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气体国产化
搜索文档
工业气体:电子气体更新:商业模式、下游投资与核心公司跟踪
2025-09-10 22: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子气体行业,具体涉及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1] * 核心公司包括广钢气体和杭氧股份,其他提及公司有中集安瑞科、福斯达等[2][9][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格局与商业模式 * 中国电子气体市场呈现割裂状态,缺乏能提供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完整解决方案的综合供应商,与海外成熟市场存在差距[1][3] * 电子气体是工业气体中增长较快的细分领域,占整体工业气体约10%的份额并逐步提升[11] * 电子大宗气体因其24小时连续供应的特性更易形成规模效应,具备更高的商业潜力,而特种气体则依赖下游客户规模和产品品类拓展[1][4] * 国产化率显著提高,在新增市场中,国产厂商占比超过50%,其中广钢气体占据40%以上份额[1][11] 技术壁垒与运营挑战 * 电子大宗气体的核心运营壁垒在于超高纯度(9个9)和高流速(每小时5万方以上)的制氮技术,目前国内仅少数公司如广钢气体具备此能力[1][6][7] * 小型项目(几千方到2万方)竞争激烈,而大型项目(3万方以上,如4万方、5万方甚至10万方)则由外资公司和广钢等少数几家公司主导,形成3+1或4+1的格局[6][8][15] * 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分散、定制化程度高、认证周期长(两年以上),但客户粘性强(签约3-5年),进入壁垒高,影响晶圆良率[1][10] 关键资源与供应链动态 * 2023年底俄罗斯氦气供应增加,缓解了国内氦气短缺,杭氧和中集安瑞科等公司受益[1][9] * 下游晶圆厂对气体稳定性和品质仍有顾虑,主要依赖卡塔尔和美国等成熟稳定区域的氦气[1][9] * 中国供应链中的主要氦源来自俄罗斯,其次是卡塔尔,再次为美国,拥有氦资源的公司未来可能获得更多机会[12] 重点公司跟踪 * 广钢气体:背靠林德,市场占有率高,在新增市场份额中达到40%以上,是国内能够与海外厂商抗衡的公司,预计随着下游扩产将获得更多项目[1][11][16][18] * 杭氧股份: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在氦罐自制和氦资源方面取得突破,是国内除广钢外拿量最多的公司,未来有望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稳定性获得更多项目[2][9][17][18] 其他重要内容 * 随着先进制程需求增加及扩产释放,对整体工业气体需求拉动作用明显,目前晶圆规划产能达600多万片每月[11] * 面板市场集中在OLED扩张,由于技术成熟度较低,大部分供应仍由外资掌握[11] * 广钢气体在特种气体领域的供应策略是通过设置区域供应中心来支持原有长协客户,提升品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