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之道

搜索文档
疯狂内卷的SiC:囚徒困境与破局之道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09 09:26
SiC市场现状与挑战 - 全球SiC市场规模约35亿美元(250亿元人民币),汽车应用占比72%,光伏储能等占21.5%,年复合增长率20%,预计2030年达103亿美元[3] - 国内厂商全球材料份额超30%,但整体产值仅4亿美元,远低于海外36亿美元,呈现"热闹但内卷"局面[3] - 价格战主因:产能过剩(国内重资产扩产但质量不足)、零和博弈(厂商囚徒困境)、资本短视(劣币驱逐良币)及高沉没成本[3][5][7][8] 价格战深层原因 - 产能过剩:SiC衬底生产周期长达3周/10厘米晶体,国内厂商以规模弥补技术短板导致低质产能堆积[3] - 零和博弈:厂商为生存被迫降价,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恶性循环,类似孤岛资源争夺[5] - 资本透支:互联网资本涌入催生虚报产能、低价倾销乱象,优质企业反被挤出市场[7] 破局五条路径 - **差异化竞争**:学习日本"不争第一只做唯一"策略,聚焦车载充电器、光伏定制器件等细分领域[13][14] - **产品升级**:从单一器件转向系统整合(如功率模块、芯片电路一体化设计),提升附加值[15][17] - **技术前瞻**:布局氧化镓(Ga2O3)等下一代材料,同时优化SiC晶体生长技术缩短周期[18] - **标准制定**:联合上下游制定衬底尺寸、缺陷率等规范,建立类似"米其林指南"的认证体系[19] - **政策引导**:通过关税控制低价进口、严惩倾销、退补等措施促进行业有序竞争[26] 行业终局展望 - 技术为王:意法半导体(ST)以27.5%份额(11亿美元产值)示范技术壁垒价值,国内需提升衬底质量与集成能力[22] - 运营造血:优化供应链降本,通过品牌与差异化产品提升议价能力,摆脱烧钱模式[23] - 淘汰投机:历史将淘汰低价倾销企业,具备技术硬实力与运营软实力的"长跑者"将主导103亿美元市场[24][35] 关键数据 - 头部厂商动态:英飞凌(Infineon)2024年营收增长25.1%至7.34亿美元,博世(Bosch)增长58.9%至1.91亿美元,而ST、安森美(onsemi)分别下滑3.5%、3%[31] - 新兴力量:中国厂商三安集成(Sanan IC)增长55%至1.23亿美元,UNT暴涨188%至1.4亿美元[31]
胖东来:服务业的天花板,还是一场理想主义的孤勇?
搜狐财经· 2025-05-07 19:56
很多人都在问,胖东来这么牛,为什么不全国开店?为什么不去北上广深挑战那些巨头? 答案很简单:胖东来的模式太"重"了。它的服务、品质、管理,每一项都需要极高的投入和精细化运营。许昌这个地方,消费水平适中,竞争压力相对较 小,胖东来可以慢慢打磨自己的模式。但如果放到一线城市,面对更高的成本和更激烈的竞争,这套模式还能跑得通吗? 更胖东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板于东来的个人魅力和管理哲学。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愿意为了服务和品质牺牲利润的人。但这样的老板,在 商业世界里是稀缺的。换句话说,胖东来的模式很难被复制。 胖东来,这家扎根许昌的地方超市,最近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它的服务好到让人想磕头,而是因为央视《经济半小时》给了它一个大篇幅报道,直接把它 捧成了"新零售的破局之道"。央视的态度很明显:对人好、服务好、货真价实,这才是商业的正道。 但问题来了,胖东来真的能成为全国零售业的灯塔吗?还是说,它只是一个特例,一个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存活的商业乌托邦? 先说服务。胖东来的服务有多夸张?举个例子,你在店里买了个苹果,回家发现有点磕碰,拿回去退,店员不仅会给你换,还可能再送你几个当补偿。有人 说,胖东来的服务不像在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