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磁约束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1:09
全球核聚变产业态势 - 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势 [2] - 海外方面,德国、英国等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商业化氚生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多国推出投资计划与融资以加速商业化 [2] - 国内方面,“中国环流三号”等装置技术突破不断,超百亿融资创下纪录 [2] - 政策上,海外从技术竞争转向产业化布局,国内形成“国家定方向、地方抓落实”模式,全链条支持技术落地 [2] - 全球投资规模爆发,私人资本主导,美国、欧洲为核心投资区域,中国正加速追赶 [2] FRC技术路径优势 - FRC(场反向位形)作为磁约束核聚变新兴路径,在原理上是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 [2] - 相比传统托卡马克技术,FRC优势显著: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抑制宏观不稳定性,能量效率高,其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100-1000倍 [2] - FRC工程化实现更简单,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至1/10 [2] - 电源系统是FRC的核心支撑,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成本较高 [2] - 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展现多元应用潜力 [2] 全球FRC产业生态与企业进展 - 海外标杆企业TAE Technologies通过技术简化降低系统成本,累计融资13.5亿美元,并规划推进原型堆与电站落地 [1][3] - 海外企业Helion已建成Trenta装置,正在建设Polaris装置,计划于2028年向微软供电,累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 [1][3] - 国内先锋企业瀚海聚能已建成HHMAX-901装置,聚焦于发电与非发电领域的商业化 [1][3] - 国内企业星能玄光实现Xeonova-1装置快速落地,计划于2035年建设大型电站 [1][3] - 另有诺瓦聚变及高校相关装置共同推动FRC技术研究与应用 [1][3] 投资关注领域 - 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包括国光电气(688776.SH)、旭光电子(600353.SH)、国力股份(688103.SH) [3] - 建议关注电源领域相关企业,包括新风光(688663.SH)、英杰电气(300820.SZ)、爱科赛博(688719.SH) [3] - 建议关注电容类企业,如王子新材(002735.SZ)、久信科技等 [3]
华金证券: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多元协同推进态势 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智通财经· 2025-10-23 14:37
全球核聚变产业态势 - 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势 [1] - 海外多国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商业化氚生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推出投资计划加速商业化 国内“中国环流三号”等装置实现技术突破且融资超百亿创纪录 [1] - 全球投资规模爆发 私人资本主导 美国与欧洲为核心 中国加速追赶 磁约束技术获较多资本倾斜 [1] FRC技术路径分析 - FRC原理为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 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 [1][2] - FRC相比传统托卡马克技术优势显著 包括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 抑制宏观不稳定性 能量效率高(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100-1000倍) [2] - FRC工程化实现更简单 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1/10 但电源系统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且成本较高 [2] FRC产业生态与企业进展 - 海外标杆企业TAE Technologies累计融资13.5亿美元 通过技术简化降低成本并规划推进原型堆与电站落地 [3] - 海外企业Helion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 已建成Trenta装置并正建Polaris 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 [3] - 国内企业瀚海聚能建成HHMAX-901装置 星能玄光Xeonova-1装置快速落地并计划2035年建大型电站 共同推动FRC技术研究与应用 [3] 多元应用与商业化前景 - 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 展现FRC技术的多元应用潜力 [1][2] 相关产业链标的 - 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国光电气、旭光电子、国力股份 [4] - 建议关注电源系统供应商新风光、英杰电气、爱科赛博 以及电容类企业王子新材、久信科技 [4]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6:24
核聚变能源技术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 [1] - 该进展标志着中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关键实验基础 [1] - 全球首个聚焦聚变能研究与培训的IAEA协作中心在成都正式授牌,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 [2] 人工智能与数据存储 - AI推理应用推升实时存取、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促使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供应商积极扩大供给大容量存储产品 [5] - 由于HDD市场正面临巨大供应缺口,激励NAND Flash业者加速技术转进,投入122TB、甚至245TB等超大容量Nearline SSD的生产 [5] - 蚂蚁集团正式推出万亿参数思考模型Ring-1T,并全面开源模型权重、训练配方,该模型通过RLHF训练完善通用能力 [10] - 微软面临消费者集体诉讼,指控其通过与OpenAI的独家云计算合作协议限制运行ChatGPT所需的计算资源供应,微软对OpenAI的投资已超过130亿美元 [9] 汽车产业与消费政策 - 预计到今年政策期满时,补贴申请的汽车以旧换新总量将超过1200万辆,直接带动的新车销售额接近1.7万亿元 [7][8] - 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车零售保持了24.4%的高速增长,9月份的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57.8% [8] 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3] - 央行将于10月1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6] 产业供应链安全 - 交通运输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启动对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美301调查影响情况的调查 [4] - 调查内容包括相关企业、组织或个人是否存在实施、协助、支持美国在相关领域对我国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的行为 [4] 文体产业规划 - 贵州省提出到2027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打造10个展现文旅体特色的项目,推出10个体旅融合消费项目 [11] - 方案强调深耕“村字号”赛事品牌,持续提升“村超”、“村BA”、“村马”等群众性赛事活动的影响力 [11]
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快讯· 2025-07-11 17:53
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 - 中韩核聚变领域双边合作联合协调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中国合肥召开,旨在加强双方在磁约束核聚变及相关领域的合作 [1] - 会议聚焦共同推进ITER计划的联合实施,加速实现聚变能商业化 [1] - 中方代表团团长强调加强双方伙伴关系可为开创聚变能时代做出贡献 [1] - 韩方代表团团长同样强调深化和扩大合作以加快实现聚变能的重要性 [1] 会议具体内容 - 双方政府代表从管理层面报告了国内核聚变政策和研发项目的最新进展 [1] - 与会专家从技术层面汇报了中韩在聚变示范堆设计、ITER增殖包层系统等七个合作领域的研究进展 [1] - 会议讨论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下一年度的合作计划 [1] 合作领域 - 聚变示范堆设计 [1] - ITER增殖包层系统 [1] - 其他五个未明确指明的合作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