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社区“小商圈”转动消费“大齿轮” | Ta们有话说
新京报· 2025-09-29 12:04
生活服务业网点覆盖 - 北京一刻钟生活圈内拥有一千四百多处服务网点[2] - 服务网点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等50类业态[2] 生活服务业服务特点 - 服务范围实现"老中青"全覆盖[2] - 营业时间实现"早中晚"不打烊[2] - 服务类型包括从早餐铺到深夜食堂 从"小修小补"到购物休闲[2] 生活服务业行业影响 - 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业为城市消费注入硬核底气[2] - 烟火日常里体现了消费新生活趋势[2]
消费新场景丨社区“小商圈”转动消费“大齿轮”
央广网· 2025-08-12 08:58
社区消费智慧化发展 - 社区消费的智慧治理正席卷全国,例如福建厦门61个生活圈试点社区上线集成服务的平台,内蒙古赤峰松山区的电子地图嵌入邻里互助模块 [5] - 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社区商业正向多业态、多场景扩围,便民生活圈向智能化、品牌化、品质化提升 [6] 社区便民服务设施与模式 - 中关村街道便民电子地图覆盖1440个便民网点,系统可自我查漏补缺并规划新网点选址 [5] - 利用高校闲置土地,按产权与使用权分离模式新建1370平方米养老站和1046平方米托育中心,实现低成本嵌入普惠服务 [6]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今年5月2日印发的文件再次强调要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6]
广东最好逛的超市,差点就闭店了
36氪· 2025-07-21 18:11
永旺超市发展历程 - 1996年以"吉之岛JUSCO"品牌进入中国内地,首店位于广州天河城,成为当时代表现代生活方式的标志性商超[6] - 2013年统一更名为"AEON永旺",但广州消费者仍习惯称其为"吉之岛"[9] - 目前在全国拥有400余家门店,数量超过沃尔玛,与盒马鲜生相当[11] 经营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6.87%,净利润同比下滑79.2%至3.38亿港元,连续3年下滑[11] - 内地业务自2017年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营收43.39亿港元(同比-4.68%),亏损6586万港元[12] - 深圳首店等多家老店关闭,北京门店已全部撤出,华北地区仅剩5家店[11] - 2020年才完成内地所有门店自有App铺设,线上布局明显落后[10]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面临山姆、Costco等会员制超市和盒马等新零售的双重挤压[3] - 社区店业态崛起:钱大妈已在全国开设近3000家门店,盒马NB门店超200家[12][14] - 消费者偏好转向"小型化、生鲜化、折扣化",社区店占比达52%(较2020年+6%)[12] 核心竞争优势 - 熟食区被消费者誉为"天花板级",猪颈肉、烤鸡等产品获得高度认可[19] - 保持本地化服务特色,雇佣能提供粤语服务的本地员工[19] - 日式精细化服务传统,员工服务态度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21][22] 消费者情感联结 - 承载广州消费者30年的集体记忆,被视为城市地标和文化符号[1][6] - 早期引入动漫IP商品(如宝可梦书包)创造差异化体验[9] - 闭店传闻引发市民强烈反响,社交媒体出现大规模声援活动[17][19] 经营策略问题 - 沿用日本核心商圈选址策略,面临租金压力与坪效下降的双重困境[14][16] - 店型定位模糊:既缺乏大卖场的规模优势,也不具备社区店的便利性[16] - 品牌溢价能力减弱,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祛魅,更注重性价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