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事经济

搜索文档
深港夜经济带火夜间通关,多口岸刷新客流纪录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7:25
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 -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深度融合带动"夜经济"成为深港两地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口岸夜间通关呈现新趋势 [1] - 2025年上半年跨境游、文旅游、购物游持续火热 皇岗、福田口岸出入境客流5次刷新单日客流高峰、13次刷新车流高峰 [1] - 深圳夜间消费指数全国第三 同比翻倍增长 以"放松、文化、社交"为主题的消费模式吸引大量港人"北上" [1] - 深圳市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积极打造"夜间经济"生活场景 培育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1] - 夜间消费人群中香港居民占比24% 同比扩大6个百分点 18岁至35岁香港居民占"北上"消费群体70%以上 [1] 香港盛事经济与跨境消费 - 香港启德体育园3月1日落成启用后 国际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吸引超60万人次 其中五成为内地和海外观众 [3] - 盛事活动结束后约42%消费外溢深圳 反映内地旅客更看重经济成本而非时间成本 夜间口岸通关增量攀升 [3] - 皇岗口岸夜间客流较2024年增长18% 内地居民、港澳居民分别同比增长25%、14% [3] - 演唱会等跨境文旅经济带动下 口岸客(车)流多次突破峰值 4月14日查验出入境车辆1万辆次(设计流量3倍) 5月25日查验出入境人员7万人次(设计流量2.3倍) [3] - 跨境客(车)流量年增幅超20% 高峰时段从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延长至2时30分 高峰时段每小时查验量较常态增加80% [3] 口岸运营数据与效率提升 - 2023年截至7月18日 皇岗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逾4100万人次(同比+10%) 出入境车辆超252万辆次(同比+15%) [5] - 外籍旅客超55万人次(同比+42%) 超8万人次外国人享受免签政策出入境(同比+82%) [5] - 皇岗边检站启动"夜间经济护航计划" 建立大数据客流预测系统 结合大型跨境文旅活动排期评估通关流量 [5] - 采取临时查验台及移动查验终端提升效率 落实达峰即限流机制 采用"小汽车批次查验、巴士优先通行"提升运力循环 [5]
粤车南下,“活水”北来,香港零售业复苏在路上|湾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7-06 22:26
香港零售业复苏 - 2025年5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达310亿港元,按年上升2.4%,是14个月以来首次回升 [1][3] - 瑞银、摩根士丹利预计6月份香港零售销售将继续上升,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3] - 5月访港旅客达408万人次,按年上升20%,1-5月累计访港旅客逾2000万人次,按年增12% [4] 粤车南下政策影响 - 粤车南下计划预计11月启动,提供泊车转机/转乘和自驾入境市区两大选项 [2] - 泊车转机停车场提供1800个停车位,2024年香港机场大湾区旅客达950万人次(600万为转机旅客) [2] - 自驾入境市区初期每日限100个预约名额,采取"小步快走"推进方式 [2] - 瑞银报告认为粤车南下将吸引高消费内地旅客,惠及香港高端零售及商场经营者 [2] 内地游客贡献 - 5月内地访客达1520万人次,按年增10%,新增10个"个人游"城市旅客同比增3827人次 [5] - 深圳"一签多行"签注访港人次从2024年12月的224961增至2025年5月的435703 [5] - 内地航点航班服务整体增幅达80%,文体旅游局推出系列宣传吸引内地游客 [5] 盛事经济推动 - 2025年上半年香港举办逾90场大型活动,吸引84万旅客,带来33亿港元消费额及18亿港元经济增加值 [6] - 下半年多项文体旅盛事及新景点开放有望进一步提升访港旅客人数 [6] 基础设施准备 - 香港商场停车场已配备国标和欧标电动车充电设施 [3] - 运输署停车场安装自动车牌识别装置并支持多种电子支付,正升级充电设施 [3] 行业联动效应 - 港车北上实施后港珠澳大桥5月双向车流量达45万车次,日均1.5万车次,较实施前增170% [1] - 港车北上车辆占大桥车流40%(日均约6000车次),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 [1]
(机遇香港)上半年盛事会展齐发力 香港旅游业稳步复苏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9:28
香港旅游业复苏势头 - 2024年上半年香港旅游业保持稳步复苏势头 主要受启德体育园开幕 大型国际会议展览落户 新旅游产品开发等因素推动 [1] - 首5个月访港旅客量达2000万人次 同比增长12% 其中内地旅客1520万人次(增10%) 非内地旅客500万人次(增18%) [2] 政府政策与基础设施 - 特区政府落实《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 0》 通过优化硬件设施和发掘新旅游资源提升吸引力 [2] - 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推出9个新项目 包括开放旧油麻地警署 特色社区深度游等 旨在提供新体验 [5][8] - 启德体育园3月启用后至5月底已举办15场大型演唱会 累计59万入场人次 超50%观众来自内地及海外 [5] 会展经济与高增值旅客 - 旅发局促成75个国际会议活动将于2025-2027年在港举行 预计吸引18万人次会展旅客 主题涵盖创新科技 航空 医疗科学等领域 [6] - 国际会展活动能吸引高消费商务旅客 其过夜天数和消费额显著高于休闲旅客 [5]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业界针对中东等新兴市场调整服务 如餐厅酒店根据宗教信仰优化饮食住宿安排 [8] - 推出文化古迹游 海岛深度游 海洋公园大熊猫主题 迪士尼20周年庆典等特色产品 促进"流量"转"留量" [8] 行业战略定位 - 香港正强化国际旅游枢纽功能 目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以应对全球旅游格局变化 [8]
全球八成离岸人民币交易在香港处理:三方面发力巩固枢纽角色
搜狐财经· 2025-06-23 13:06
香港财富管理行业发展 - 香港家族办公室数量预计将从2700家增至3000家,显示行业快速增长 [3] - 香港财资管理业管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美元,凸显市场体量庞大 [3] - 预计香港将在2-3年内成为全球第一跨境资产管理中心,反映战略定位 [3] 资金流动与产品创新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资金持续流入,推动香港资产配置需求 [3] - 港交所上市ETP产品超过210只,覆盖证券、衍生品及数字资产等多元类别 [4] - ETP产品占大市成交比例超过15%,显示市场活跃度 [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香港处理全球约80%离岸人民币交易,主导人民币外汇及点心债市场 [6] - 港股已有24只股票支持离岸人民币交易,计划扩展至"南向通"人民币柜台 [6] - 中银香港等机构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及数字化转型,强化人民币枢纽功能 [6] 金融基建与政策支持 - 香港维持自由港地位及资金自由进出政策,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3] - 政府计划优化离岸人民币金融基建并提升流动性,巩固枢纽地位 [6] - 监管机构与业界合作推动投资产品创新,如扩大跨境理财通产品范围 [3][6]
陈百里:提振香港本地消费市场 为经济注入发展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5:28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涵盖八方面30项重点任务 核心目标是刺激香港本地消费 [1] - 通过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质量促进潜在需求转化 同时强化社会保障消除消费障碍 [1] - 零售业被呼吁积极把握政策带来的新商机 包括盛事经济和银发经济等 [1] 盛事经济 - 启德体育园启用成为大型体育娱乐活动新据点 推动盛事经济发展 [1] - 2025年两大会展场地预计举办超140场会议和180场展览 [2] - 会展活动带动酒店餐饮零售等多行业 吸引高消费商务旅客 [2] - 8月将举办美食博览等展览 展示多样化产品吸引市民旅客 [2] 银发经济 - 香港高龄人口增长形成庞大消费潜力 [3] - 政府推出30项措施 其中11项专门促进银色消费 [3] - 通过零售优惠电子商贸等五大方向开拓银发市场 [3] 行业数据表现 - 4月零售总销货价值同比跌幅收窄至2.3% 前四月月均309亿港元 [4] - 一季度食肆总收益同比微跌0.6% 季内月均93亿港元 [4] 消费支持政策 - 政府提供就业支援培训服务 维持劳动人口消费力 [3] - 加强医疗教育保障提升市民消费意愿 [3]
陈茂波:今年前五月香港吸引约2000万人次旅客
智通财经网· 2025-06-08 16:35
旅游行业复苏与盛事经济 - 2023年前五月香港吸引约2000万人次旅客,其中内地旅客占比75%,同比增长约10% [1] - 上半年盛事预计吸引84万旅客参与,带来33亿港元消费额和18亿港元经济增加值 [1] - 启德体育园启用三个月内已举办多场广受欢迎的音乐演出,未来大半年还将有多场演唱会及体育赛事 [1] 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 业界推出住宿套票等创新产品,如启德体育园国际流行演唱会的住宿套票大受欢迎 [2] - 西九文化区等场馆与旅游业界合作,联动酒店、商场、餐饮等推出消费优惠套餐 [2] - 香港旅发局设立"盛事拓展专组"向全球演出主办方推广香港优势 [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下半年将举办足球盛会、美酒佳肴巡礼等多项文体旅活动 [2] - 新景点开发与城乡特色挖掘将持续吸引大量旅客 [2] - 香港通过粤港澳大湾区8000万人口市场扩大活动参与群体规模 [1]
展现魅力 激发活力(观沧海)
人民日报· 2025-05-25 05:52
盛事经济成效 - 2024年香港举办超过240项盛事活动,吸引旅客逾200万人次,带来约75亿港元消费额及45亿港元经济增加值[1] - 盛事经济有效带动旅游、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收益,将"人气"转化为"财气"[1] - 启德体育园成为推动盛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体育赛事提供全新舞台[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香港特区政府2023年起将盛事经济作为重要举措,2024年3月成立"盛事拓展专组"提供全方位支持[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2] - 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优势,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 行业影响与优势 - 香港享有"亚洲盛事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美誉,盛事活动巩固其"魅力之都"影响力[1]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连续举办9届,成为国际政商重要交流平台[3]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促进三地文化融合,展示人文湾区新风貌[3] 未来发展潜力 - 香港在金融、贸易、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2] -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为举办各类盛事提供不竭动力[3] - 香港通过国际盛事展示国际大都会魅力,传播中国声音[2]
中美关税战缓和为市场带来利好,港商抢抓窗口期落实出口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5-15 22:54
香港第一季度经济表现 - 香港第一季度本地生产总值预估同比增长3.1%,创5个季度新高,大幅跑赢市场预期的2.1% [1] - 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增速2%,为两年来最高水平 [1] 货物出口与进口数据 - 第一季度货物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进口总额同比增长7.4% [4] - 内地经济稳步增长及特区政府推动多元化市场的措施支持香港经济活动 [4] - 外国商家第一季度赶订单带动出口表现"特别好",预计未来增幅将趋于正常化 [4] 金融市场与利率环境 - 香港金融市场仍然兴旺,内地企业排队来港上市将吸引更多资金 [4] - 较低的利率水平预计维持一段时间,对资产市场和营商环境有正面推动作用 [4] 中美关税战缓和的影响 - 中美互降关税有助于经贸重回正轨,对香港企业和经济前景有正面影响 [7] - 香港商界密集收到订货方电话,航运公司运力紧张,部分航运服务价格上调 [7] - 商界在推进涉美订单的同时,继续重视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7] 香港与中东经贸合作 - 香港特首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促成59份合作备忘录及声明,深化经贸联系 [10] - 中东国家寻求投资中国机遇,香港可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协助资本流动 [10] - 香港与中东在体育产业、"盛事经济"及运动科研开发方面有合作空间 [10] 金融市场反应与展望 - 中美贸易正面消息推动恒生指数上升近700点,主板成交额达3224亿港元 [11] - 市场意见认为下半年港股正面向好的确定性较强 [11] 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机遇 - 香港拓展新兴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以应对宏观不确定性并多元化业务 [12] - 强化与中东等经济体的经贸联系可提供业务缓冲并带来新增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