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
搜索文档
(粤港澳全运会)奥运冠军转型教师 基层代表话“村超”活力:体育人在广州共话初心与使命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4:30
体育界先进个人与队伍表彰 -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 [1][3] - 射击奥运冠军黄雨婷获得全国体育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她将以本次全运会为新起点 全力备战洛杉矶奥运会 [3] - 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冠军王赐月将荣誉归功于团队 希望花样游泳能走向大众 [3] 体育人士的职业转型与发展 -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正在适应大学教师新身份 致力于培养更多体育人才 [3] - 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担任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校长 表示学校要不断挖掘和培养人才 帮助青少年成长 [4] - 即将回归国家队征战世界杯总决赛的巴黎奥运会射击冠军李越宏 表示将从言谈举止到精神践行诠释"先进"含义 [4] 先进集体与群众体育发展 - 国家艺术体操队教练孙丹表示队伍对即将到来的洛杉矶奥运会充满信心与期待 [5] -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以"村超"为契机 践行"以体促旅、以体促农、以体振兴"理念 让体育赛事成为展现贵州山水人文之美的窗口 [5] - 上海市杨浦区结合城市更新工作 充分挖掘资源拓展体育空间 为体育强国建设探索更多基层经验 [5]
“体育强则中国强”
新华社· 2025-11-09 08:51
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增长极 [9]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印发,为全民健身提供系统性、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9] - 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9] 体育基础设施与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27] - 福建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作为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24] - 正定建起体育场馆、组建群众体育队伍,成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20] 竞技体育成就与突破 - “十四五”以来共取得世界冠军超500个,中国跻身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 [10] - 从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目前已获得300多枚夏季奥运会金牌 [13] - 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项目参赛,苏翊鸣摘得中国单板滑雪冬奥首金 [15] 青少年体育与健康促进 - 保障孩子们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2小时,减少“小胖墩”、“小眼镜” [26] -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印发,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26] - 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1岁 [27] 体育外交与国际合作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体育交流,马拉松、搏击等赛事为沿线国家交往注入活力 [33] - 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南京青奥会等国际赛事,开启体育外交新篇 [28][36] - 中德、中法等国加强足球等领域交流合作,扩大中国“朋友圈” [31][32] 冰雪运动发展 - 北京冬奥会形成冰雪运动热潮,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和普及推广均提升 [2] - 从“冰强雪弱”到齐头并进,冰雪运动持续发展 [13][15] - 北体大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助力运动员备战米兰冬奥会 [2] 三大球与重点项目振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体育强国的标志” [16] - 中国女排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夺冠,“女排精神”重放光芒 [19] -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推动足球改革发展 [19]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11-08 07:14
体育产业政策与战略 -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连续写入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并出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2] -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统筹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 - 体育产业专项规划及利好政策连续出台,包括激发冰雪经济、促进户外运动、强化金融支持等[13] 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 - 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至484.1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3] - “十四五”时期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成“15分钟健身圈”[3] - 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等6000余场赛事扎根基层[3][4]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7] - 巴黎奥运会上14个小项中国运动员首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并打破花样游泳等项目欧洲垄断[8] - 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参赛成绩创历史最佳[7] 体育产业发展规模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10%,占GDP比重不断增加[12] - 2024年冰雪产业规模达9700亿元,体育用品出口顶住压力,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12][13] - 确定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年至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13] 体育科技与创新 - 风洞实验室、“3D+AI”等高科技应用于竞技体育训练,科技冬奥项目有212项技术落地应用[9][14] -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在体育领域加速转化,推动产业创新[14] - 体育制造业发展迅速,2024年底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13]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贵州“村超”带来全网超1000亿次浏览量,江苏“苏超”拉动全域消费高达380亿元[12] - 2024年上半年7地监测的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超3000万元[14] - 杭州亚运会赛会期间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超40%,亚运红利持续释放[14] 体育法制与行业治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时隔27年首次全面系统修订,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11] - 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2023年成立,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受理案件151件[11] - 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假赌黑”乱象,涉兴奋剂违法行为正式入刑[11] 体育文化交流 - 体育对外交往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体育友好关系[25][26] - 通过“一带一路”系列赛事、中国乒乓球学院“海外支教”等方式深化国际体育交流[25][26] -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等文化表达展现“中国式浪漫”,武术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22][19]
图说高质量 |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0 10:40
体育强国建设总体成就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4] - 体育服务业占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4] 竞技体育发展 - "十四五"期间获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2]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夺金运动员覆盖省份达20个 [3] - 竞技体育项目间和区域间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3][4] 全民健身推进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2]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活动贯穿全年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 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直播间普及 [2] 冰雪产业发展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 [2]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4] - 冰雪产业年均增长率达26.3% [4] 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4] - 构建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 [4] - 体育用品/文化/旅游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4] 体育法治与改革 - 修订《体育法》及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5] -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推进体育法治建设 [5] - 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建立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 [5] - 足球领域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假赌黑"治理 [5]
“十四五”以来截至2024年底 我国竞技体育获世界冠军519个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1
竞技体育成就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竞技体育"十四五"以来共获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1] 体育场地设施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1] 体育产业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1]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1]
去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超300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5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1][3] - 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 [1][3]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 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贯穿全年 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3] - 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杭州亚运会 哈尔滨亚冬会 成都大运会 世运会 [3] 体育产业细分领域 - 出台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3] -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模式火爆出圈 [3] - 户外运动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冰雪运动激发经济新活力 [3] 体育文化传播 - "中华体育精神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优秀运动员赴学校 军营 边疆 港澳交流 [3] - 武术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传播 [3] - 国际体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体育对外交往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组成部分 [3] 体育改革进展 - 推动修订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 [4] - 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 理顺体制机制 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 [4] - 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 遏制"饭圈文化" [4] 户外运动产业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5] - 发布路跑 登山 攀岩 滑雪等户外运动标准 普及防护装备和急救知识 [5] 水上运动与新兴项目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6]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 [6] - 飞盘 垂钓 滑雪 潜水 陆地冲浪等新兴项目持续"顶流"换位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