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饮食
搜索文档
靠奶茶续命 当心坑了你的肾
北京青年报· 2025-11-04 08:24
高糖饮食对肾脏的危害 - 高糖饮食导致肾脏作为过滤器长期超负荷工作,引发肾小球渗漏和蛋白尿,这是肾病的早期信号[2] - 高糖是高血压的帮凶,会使血管变脆、血压升高,令肾脏小血管承受过大压力,长期可能导致功能丧失[2] - 一位28岁女性患者因每日饮用三杯奶茶被查出糖尿病肾病,其肾脏状态已类似60岁[1] 日常生活中的隐形糖来源 - 一瓶普通冰红茶的含糖量相当于10块方糖,即使口感不甜腻,糖分也已超标[3] - 部分全麦面包若配料表前三位出现白砂糖,实为披着健康外衣的糖衣炮弹[3] - 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中,一勺可能含有半勺糖,易在就餐时不知不觉摄入过量[3] 控制糖分摄入的实用方法 - 采用减半法享用甜饮,如点奶茶选择半糖少冰,并搭配无糖茶交替饮用以控制总量[4] - 建议每周设定一天为无糖日,只饮用白开水或淡茶,让肾脏得到休息[4] - 普通人每日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约6块方糖),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摄入量需减半[4]
科学膳食有利于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新华网· 2025-09-19 22:04
科学膳食对口腔健康的促进作用 - 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发育及修复需要钙、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通过膳食摄取对口腔健康有良好促进作用 [1] - 咀嚼过程中食物可摩擦牙齿表面并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口腔自洁作用 [1] - 咀嚼能对牙周膜和牙槽骨产生功能性刺激,有助于避免牙周组织废用性萎缩 [1] 不科学膳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 - 高糖饮食使牙齿周围糖含量增加,糖经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溶解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形成微孔并扩展为龋洞,病变深入牙髓时引发剧痛并可能导致根尖感染 [2] - 高糖饮食促进细菌增殖,导致牙周病 [2] - 水果中的非游离糖因被细胞壁锁住而释放缓慢,对牙齿侵害性较小,但榨成果汁后细胞壁被破坏,糖变为游离糖,致龋性较强 [2]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联 - 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牙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和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 [4] - 牙周炎的致病菌及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 [4] - 严重口腔疾病导致的牙齿疼痛或缺失会降低咀嚼功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初步消化和吸收,增加胃肠道负担 [4] 促进口腔健康的科学膳食建议 - 重视减糖,采取少添加、少摄入、少频率的“三少”原则,并在食用含糖食物后及时用清水漱口 [4] - 老年人需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钙,并避免咀嚼高硬度食品 [4]
气候变暖正悄悄增加你的“甜蜜负担”
科技日报· 2025-09-19 08:53
研究核心发现 - 全球气温上升与添加糖摄入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气温在12至30摄氏度之间每升高1摄氏度,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增加0.70克 [1] - 高温天气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含糖饮料和冷冻甜品,这类产品被视为高性价比且易于获取的解暑方案 [1] -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饮食行为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将加剧肥胖、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 [2] 数据预测与影响 - 模型预测显示,若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升高约5摄氏度,至2095年美国人平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将增加近3克 [2] - 高温与高糖饮食的结合加剧了营养不平等现象,凸显部分群体在气候变化面前的脆弱性 [1][2] 行业与政策启示 - 气候变化适应策略需纳入食品健康政策,例如在高温季节增加对健康饮品的补贴 [2] - 未来食品行业或面临需求结构调整,社区推广清凉低糖饮食方案的重要性提升 [2]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央视新闻· 2025-05-06 20:03
加速血管损伤的不良生活习惯 - 高糖饮食如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会腐蚀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壁受损[2] -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如常吃炸鸡啤酒汉堡烧烤会使脂肪在受损血管壁堆积造成动脉斑块[3] - 久坐不动与熬夜会让血管弹性变差迫使心脏加倍泵血从而冲毁血管壁[5] 血管堵塞的早期信号 - 四肢血管堵塞常表现为手脚冰冷或发麻运动时可能出现腿部酸痛乏力甚至间歇性跛行[7] - 脑部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严重时出现平衡障碍肢体无力痴呆和脑梗死[10] - 心脏血管堵塞初期在快走爬楼梯等活动后感觉胸闷发紧伴随异常疲乏冷汗恶心等症状[14][15] - 全身性血流不畅信号包括长期疲倦伤口愈合慢易淤青皮肤干燥脱皮瘙痒等[19] 改善血管健康的干预措施 - 饮食调控应少吃油炸食品加工零食等可多吃全谷物深海鱼坚果和黑木耳等有益食物[21] - 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车或利用碎片时间如每小时走动一次以增强血液循环[23] - 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紧张压力以防血管持续收缩末梢循环变差导致头晕手脚冰凉[25] - 通过局部增温如泡脚搓手缓解手脚冰凉泡脚水温建议40℃时长不超过15~20分钟[26] - 定期检查建议20~40岁人群每3~5年做血脂检查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做血管功能专项筛查[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