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化
搜索文档
加速打造江苏科幻产业发展集群
新华日报· 2025-09-29 08:38
中国科幻产业宏观发展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1] - 产业覆盖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核心板块,正从“小众亚文化”蝶变为“千亿级新经济引擎” [1] - 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 [1] 江苏科幻产业现状与基础 - 江苏拥有丰富优质的科教资源,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2] - 培育了吴楚、汪彦中等优秀科幻作家,形成译林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矩阵 [2] - 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已连续举办六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是亚洲唯一以科幻影片为核心的大型活动平台 [2] - 与北京、成都等城市相比,江苏科幻产业存在头部IP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影视转化薄弱等短板 [2] 政策与制度支持建议 - 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顶层监管和协调机制,统筹科幻产业发展,制定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 [3] - 提议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配套审批绿色通道、概念验证平台等,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3]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IP孵化、影视游戏出版及国际项目,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 [3] 人才引育策略 - 鼓励高校开设科幻设计和未来技术交叉专业、通识课程,与科幻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4] - 实施青年科幻作家驻校计划,鼓励中小学开设科幻科普校本课程和创意坊 [4] - 建议实施科幻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引进待遇、科研条件和职称认定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 [4] IP建设与品牌传播 - 鼓励作家立足吴文化、淮扬文化、长江文化等地域文化基因,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原创 [5] - 提议搭建省级IP运营平台,建立价值评估与版权保护机制,进行全链条科幻IP开发运营 [5] - 重点培育3—5个头部IP,推动文学IP向影视、动漫、游戏、主题乐园等多元形态转化 [5] - 利用媒体矩阵、公众活动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提升影响力,支持开发高质量IP数字资产 [6] 科技融合与创新 - 在内容创作环节借助AIGC、语言大模型等技术,在生产制作领域引入全景VR拍摄和3D虚拟现实技术 [7] - 在运营服务阶段借助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保障版权,在消费端依托5G+AR/VR/X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7] - 提议建立科幻技术实验室和工业元宇宙示范区,发布科幻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专项 [7] - 建议建设开放共享的5G+8K、VR/AR、云渲染、区块链可信存储等公共服务平台 [8] 产业生态与业态拓展 - 建议积极开展“链主企业”遴选,推动科幻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激发“科幻+”模式创新潜能 [9] - 引导商业综合体、主题乐园、景区增加或升级科幻主题休闲项目,营造科幻消费氛围 [9] - 依托博物馆、展览馆、城市街区等空间资源开发示范性科幻场景项目,高标准打造苏州未来科幻馆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9]
十年“科幻热”彰显文化的力量(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39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 - 科幻创作出版数量屡创新高 科幻影视 游戏 动漫作品持续引发讨论 文化出海成绩斐然 [1] - 2023年四川成都举办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 奖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 - "三体宇宙"成为全球《三体》读者和科幻爱好者的共同家园 在中国引领科幻热潮 [1] 科幻产业价值与影响力 - 全球影史票房纪录前50部电影中 科幻奇幻类占比近2/3 [3] - 科幻文化通过产业力和想象力成为传播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的沉浸式载体 [3] - 通过未来故事讲述行使"未来定义权" 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影响全球对文明发展的认知 [3] 科幻与科技发展的互动关系 - 科幻作品消解科技焦虑 为科技发展提供正向舆论环境 [4] - 科幻作家在前沿科技发展应用中充当顾问 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4] - 通过预见和预演可能实现未来时代的"软着陆" 尤其对AI时代青少年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4] 科幻教育与社会功能 - 科幻作品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 纳入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1] - 被视为培养科学兴趣 陶冶文学情操 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1] - 源源不断培育各年龄层科幻迷和科学迷 [1] 科幻文化与传统创新 - 科幻为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演绎背景和故事载体 如《流浪地球》展现家国情怀和家园意识 [5][6] - 中华文明从农耕文化向城市文化转型 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 作为科学与文艺的结晶 有责任担负文化使命 为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6]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阳泉!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09:34
历史文化 - 阳泉古称"漾泉",因泉水喷涌而得名,静卧于山西东部,扼守晋冀咽喉,以"三晋门户"之姿承载历史与现代 [2] - 阳泉是"中共创建第一城",既有娘子关的雄浑壮阔,又有藏山的忠义传奇,既回荡着百团大战的红色号角,又孕育了《三体》的宇宙遐思 [4] -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第九关",见证了唐代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守的英姿,关城、长城、瀑布交相辉映 [6] - 固关长城古驿道上深达寸许的车辙印诉说着往日的繁华 [8] - 藏山用重峦叠嶂演绎"赵氏孤儿"的忠义故事,藏孤洞、饮马池、报恩祠等遗迹和景观散落山间 [12][14] - 平定冠山书院是"文献名邦"的象征,金代诗人元好问曾留下赞美诗句 [16] 红色记忆 - 阳泉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狮脑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和全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 [18][20][21] - 馆内展出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 [23] - 1947年5月4日,中共阳泉市委员会和阳泉市人民政府正式组建,阳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25] 自然景观 - 娘子关瀑布悬泉瀑布如白练垂空,40米的落差激起阵阵清凉 [10] - 翠枫山以97%以上的自然森林覆盖率创造了"天然氧吧",四季景色各异 [28] - 悬崖上的大汖古村以其独特建筑样式被称为"深山里的小布达拉宫",房屋由黄黏土与石头混合砌成 [30][31] 科技发展 - 阳泉孕育了中国科幻文学,刘慈欣在娘子关电厂写出《三体》等作品 [33] - 阳泉正发力锻造"数智新城",以数强基、以数聚产、以数增效,数智技术为能源、制造业、农业、城市治理等领域赋能 [35] - 作为中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公交车以及无人配送车穿梭在阳泉大街小巷 [37] 城市特色 - 阳泉是一座英雄之城、通达之城、能源之城、宜居之城 [40] - 阳泉有平定刻花瓷和平定砂锅等特色手工艺品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