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搜索文档
保时捷为应对压力计划多举措削减成本,为车企转型带来哪些启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5 17:35
公司动态 - 保时捷宣布将进一步削减成本以应对市场需求下滑和美国关税上升的双重压力 [2] - 公司已在2025年2月裁撤1900个岗位并终止2000份临时合同,可能推出更大规模裁员计划 [3] - 目标是在中期内将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5%-17%,而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率为8 6% [4]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6%至14 64万辆 [4] - 北美地区交付量增长10%至4 36万辆,得益于产品供应增加和价格保护政策 [4] - 德国本土市场销量同比大降23%至1 60万辆,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大跌28%至2 13万辆 [4] 行业挑战 - 面临电动汽车需求低于预期和中国市场奢侈品销售疲软的困境 [4] - 美国关税政策压缩利润空间,公司称受到的打击比许多同行更严重 [4] - 电动车型Taycan销量不理想,燃油车主力车型Macan和Panamera销量分别下降21%和20% [6] 战略调整 - 效仿母公司大众汽车削减德国生产成本,德国劳动力和能源成本较高 [5] - 放弃2030年电动车占比80%的激进目标,转为"油电并行"策略 [9] - 计划推出一款全新混动车型,结合燃油发动机和电动驱动系统的优势 [9] 成本削减措施 - 生产端推进德国工厂劳动力结构调整,通过自动化升级与产能整合降低成本 [8] - 渠道端收缩部分区域市场经销商网络,开发线上平台预计每年节省数亿欧元 [8] - 研发端加大中国投入,扩建本土团队并重点开发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 [8]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加速转型,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不可逆转趋势 [6] - 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和特斯拉对传统豪华品牌带来巨大市场冲击 [6] - 豪华车企需将品牌基因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在智能化赛道打造差异化优势 [9]
上汽大众:跑出可持续发展“加速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10:21
品牌活动与形象 - 上汽大众举办2025 ID RUN活动 展示新能源与运动设计领域最新成果 活动现场ID3 GTX套件款吸引观众驻足打卡 [1] - 品牌展区以动感跑道与跑者形象为核心元素 传递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1] - ID RUN活动倡导绿色健康出行方式 展现企业社会责任和电动化转型决心 [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推出ID ERA概念车和ID3 GTX套件款新能源车型 体现创新进取价值观 [5] - ID ERA定位全尺寸增程式SUV 搭载获奖EA211发动机 续航突破1000公里 [5] - 车辆配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覆盖多种道路场景 采用环抱式数字智舱实现人机交互 [5] - ID3 GTX套件款突出运动基因设计 反映公司对个性化需求的响应 [5] 战略与合作 - 公司与地平线 Momenta等行业头部伙伴合作 打造新生态 [5] - 践行"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 推动油电混全势能协调发展 [7] - 40年发展历程中通过技术合作和产业升级 成为行业变革重要参与者 [7]
中国技术中心增多背后的棋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09:24
跨国车企在华研发中心布局趋势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项目在上海签约并启动,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2] -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研发中心升级并启用新大楼,总投资达6900万元 [2][3] - 宝马集团在上海启用新研发中心,并在北京、沈阳、南京持续扩展研发机构,构建仅次于德国总部的庞大研发体系 [2] - 跨国车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趋势持续上升,规模扩大和功能增强已成事实 [3] 跨国车企在华研发战略 - 奔驰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理念,将"中国专属"提升到新高度 [3] - 宝马通过"技术共研+生态整合"模式输出中国创新 [3] - 大众汽车实施"供应链垂直整合"策略反哺全球业务 [3] - 丰田将研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转移至中国,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3] - 雷克萨斯上海基地规划不仅生产电动汽车,还要研发动力电池 [3] 跨国车企在华市场表现 - 一季度大众在华销量64.41万辆,同比下降7.1%,占全球总销量30% [6] - 宝马全球交付量58.61万辆,同比下降1.4%,在华交付量同比下降17% [6] - 保时捷在华销量9471辆,同比下降42% [6] 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 - 中国具备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和足够容量的市场环境 [4] - 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拥有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 [7] - 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零部件种类、加工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7] - 跨国车企在华布局可缩短新车研发周期25%,降低试错成本40% [8]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跨国车企增加在华研发投入将加剧本土市场竞争 [10] - 保时捷为中国市场定制信息娱乐系统,支持方言唤醒和自动避堵等功能 [10] - 跨国车企研发中心布局将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10] - 跨国车企在华大量招聘和培养人才,提升行业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 [10] 本土化创新模式 - 保时捷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将研发、采购、品控三大环节全部"中国化" [11] - 采用"德国工艺+中国场景"的融合创新模式 [11] - 跨国车企布局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行业融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