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膳食
搜索文档
科学膳食有利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新华网· 2025-09-19 22:04
科学膳食对口腔健康的促进作用 - 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发育及修复需要钙、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通过膳食摄取对口腔健康有良好促进作用 [1] - 咀嚼过程中食物可摩擦牙齿表面并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口腔自洁作用 [1] - 咀嚼能对牙周膜和牙槽骨产生功能性刺激,有助于避免牙周组织废用性萎缩 [1] 不科学膳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 - 高糖饮食使牙齿周围糖含量增加,糖经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溶解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形成微孔并扩展为龋洞,病变深入牙髓时引发剧痛并可能导致根尖感染 [2] - 高糖饮食促进细菌增殖,导致牙周病 [2] - 水果中的非游离糖因被细胞壁锁住而释放缓慢,对牙齿侵害性较小,但榨成果汁后细胞壁被破坏,糖变为游离糖,致龋性较强 [2]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联 - 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和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 [4] - 牙周炎的致病菌及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 [4] - 严重口腔疾病导致的牙齿疼痛或缺失会降低咀嚼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初步消化和吸收,增加胃肠道负担 [4] 促进口腔健康的科学膳食建议 - 重视减糖,采取少添加、少摄入、少频率的“三少”原则,并在食用含糖食物后及时用清水漱口 [4] - 老年人需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钙,并避免咀嚼高硬度食品 [4]
冰箱非“保险箱”!小心餐桌上的“健康刺客”
新华社· 2025-09-15 17:03
食品安全核心原则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食物、安全存放、原料安全 [1] - 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不会导致食物明显变质变味 易被忽视 [1] - 李斯特菌是冰箱杀手 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 并在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以抵御冷冻环境 [2] 特定食品污染风险与处理 - 鸡蛋是沙门氏菌污染的常见载体 可通过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两种途径 [1] - 鸡蛋应存放在冰箱单独区域 不建议清洗后存放 因为清洗可能破坏蛋壳表面的保护层 [1] - 李斯特菌常见于生食瓜果、蔬菜和冰淇淋 冰箱中冷藏时间较长的熟肉制品需格外警惕 [2] - 从冰箱拿出的熟肉制品一定要充分加热 对老年人、孕妇和新生儿等免疫力较弱人群风险更高 [2] 居民膳食摄入现状与建议 -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新鲜蔬菜265.9克 水果仅38.1克 未达到推荐量 [2] - 建议每天摄入新鲜蔬菜至少300克 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每天摄入新鲜水果200至350克 [2] - 保留蔬菜营养需注意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现做现吃 避免反复加热 部分蔬菜需要焯水 [3] 特殊人群饮食指导 - 肥胖人群应减少高糖水果摄入 [3] -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草莓、桃子、柚子等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 在两餐之间食用 [3] - 高血压人群应多选择富钾蔬菜 高尿酸人群可适量吃水果但需控制总量 [3] 行业监管与消费者教育 - 消费者应学会阅读食品营养标签 重点关注能量、脂肪、糖和钠含量 [3] - 行业将坚持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推进更严谨的标准体系建设 全面推广食品数字标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