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酮饮食
icon
搜索文档
为了减肥完全不吃“碳水”或少吃“碳水”,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齐鲁晚报· 2025-08-10 22:29
主食摄入不足的健康风险 -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低血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脂肪分解不彻底产生酮体、蛋白质过度消耗等现象,影响多种机体功能 [3]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通常会导致过量摄入脂肪,脂肪热量约为9千卡/克,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易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加重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 [3] - 生酮饮食会引起"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2倍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心血管事件、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4][5] - 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倍,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围动脉疾病等 [5] - 坏胆固醇水平最高的不吃主食参与者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 [6] 主食摄入不足的其他健康影响 -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影响寿命,主食提供能量比例小于40%或大于70%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寿命 [7] - 经常不吃碳水主食可能损害大脑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因为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 [8][9] - 长期不摄入主食会导致代谢紊乱,通过脂肪供能会产生酮体,长期蓄积对身体不利,通过氨基酸补偿会造成瘦组织分解,导致营养不良 [10] - 血糖不稳定会影响脑细胞和红细胞功能,导致情绪低落、易怒、烦躁等情况 [10] - 长期不吃或少吃主食会导致口臭、脱发、闭经、肌肉流失、便秘等副作用 [11] 健康饮食建议 - 控制体重或减肥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确保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 [12] - 主食选择应粗细搭配,减少精制碳水摄入,适当多吃优质碳水 [13] - 减肥期间推荐食用饱腹且GI不高的食物,如全谷物和薯类,包括鹰嘴豆、红豆、绿豆、燕麦米、荞麦米、青稞米、糙米、黑米、红薯、紫薯、马铃薯、莲藕等 [14][15] - 建议将1/3~1/2的大米替换为杂粮或杂豆,或将薯类切块加入米饭中 [16] -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应摄入200~300克谷类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17] - 减重的本质是"少吃",但需找到能长期坚持的方式,极端节食可能导致反弹、脱发等问题 [17]
《自然·代谢》重磅:生酮饮食为何真能瘦?复旦科学家破解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协同阻断能量吸收新机制
GLP1减重宝典· 2025-08-03 17:07
生酮饮食减重机制研究 - 生酮饮食通过改变特定肠道菌群丰度,降低胆盐水解酶(BSH)水平,导致血液中牛磺脱氧胆酸(TDCA)和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显著升高,从而抑制肠道碳酸酐酶1表达,直接阻断卡路里吸收过程 [7][12] - 在416名健康参与者临床观察中,低血浆TDCA和TUDCA水平与高BMI及空腹血糖显著相关,25名生酮饮食受试者平均减重5.27kg,其血浆TDCA和TUDCA水平显著升高 [14] - 小鼠实验显示生酮饮食(脂肪占比75.1%)连续7周后,体重和空腹血糖显著降低,22种代谢物水平上调,其中6种牛磺酸偶联胆汁酸(BAs)变化最显著 [11] 肠道菌群与减重关系 - 生酮饮食显著降低肠菌α多样性,减少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丰度 [12] - Lactobacillus murinus ASF361菌株对宿主体重和血糖影响最显著,会降低血清TDCA和TUDCA水平 [12] - 将生酮饮食小鼠肠菌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也能实现减重效果,证实肠道菌群变化与减重直接相关 [16] 潜在治疗靶点发现 - TDCA和TUDCA能显著降低正常饮食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同时改善糖耐量 [11] - 研究支持TDCA和TUDCA作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15] - 该发现为生酮饮食减重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并可能开发新型减肥药物 [7][15] 全球肥胖现状 - 全球近9亿人患有肥胖症 [19] - 《柳叶刀》研究显示68%减重手术患者术后体重减半 [20] - 权威机构持续关注各类减肥方式和体重管理方案 [19][20][22]
《自然·代谢》重磅:生酮饮食为何真能瘦?复旦科学家破解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协同阻断能量吸收新机制
GLP1减重宝典· 2025-07-31 17:21
生酮饮食减重机制研究 - 生酮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丰度,降低胆盐水解酶(BSH)水平,导致血液中牛磺脱氧胆酸(TDCA)和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显著升高,从而抑制肠道碳酸酐酶1表达,直接阻断卡路里吸收 [5][6] - 连续7周高脂生酮饮食(脂肪占比75.1%)的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显著降低,22种代谢物水平上调,其中6种牛磺酸偶联胆汁酸(BAs)变化最显著,TDCA和TUDCA能显著降低正常饮食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 [9] - 生酮饮食显著降低小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减少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丰度,Lactobacillus murinus ASF361菌株对宿主体重和血糖影响最显著 [11][12] 临床验证与潜在应用 - 416名健康参与者数据显示低血浆TDCA和TUDCA水平与高BMI及空腹血糖显著相关,25名生酮饮食受试者12周平均减重5.27kg,血浆TDCA和TUDCA水平显著升高且与代谢指标变化高度相关 [14] - 研究支持TDCA和TUDCA作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为生酮饮食减重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15] 肥胖治疗领域动态 - 《柳叶刀》子刊研究显示68%患者通过减重手术后体重减半,不同术式效果存在差异 [21] - 《柳叶刀》发布权威分析比较七大减肥药疗效 [22]
新中产在健身房卷起来了
投资界· 2025-07-16 11:27
健身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健身人数最多的国家 2022年底健身人群达3 74亿人[10] - 肥胖问题推动健身需求 2021年中国25岁以上超重肥胖患者达4 02亿人 预计2030年将超5亿人[10] - 全国体育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2023年达36741亿元 预计2025年达5万亿元[26] 健身方式多元化 - 传统健身房项目外 新兴运动如CrossFit 动物流 飞盘等快速流行[11] - 健身饮食专业化 生酮饮食 脏增肌等多样化饮食方式受关注[12] - 社交媒体推动健身潮流 体育综艺和影视作品带动小众运动普及[11] 健身商业化现象 - 健身装备和补剂市场繁荣 蛋白粉 肌酸等产品需求旺盛[16] - 私教课程销售火爆 但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教练资质参差不齐[17] - 健身博主成为流量密码 极限运动内容吸引大量关注和商业合作[19] 健身文化变迁 - 健身成为新身份象征 取代奢侈品成为阶层新标志[6][7] - 女性健身观念转变 从追求纤细到注重肌肉量和运动表现[23] - 健身焦虑现象显现 从"不健身焦虑"转向"健身焦虑"[14] 行业潜在问题 - 健美行业存在健康隐患 类固醇滥用威胁选手健康[20] - 商业宣传过度 导致部分人群陷入装备和补剂消费陷阱[16] - 健身意外频发 教练操作不当和极限运动风险需警惕[18][19]
这种饮食方式可能会加速衰老,健康瘦身可以这样吃
齐鲁晚报· 2025-06-09 09:07
生酮饮食的潜在风险 - 生酮饮食通过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膳食模式诱导身体产生酮体供能[3] - 小鼠实验显示21天生酮饮食导致心脏、肾脏、肝脏和大脑等多器官细胞衰老 人类志愿者6个月后也观察到类似细胞衰老和促炎因子水平增加[4] - 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生酮饮食使肺部转移瘤显著增加 表明可能促进癌症转移[5][6] - 长期高脂肪摄入的生酮饮食对心血管健康存在潜在风险[7]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建议 - 以蔬菜水果丰富、多鱼虾海产品、多奶类和豆类为主要特征 可避免营养素缺乏和慢性病[8] - 每日谷物摄入200-300克(含全谷物50-150克+薯类50-100克) 推荐糙米、小米、玉米等10种全谷物[9][10] - 每周摄入鱼虾类200-300克 鸡蛋、牛奶、鱼肉等被列为十大优质蛋白质来源[11][12] - 每日需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奶类300-500克 大豆和坚果35克[13][14] - 建议每日限盐5克、限油25克 采用蒸煮涮等低温烹调方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