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秸秆资源化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兴安盟:科学应对寒潮 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新华社· 2025-11-07 17:40
"全苏木有26万亩玉米田,可产秸秆10.4万吨,最近我们调用打捆机等100余台农机,赶在降雪前高 效完成了秸秆离田工作。"阿力得尔苏木副苏木达安雄雨介绍,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广秸秆回收再利 用,秸秆通过规模化处理、科学化配比变身优质饲料。"牛羊吃得壮、出栏快,通过秸秆资源化利用, 每户每年可节省2000多元购买饲料的费用,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和牲畜越冬难题。" 兴安盟农牧局副局长王志彪说,目前,全盟饲草料收储工作已全面完成。"我们收储人工饲草560万 吨、天然牧草210万吨,为牲畜安全过冬和来年的畜牧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记者恩浩) 兴安盟是畜牧业大盟,牲畜存栏量达1365万头(只)。寒潮来临前,当地抢抓有利时机,通过秸秆 打包再利用、集中储备、统筹保障等举措,引导养殖户做好饲草料储备工作,为牲畜安全越冬保驾护 航。 在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苏木永安村的田间地头,捆草机开足马力穿梭作业,玉米秸秆转眼就被 打成紧实的草捆,整齐排列在田垄上。村民们驾驶农用四轮拖拉机来回穿梭,将打好的草捆陆续拉运回 家。 立冬已至,内蒙古兴安盟迎来寒潮天气,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挑战。 ...
广西大学学子突破农业废弃物转化“卡脖子”技术, 8亿吨“生态包袱”变身“致富黄金”
核心技术突破 - 研发三元深共晶溶剂仿生催化体系,使秸秆腐殖酸提取率从50%提升至90% [2][4] - 采用接枝共聚技术,使腐殖酸产品中氮、磷、钾、硫含量超过行业标准34.5% [4] - 通过配位竞争诱导效应,将肥料利用率提升27%,腐殖酸含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50% [2][4] - 实现24小时高效转化秸秆,解决了传统堆肥方式误农时的问题 [2] 商业模式与经济效益 - 首创“以秸秆换肥”模式,农民用废弃秸秆即可换取优质水溶肥 [5] - 该模式为农民节省了秸秆处理成本,例如玉米种植户每亩可节省200元雇人运输秸秆的费用,并通过换肥实现额外收益 [5] - 在河池拉并村的200亩甘蔗地应用后,因肥料效果提升使甘蔗长得更粗更甜,实现全村总增收32万元 [5] - 在来宾土办村的300亩水稻田应用,实现增收23万元,并带动军田村甘蔗每亩增收1400元 [5] 团队发展与研发历程 - 团队来自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项目负责人为博士生罗雅丹 [2] - 团队历时四年研发,经过600余次实验失败后最终成功 [2][4] - 研发基于深入的实地调研,团队走访了广西16个村庄的150余户农家 [2]
苏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9.9%,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日报· 2025-08-09 07:39
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 - 苏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9%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4% 位居全国前列 [1] - 传统焚烧处理导致PM2.5飙升且浪费有机资源 直接还田长期堆积引发土壤板结和病虫害 [1] - 长云村通过高校科研技术将秸秆腐熟制成水稻育苗基质 实现原料化与肥料化利用 [1] 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案例 - 长云村2022年试点秸秆堆肥育秧数字化项目 提升利用率并带动全村就业 [1] - 太仓市东林村秸秆饲料加工厂年产3万吨发酵饲料 每吨售价500元 覆盖江浙沪鲁市场 [2] - 东林村获全球环境基金"零碳村镇示范村"称号 秸秆利用升级至3.0版本 [2] 技术应用与经济效益 - 长云村通过添加辅料调节酸碱度 实现秸秆科学转化 插秧时回归田间 [1] - 东林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技术 将秸秆与农作物废料转化为村级致富手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