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搜索文档
搭平台、建通道、强链接 G60科创走廊构建从创新策源到产业应用全链条 九城协同 让彼此优势共振放大
解放日报· 2025-06-26 09:36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 核心观点 - 大会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构建从创新策源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1] - 松江区作为G60科创走廊策源地 持续引育重大项目 整合重点资源 推动超硅半导体 "曲率引擎"加速器等产业项目落地 [1] 重大科研成果 - 现场发布九城市科技创新重大成果60余项 涉及高端装备 绿色能源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智能物联等战略新兴领域 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2] - 智者大模型2 0版正式发布 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市场 为创新主体提供精准高效的对接服务 [2] - G60科创走廊重大科创平台联盟汇聚近百家国家级 省级 市级科创平台 打破地域与体制壁垒 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整合与共享 [2]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 - 重大科创平台联盟由九城百余家科研机构 企业与验证中心组成 聚焦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 促成城市间技术合作与项目落地 [3] - 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联合300余家上下游产业单位 围绕技术攻关 应用场景开发 金融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全链条布局 [3] - 企业出海服务联盟汇聚170余家专业机构 构建覆盖跨境贸易 海外拓展与配套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成立G60跨境贸易服务专业委员会作为运作抓手 [3] 产业链协作与金融赋能 - G60联席办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汽车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要素高效对接 [6] - G60联席办与多家金融机构签约 为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等七大细分领域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6] - 第六届科拍会成交额突破120亿元 支持200余支青年创新创业团队 中试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6] 机制建设与产业联动 - 优化G60科创走廊建设专项工作机制 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 建立九城联席会议轮值机制 [7] - 推进重点产业链合作 九城80余家企业进入中国商飞供应链体系 [7] - 33家企业获基金投决 获批金额达10 17亿元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20亿元 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授信超1450亿元 [7]
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耦合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7
区域耦合发展战略 -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引擎,肩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需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深化科技创新、探索差异化政策实现耦合发展 [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和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为两大区域战略联动指明方向 [2] 空间布局优化 - 两大区域应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动跨地区投资、财税共享等利益分配机制创新 [2] - 立足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产业分工要求,推动城镇间产业整合与园区共建,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并形成区域协作机制 [2] - 强化城市间产业协同、人才往来和信息共享,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加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研发合作,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3] -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打造全球竞争力产业集群 [3] -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3] - 利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3] 区域一体化框架 - 推动交通扩建、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等重点工程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效率 [3] - 深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建立统一市场准入标准与监管体系降低企业跨区域运营成本 [3] - 健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创新创业 [3] 差异化政策探索 - 通过财政拨款与社会捐赠设立区域发展基金,配套税收返还与转移支付政策支持欠发达区域发展 [4] - 构建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 聚焦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联动发展路径,通过多领域政策协同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4] - 加强区域间政策协调,探索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互惠共享制度打破行政壁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