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酮饮食
icon
搜索文档
这种饮食方式可能会加速衰老,健康瘦身可以这样吃
齐鲁晚报· 2025-06-09 09:07
生酮饮食的潜在风险 - 生酮饮食通过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膳食模式诱导身体产生酮体供能[3] - 小鼠实验显示21天生酮饮食导致心脏、肾脏、肝脏和大脑等多器官细胞衰老 人类志愿者6个月后也观察到类似细胞衰老和促炎因子水平增加[4] - 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生酮饮食使肺部转移瘤显著增加 表明可能促进癌症转移[5][6] - 长期高脂肪摄入的生酮饮食对心血管健康存在潜在风险[7]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建议 - 以蔬菜水果丰富、多鱼虾海产品、多奶类和豆类为主要特征 可避免营养素缺乏和慢性病[8] - 每日谷物摄入200-300克(含全谷物50-150克+薯类50-100克) 推荐糙米、小米、玉米等10种全谷物[9][10] - 每周摄入鱼虾类200-300克 鸡蛋、牛奶、鱼肉等被列为十大优质蛋白质来源[11][12] - 每日需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奶类300-500克 大豆和坚果35克[13][14] - 建议每日限盐5克、限油25克 采用蒸煮涮等低温烹调方式[15]
沈阳农业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论文:生酮饮食能够抗疟疾
生物世界· 2025-05-24 11:13
疟原虫与青蒿素抗药性 - 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病原体,青蒿素类药物曾有效治疗疟疾,但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药性,需开发新治疗策略[2] - 疟原虫发育与宿主营养供应密切相关,宿主饮食热量变化可调节疟原虫繁殖,饮食限制和糖酵解抑制能预防实验性脑型疟疾[2] - 高脂饮食补充可诱导肝细胞产生活性氧,终止疟原虫子孢子发育,证实寄生虫营养感知机制可作为疟疾干预策略[2] 生酮饮食与疟原虫抑制机制 - 生酮饮食(高脂肪、极低碳水化合物)使肝脏将游离脂肪酸转化为酮体(β-羟基丁酸为主),人体β-羟基丁酸浓度在禁食或长期饥饿时可升至1-8毫摩尔[7] - β-羟基丁酸不仅是能量来源,还能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导致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升高,扰乱基因表达并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8] - 恶性疟原虫中HDAC是调控发育的关键蛋白,其抑制剂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能有效杀灭寄生虫[8] 实验研究与保护效果 - 生酮饮食使小鼠完全免受伯氏疟原虫感染,β-羟基丁酸(非乙酰乙酸)提高感染小鼠存活率,体外抑制伯氏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对红细胞的侵袭及增殖[9] - 生酮饮食或直接补充β-羟基丁酸会降低疟原虫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水平,下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抑制毒力基因和红细胞入侵[11] - 研究证实生酮饮食及β-羟基丁酸通过停滞疟原虫发育使小鼠对疟疾产生抗性,凸显代谢干预的抗微生物潜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