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战略

搜索文档
畅通产学研 壮大高技术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6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现状 - 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以实体经济为牵引,聚焦重点环节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涵盖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计算机设备、医疗仪器、信息化学品等领域 [1] - 高技术制造业具有高创新性、高渗透性和高带动性,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平台 [1]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工业平均值3% [1] - C919和C909飞机新增订单330架,交付近50架,创历史纪录 [1] - 2024年1-2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延续快速发展趋势 [1] 全球竞争与产业链地位 -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发达国家垄断封锁 [2] - 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尚未实现自主可控 [2] - 行业从下游向高附加值上游迈进,但未达到全球价值链高端 [2] 创新发展策略 - 需强化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科技热点的协同 [2] - 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生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 [2] - 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强研发人员激励 [2] - 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建立"灯塔工厂",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产学研融合机制 - 需完善"科研—教育—应用"三位一体机制,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链条 [3] -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科研考核中的权重,提升科研人员积极性 [3]
国家级科研引擎有新进展!深圳一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全面封顶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8:59
深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09万平方米,包含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院士领衔实验室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国家级实验室集群,为深圳科技产业提供科研支撑并加速成果转化 [1] - 项目定位为巩固深圳科技高地地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项目建设挑战与创新 - 项目面临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空间有限等难题,需在紧贴用地红线的局促空间内建造8个顶尖实验室 [3] - 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双排桩+施工栈桥板组合方案,通过工序穿插"零空闲"策略挤出3000平方米作业面 [3] - 6台塔吊实现每日3000吨物料调度,提升施工效率 [3] 工程技术突破 - 项目采用830根工程桩,其中167根混凝土桩直径1.6米、深27米,单桩承载力达49000kN(相当于托起3200辆家用车) [5] - 运用143个监测点实时采集超10万组数据,通过模型可视化指导确保多标高超厚复杂底板施工质量 [5] - 研发C80超高强组合墙体材料使抗压强度提升40%,并通过分仓浇筑工艺将混凝土温差控制在±5℃以内 [5] -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技术获得国际领先科技成果认定 [5]
述评:香港科创为由治及兴添能蓄势
新华网· 2025-05-12 20:41
香港科创生态圈发展 - 香港凭借产业集聚、基础研发与金融中心结合的综合优势,以及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传统优势,科创生态圈蓬勃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加速聚集 [1] - 香港正全力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可为本地经济社会培育新增长点,并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 [1] 政府政策与产业转型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产学研1+计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等新举措,展示主动求变的积极态度 [2] - 香港创科蓝图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科技集群,并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启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发布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 [2] - 创新及科技基金为企业和高学历人才提供直接资助金,包括"新型工业化资助计划"下每条智能生产线最高1500万港元资助,以及"研究人才库"下对科技公司和机构的研发资助 [2] 资本市场与科技产业互动 - 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助推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允许保密形式提交申请,精准解决企业核心痛点 [4] - 香港金融市场为科技与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科技股带动港股表现良好,市场估计今年港股新股筹资金额约1300亿至1600亿港元 [4] - 港交所上市规则18A章吸引大量生物科技初创企业在港上市,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加速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4][5] 人才引进与产业布局 - 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累计引进84家重点企业,预计未来数年投资约500亿港元,创造逾2万个就业机会,涉及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等领域 [6] - 特区政府将设立100亿港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推出1.8亿港元"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预留1亿港元推出"制造及生产线'升'级支援先导计划" [6] 香港独特优势 - 香港依托自由港政策、普通法体系及国际竞争力税收环境,吸引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在"一国两制"下既能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又能保持与国际创新体系无缝衔接 [5] - 香港多所大学在生命科技领域建立高水平平台,集聚大批高层次人才,运用大湾区新兴产业集聚与前沿基础研发优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