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谷物
搜索文档
这些食物自带“防癌属性”!肿瘤医生:防癌饮食要这样吃
央视新闻· 2025-10-13 06:41
文章核心观点 - 特定食物因其含有的活性成分与均衡的饮食模式可有效降低总体及特定部位的癌症风险 [1][15][16] - 防癌饮食的关键在于将多种健康饮食习惯融入日常生活 强调膳食均衡而非依赖单一“超级食物” [16][17] 具有防癌属性的食物研究 -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含硫代葡萄糖苷 其分解产物异硫氰酸盐具有抗癌作用 2024年一项超70万人研究显示多吃西蓝花可使总体癌症风险最多降低36% 并对肺癌 胃癌等特定癌症有益 [2] - 豆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2024年研究显示大量摄入豆制品 豆腐 豆浆分别与癌症风险降低31% 22% 25%相关 每日增加150克豆制品 100克豆腐或30克豆浆 分别对应风险降低35% 32%和46% [5] - 胡萝卜摄入可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2023年一项470万人参与的研究发现 每周吃400克胡萝卜可降低癌症风险20% 即使每周仅摄入60克也可降低风险4% [7] - 蘑菇消费可降低患癌风险 2021年研究显示 每天吃18克蘑菇的人患癌风险降低45% 尤其对降低乳腺癌风险效果显著 [8] - 洋葱摄入与肝癌风险下降相关 2024年一项涉6万人研究发现 每天吃5-6克洋葱可使肝癌风险下降33% [11] - 坚果摄入对结肠癌患者有益 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2次 每次约28克坚果的Ⅲ期结肠癌患者 无病生存率提高42% 总体生存率提高57% 常吃树坚果的女性罹患胰腺癌风险更低 [12] - 全谷物如燕麦 糙米富含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有助维持肠道健康 减少肠道癌症发生风险 [4] - 深海鱼类如三文鱼富含Omega-3脂肪酸 具有抗炎作用 有助降低癌症风险 [10] - 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类黄酮 能够增强免疫力 有助降低癌症风险 [14] - 茶叶含茶多酚 儿茶素等有益物质 适当喝茶可降低患癌风险 全因死亡风险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15] 防癌饮食原则 - 需保证饮食均衡多样化 包含大量蔬菜水果以获取维生素 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并适量摄入瘦肉 豆类 坚果等优质蛋白质 [17] - 应限制加工肉类和红肉的摄入 加工肉类含亚硝酸盐属1类致癌物 红肉属2A类致癌物 世卫组织建议每周红肉食用量不超过500克 [19] - 需限制高糖 高脂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 高糖食物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油炸食品含丙烯酰胺等潜在致癌物质 [21] - 应控制食物摄入量 避免过度进食以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环境有利于肿瘤生长和扩散 [22]
如何保证摄入食物多样(服务港)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文章核心观点 - 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方式和体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的摄入 [1] - 食物多样化是保证全生命周期营养需要和促进健康的基础,能降低慢性疾病风险并有利于体重管理 [1] 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 建议居民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三类食物的摄入 [1] - 建议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且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2] - 深色蔬菜主要包括深绿色(如菠菜、油菜)、橙红色(如胡萝卜)和紫黑色(如紫甘蓝)三类 [2] - 蔬菜和水果所提供的营养成分有差异,不建议相互替代 [2] 全谷物摄入的益处 - 全谷物富含较多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 [1] - 每天将50—100克的全谷物与精米面搭配,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增强饱腹感并减少不必要的食物摄入 [1] - 全谷物摄入能有效减缓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上升速度,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1] 多样化饮食的健康影响 - 长期摄入单一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足,而食物多样化能够保证营养均衡 [1] - 颜色较深的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叶酸,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1] - 鱼虾类及全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病和大多数癌症风险 [1]
明明已经很瘦了,怎么体检胆固醇超标啊?难道真是鸡蛋吃多了?
央视新闻· 2025-09-14 18:10
胆固醇基本概念 -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是血脂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生素D及构成细胞膜 [3] - 人体胆固醇30%来自膳食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类),70%由肝脏内源性合成,每日合成量约1g [3] - 胆固醇升高受内因(遗传因素、肝胆疾病)和外因(肥胖、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共同影响 [4] 胆固醇分类与健康影响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好胆固醇",可主动搬运血液多余胆固醇至肝脏分解排出,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坏胆固醇",易在血管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心梗、脑梗及猝死 [6] - 坏胆固醇偏高还可能引起高血压、认知障碍、免疫力下降、胆结石及胆囊炎症 [6] 胆固醇诊断标准 - 胆固醇健康评估需综合血脂多项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单一指标判定 [6] -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因人群差异不同:健康人群不超过3.4mmol/L,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超过1.4mmol/L需治疗 [7] - 胆固醇数值随年龄增长上升,男性风险普遍高于女性,女性停经后风险显著增加 [7] 饮食调控策略 - 推荐高胆固醇人群增加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摄入,其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代谢和吸收,并增强饱腹感辅助减重 [10] - 需摄入优质脂肪(如坚果、鱼虾),避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肥肉、加工肉制品)及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植物奶油) [12][13][14] - 无需完全素食,合理摄入肉类可提供必需蛋白质、脂肪及营养成分,长期纯素食健康风险不亚于高胆固醇 [11] 鸡蛋摄入指南 - 蛋黄含胆固醇约200mg/个,但同时含卵磷脂可调节胆固醇水平,普通人群摄入不会显著升高血清胆固醇或心血管风险 [16] - 高脂血症患者建议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mg以内,每日食用一个鸡蛋符合安全标准 [17] - 约70%人群对膳食胆固醇不敏感,多食鸡蛋无显著影响;敏感人群或基础胆固醇超标者需控制摄入量 [18][19] 运动干预方案 -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总量达150分钟 [23] - 结合力量训练(哑铃、弹力带等)每周2-3次,可提升肌肉量、胰岛素敏感性及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23] - 辅助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亦有助血脂控制,需结合饮食与医疗手段综合管理 [23] 药物治疗选项 - 常用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辛伐他汀等)、贝特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及PCSK9抑制剂 [24] - 他汀类药物建议夜间服用以匹配胆固醇合成高峰,需固定时间服药以保证疗效 [25] - 用药期间需监测肌肉疼痛、无力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肌酸激酶及肝功能(初期频繁,稳定后6-12个月/次) [25] - 服药期间避免大量摄入西柚汁或葡萄柚类食物,以防药物相互作用 [26]
一个简单动作有效改善血压!6个“降压秘诀”,快收藏
央视新闻· 2025-08-26 09:40
多起身活动降血压效果 - 增加坐站切换次数比单纯减少久坐时间更能有效降低血压[1] - 频繁坐站交替可增加肌肉激活并促进血液循环类似微型运动[1] - 建议久坐时每小时起身2~3次例如倒水或上厕所[1] 白开水摄入与高血压风险 - 每天饮用约6~8杯白开水(每杯240毫升)相比不超过1杯者高血压风险显著降低[3] - 多喝白开水能有效降低高血压风险基于2024年湘雅二医院研究[3] 全谷物摄入对高血压影响 - 全谷物摄入量最高群体相比最低群体高血压风险降低26%[4] - 每天多吃90克全谷物(一碗半糙米饭或三片全麦面包)高血压风险降低14%[4] - 每天摄入200克全谷物相比完全不摄入者高血压风险降低22%[4] - 常见全谷物包括糙米全麦燕麦荞麦玉米小米等[6] 低钠盐使用效果 - 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及死亡[6] - 数据显示低钠盐使用显著降低血压5.2/1.5毫米汞柱[6] 鸡蛋食用与高血压关联 - 每周食用五个或更多鸡蛋者高血压风险降低32%[7] - 与其他健康饮食模式结合时鸡蛋食用益处更强[7] 西红柿摄入降压作用 - 每天食用超过110克西红柿者高血压风险降低36%[8] - 相比西红柿摄入最少群体每日一西红柿可减少高血压风险[8] 豆制品健康效益 - 多吃豆类食物可改善血脂血压血糖及预防心血管疾病[10] - 总豆类食用与高血压风险负相关尤其对65岁以上人群影响显著[10] 高盐饮食风险 - 钠摄入过量是高血压首要危险因素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压力升高[10] - 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10] 吸烟对血压影响 - 尼古丁刺激心脏和肾上腺导致血压升高并损伤血管内皮[11] - 吸烟者血压心率普遍高于非吸烟者且二手烟同样增加高血压风险[11] - 强烈建议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12] 饮酒与血压升高关系 - 即使少量饮酒(每天12克酒精)也使收缩压上升1.25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1.14毫米汞柱[13] - 每天饮用48克酒精时收缩压上升4.9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3.1毫米汞柱[13] - 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女性<15克最佳为零饮酒[14] 久坐不动危害 - 久坐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和脂肪堆积形成肥胖高血压恶性循环[15] - 建议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30分钟选择快走或骑车等适度运动[16] 睡眠不足影响血压 - 熬夜导致内分泌失调和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血管舒张异常及血压升高[17] - 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18] 长期压力与血压关联 - 长期焦虑紧张或情绪暴躁使肾上腺素水平上升导致血压升高[19] - 可采用冥想瑜伽渐进式肌肉放松或听音乐等方法缓解压力[19]
这几种碳水,健康又减肥!照着吃就对了→
央视新闻· 2025-08-14 15:17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影响 - 碳水化合物分为"好碳水"与"坏碳水",关键在于选择而非完全排斥 [1][3] - 好碳水来源于低加工天然植物性食物,具有低升糖指数、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特点,有助于稳定血糖和降低慢性病风险 [4] -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高糖食品,营养价值低且升糖快,易导致饥饿感加剧和过量进食,长期增加肥胖及代谢疾病风险 [6][7] 碳水饮食与体重管理 - 低碳水饮食的减重效果取决于质量:高质量(植物蛋白+健康脂肪)可减少体重,低质量(精制碳水+动物蛋白+不健康脂肪)可能加速增重 [3] - 好碳水通过缓慢消化和稳定供能,成为减重帮手,而坏碳水因饱腹感差易引发过量摄入 [4][6] 科学摄入碳水的策略 - 结构优化:用全谷物、薯类、杂豆替代1/3精制谷物(如糙米替代白米),但消化功能弱人群需避免全粗粮 [11] - 总量控制:每日碳水供能占比50%-65%,谷类推荐200-300克/天(全谷物50-150克),减重者需按比例调整,过量易致脂肪堆积,不足可能引发肌肉丢失等健康问题 [12] - 搭配原则:好碳水需结合优质蛋白(豆制品、鱼虾)和健康脂肪(坚果、植物油),增强饱腹感和血糖稳定性 [13] - 食物多样性:每日建议3种谷薯杂豆+4种蔬果,确保营养全面 [15] 实践建议 - 将精制碳水替换为好碳水(如全麦面包替代白面包),平衡健康与口感 [16]
主食吃得少 人更容易老?研究发现:增加高质量碳水摄入能减缓衰老
央视新闻· 2025-07-14 17:12
饮食与衰老关系 -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减缓衰老相关 最高质量饮食与表观年龄衰老减缓1.2年相关[3] - 机制通过植物性饮食营养素减少氧化和炎症应激 从而影响DNA甲基化[3] 碳水化合物质量与体重管理 - 限制低质量碳水摄入(添加糖/精制谷物/含糖饮料)有助于控制体重[4] - 增加高质量碳水摄入(全谷物/水果/非淀粉蔬菜)有利于减肥[4]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分类 - 全谷物包括糙米 玉米 黑米 薏米 莜麦 燕麦 荞麦 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素[6] - 薯类包括土豆 红薯 紫薯 木薯 芋头 山药 膳食纤维含量较高[7] - 豆类包括红豆 芸豆 绿豆 豌豆 鹰嘴豆 蛋白质占比大且饱腹感强[8] - 高淀粉蔬菜包括南瓜 藕 含大量有益健康的多糖[9] - 水果类含易吸收果糖葡萄糖及膳食纤维 适量食用对血糖影响有限[10] 低质量碳水化合物特征 - 低质量碳水几乎只提供热量 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11] - 典型低质量碳水包括油炸薯类(薯条/薯片)[12] 添加糖食物(糕点/蛋糕/饼干)[13] 含糖饮品(果汁/饮料/奶茶)[14] 精制谷物摄入建议 - 精白米面虽升糖指数较高 但对肠胃功能弱者负担较小[16] - 营养师推荐粗细搭配 避免全粗粮饮食导致腹痛腹胀等症状[16] 膳食摄入标准 - 全谷物推荐每日50-150克 占谷物总量1/4-1/3 成人每日谷物总摄入200-300克[18] - 蔬菜每日不少于300克 其中深色蔬菜占1/2[18] - 水果每日200-350克 需新鲜摄入且果汁不能替代鲜果[18] - 杂豆类可与主食搭配 提高蛋白质互补和营养均衡性[18]
为什么你戒了碳水还胖?90%的人没搞懂“碳水好坏”的真相
齐鲁晚报· 2025-06-29 16:35
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大脑和肌肉活动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 [3] - 碳水摄入有助于节约蛋白质、维持脂肪正常代谢,但需注意"碳水"是营养素而非主食的代称 [3]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与健康影响 - 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高质量低碳饮食(植物蛋白和健康脂肪)与体重减少相关,低质量低碳饮食(精制碳水和不健康脂肪)可能加速体重增加 [5] - 好碳水来源于加工程度低的天然植物性食物,具有低升糖指数、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的特点,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6] -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高糖食品,营养价值低,易导致血糖波动和进食过量,增加肥胖和慢性病风险 [8] 科学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方法 - 优化结构:多选择全谷物、薯类、杂豆等好碳水,减少精制谷物和甜食饮料的摄入,建议将1/3精白米替换为糙米或杂豆 [10] - 控制总量:碳水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过多或过少均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11] - 巧妙搭配:好碳水需搭配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尤其是植物性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和增强饱腹感 [12] - 食物多样:建议每天摄入3种谷薯杂豆和4种新鲜蔬菜水果,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13] 碳水化合物的健康价值 - 碳水化合物并非完全有害,关键在于选择好碳水、控制总量和合理搭配,可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不是所有的碳水都易胖、升血糖 这些“高质量”碳水吃对了更健康
央视新闻· 2025-06-19 09:23
高质量碳水与健康关系 - 高质量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可促进健康老化,降低疾病风险,而精制碳水可能不利于健康 [1][6][8] - 摄入高质量碳水与生物年龄年轻化相关,最高可显年轻1.33岁,而低质量碳水摄入者显老最多达1.58岁 [9] - 高质量碳水的三大优势:高膳食纤维、低血糖指数(GI)、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成分 [10] 高质量碳水来源分类 - 全谷物:糙米、全麦粉、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 [12] - 薯类:土豆、红薯等,热量低于精米,膳食纤维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C、钾 [13] - 豆类:红豆、绿豆等,含20%蛋白质及丰富矿物质,与谷物搭配可提升蛋白质利用率 [17][28] - 高淀粉蔬菜:南瓜、藕等含多糖和抗氧化物质 [18] - 低糖水果:苹果、柚子等,建议每日摄入200-350克 [19][24] 摄入建议与饮食策略 - 每日全谷物杂豆摄入量应为50-150克,替代精米白面可改善血糖控制 [21][22][23] - 深色蔬菜应优先选择可食用部分颜色深的品种,如菠菜等 [29][30] - 进食顺序建议先吃蔬菜/肉类再吃主食,烹饪方式推荐蒸煮而非油炸 [31]
这种饮食方式可能会加速衰老,健康瘦身可以这样吃
齐鲁晚报· 2025-06-09 09:07
生酮饮食的潜在风险 - 生酮饮食通过极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膳食模式诱导身体产生酮体供能[3] - 小鼠实验显示21天生酮饮食导致心脏、肾脏、肝脏和大脑等多器官细胞衰老 人类志愿者6个月后也观察到类似细胞衰老和促炎因子水平增加[4] - 乳腺癌小鼠模型中生酮饮食使肺部转移瘤显著增加 表明可能促进癌症转移[5][6] - 长期高脂肪摄入的生酮饮食对心血管健康存在潜在风险[7] 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建议 - 以蔬菜水果丰富、多鱼虾海产品、多奶类和豆类为主要特征 可避免营养素缺乏和慢性病[8] - 每日谷物摄入200-300克(含全谷物50-150克+薯类50-100克) 推荐糙米、小米、玉米等10种全谷物[9][10] - 每周摄入鱼虾类200-300克 鸡蛋、牛奶、鱼肉等被列为十大优质蛋白质来源[11][12] - 每日需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奶类300-500克 大豆和坚果35克[13][14] - 建议每日限盐5克、限油25克 采用蒸煮涮等低温烹调方式[15]
吃“聪明药”能提高成绩?谣言!其实大脑最爱这6种食物
央视新闻· 2025-06-04 14:17
聪明药的风险与危害 - 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哌醋甲酯、莫达非尼、阿德拉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 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 [3][4] - 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 [3] - 莫达非尼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 [4] - 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 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及发作性嗜睡症 [4] -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导致精神症状 如易怒、失眠、抑郁、幻觉甚至躁狂 并具有不可忽视的成瘾性 [6] - 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且无提高智力的作用 [6] 健康补脑的6种食物 - 海产品富含DHA 是大脑重要组成部分 有益神经系统健康 推荐青花鱼、三文鱼、鳕鱼等低汞鱼类 建议清蒸或炖汤 [8] - 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稳定 推荐腰果、核桃、开心果等 每日摄入10克 [10] - 鸡蛋富含卵磷脂 是大脑细胞重要基础结构物质 缺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推荐煮鸡蛋或鸡蛋羹 [10] - 绿叶菜含维生素E、叶酸等成分 可延缓大脑衰老 推荐苋菜、菠菜、芹菜等 每日摄入300-500克 高草酸蔬菜需焯水 [12] - 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 有助于大脑神经修复 推荐糙米、燕麦米、荞麦等 [12] - 益生菌与神经系统健康相关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推荐酸奶、发酵豆制品等 需搭配益生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