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

搜索文档
法律、税务、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不同股权架构设计与税务优化策略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0:53
股权交易与税务监管 - 股权交易日益活跃,税务监管方式创新且稽查力度加强,股权转让成为税务监管重点 [1] - 股权交易、架构设计及并购重组具有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方案复杂的特点,税务问题繁琐且风险高发 [1] - 复杂的资本运作伴随高发税务风险,需专家化指导与专业化实战演练应对挑战 [1] - 股权架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主及财务人员需系统性设计与优化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主讲嘉宾背景 - 鞠铭为资深财税讲师,长期专注资本税收领域,服务于多家知名企业集团,实战经验丰富 [3][5] - 税务系统领军人才,全国师资库成员,曾任税务机关骨干教师,研究方向涵盖股权交易、并购重组等 [5] - 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几十篇 [4] 课程安排与费用 - 时间:2025年6月28-29日(上海嘉定区) [6] - 每日安排:上午授课(09:00-12:00),下午授课(14:00-17:00),首日含答疑环节(17:00后) [7] - 收费标准:原价2980元/人,年中惠价2580元/人(含课程费、资料费) [8] 课程大纲核心内容 税务监管与股权交易风险 - 分析"十四五"税收要点及2025年税务监督重点,探讨"以数治税"和"跨期监管"在股权交易及并购重组中的实践 [12] 股权架构设计及税务规划 - 四类架构分析:个人直接持股(非交易过户税务问题)、法人持股(40%税负化解)、合伙企业持股(税负拆解)、资管计划持股(监管盲区争议) [12] 股权属性与税收待遇 - 五类股权税收分析:非上市公司股权(章程与税法冲突)、上市公司限售股(纳税地点变化)、新三板股份(原始股与非原始股差异)等 [12][13] 股权交易模式与合规 - 六种交易模式精解:明股实债(财税定性差异)、股权代持(司法与税务判定)、对赌协议(司法案例启示)等 [13] 并购重组实战案例 - 七项重组实案演练:法律形式改变(合伙企业税务风险)、债务重组(纳税时间争议)、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困惑)等 [14][15] 课程价值亮点 - 构建税务风险防线,从法律、税务、财务、管理四维度系统优化股权架构 [16] - 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税案模拟,提升风险预判、方案优化及危机应对能力 [16] 报名与退款政策 - 开课10天前可100%退款,5天前90%,3天前80%,2天内不退但可转余额或下期课程 [19] - 支持开具培训费发票(专票/普票,电子/纸质) [18]
税企争议如何处理?80多个实战案例解析
梧桐树下V· 2025-05-16 23:34
金税四期与税收征管变革 - 金税四期上线后构建了立体化税务监控网络,通过电子发票、风险模型和跨部门数据联通实现企业经营数据、资金流向和发票信息的实时分析,显著提升税务风险识别能力 [1] - 新征管法强化税收合规要求,对税费申报、成本票管理、股东分红个税及社保缴纳等环节提出更严格规范 [1]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聚焦"智慧财务+新征管法"双维透视,通过80+高频税企争议案例拆解,帮助企业构建"数据合规-风险预警-精准规划"全周期管理体系 [1] - 主讲嘉宾董老师为5A级税务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拥有30年财税实践经验,擅长纳税方案设计、风险控制及税企争议协调 [2] 课程结构与案例覆盖范围 增值税争议 - 非货币资产抵债视同销售定价争议(市场价vs抵债价) [9] - 跨省移送货物视同销售判定 [9] - 人工智能服务收入增值税率适用及免税政策 [9] - 政府补贴增值税缴纳标准(与收入挂钩的当事人数量影响) [10] 企业所得税争议 - 政府补助/税收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10] - 未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追补扣除时效(60日vs5年) [11]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下的折旧税前扣除 [11] 个人所得税争议 - 股权零元转让至一人公司的合规性 [13] - 离职补偿金个税缴纳标准(n+1超额部分) [13] - 香港自然人股东利润分配代扣代缴义务 [13] 其他税种争议 - 集体土地使用税缴纳义务 [13] - 母公司土地使用权出资子公司的契税免征 [14] - 深圳土增税预征政策在分期项目中的适用 [14] 征管法实务与争议解决 - 虚开发票界定标准:三流不一致不必然构成虚开 [14] - 新征管法下逃税认定变化:历史遗留问题沟通路径 [15] - 滞纳金规则调整:改为"迟纳金"且可超过本金 [15] - 争议解决机制:纳税人可直接申请行政复议 [15] 课程价值与安排 - 培训时长2天(2025年5月23-24日),含8小时授课+答疑 [4] - 费用标准:个人2380元/人,团购1880元/人(≥3人) [5] - 课程收益包括掌握8大申辩策略、提升税企沟通能力及应对征管法调整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