是“两山”理念的生动证明,展示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的有效路径 [5][6] - “两山”理念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范式革命,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2] 两个“中心主义”的困境 - 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尺度,导致环境安全受威胁和生存危机 [3] - 生态中心主义主张全面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但单方削弱人类合理发展能力会导致社会发展延缓或停滞 [3] - 两种主义均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置于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中,使社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 [4] “两山”理念的内涵与实践 - “两山”理念提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思路,终结了两个“中心主义”的对立 [5] - 余村坚决关停石矿和水泥厂,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卖文化”,实现产业转型 [5][8] - 生态环境恢复后,余村发展漂流、农家乐等项目,带动农产品销售,村民感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实惠 [6] 余村转型的启示:生态根基 -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前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8] - 政府的引导是关键前提,余村把握“天时”(浙江省“千万工程”政策)、“地利”(自然条件)和“人和”(村民民主决策)实现转型 [8] 余村转型的启示:生态转化 - 通过产业融合、业态创新、科技赋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动能 [9] - 余村关停矿山后,通过封山育林、开发竹海资源,发展农家乐、民宿和漂流等产业实现经济转化 [9] - 余村升级打造未来社区,构建全域生活圈、绿色生活态,加大产业、风貌、文化与智慧融合力度 [9] 余村转型的启示:治理保障 - 探索出“支部带村”“发展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等乡村善治模式 [10] - 建立“五议法”决策机制(党员群众建议、村党组织提议等)确保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10] - 编制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民主法治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实现基层治理标准化 [10] 余村转型的启示:共享目标 - 让全体村民成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 - 联动天荒坪镇及周边24个村组团发展“大余村”,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形成生态经济共同体 [11] - 实施“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新乡人”“云村民”投身乡村建设,为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11] “两山”理念的深远影响 - “两山”理念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融合中华“天人合一”智慧 [12] - 该理念既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掠夺性,又超越生态中心主义的空想性 [12] - 在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肯定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权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始祖鸟烟花秀:环保底线不只是“走流程”
经济观察报· 2025-09-22 23:02
事件概述 - 始祖鸟品牌与艺术家蔡国强于9月19日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的查琼岗日山脊举办烟花表演,该活动引发广泛舆论质疑 [1] - 活动地点海拔从约4600米延伸至5050米,处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与流石滩过渡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1] 品牌与商业影响 - 赞助商始祖鸟作为高山户外品牌,其标榜的理念是“敬畏自然”,但此次烟花秀操作与其塑造的亲近自然品牌形象完全背离 [2] - 公众的广泛批评使品牌商不得不出面再三致歉,此次商业活动未能达到强化品牌定位的预期效果 [2] 生态风险与科学争议 - 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通过国际奥委会验证,但生态学家指出青藏高原低温少雨环境会显著降低生物降解速度,彩色粉尘可能长期残留 [1] - 高原有机土层很薄,翻土恢复方案可能将污染物埋入深层土壤,加剧生态恶化 [1] 监管与法律合规性 - 当地政府称活动已备案且手续合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 [3] - 烟花燃放类活动在生态影响评价层面缺乏具体技术标准和明文禁止性规定,存在规范空白 [3] - 《民法典》第九条规定的“绿色原则”要求所有民事行为必须承担生态保护义务,程序合规不等于生态安全 [3][4] 理念反思与行业启示 - 事件反映出“程序合规即安全”的旧有观念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的巨大差距 [4] - 任何艺术或商业行为都无权凌驾于生态保护之上,需要推动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文明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