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煤都”大同迈向算力之城
新华网· 2025-09-07 10:47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京东物流客服效率 人工沟通成本降低 用户体验改善 [1] - 大同市从传统煤炭城市向算力产业转型 利用能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数字经济 [2][4] - 算力产业为大同市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吸引头部企业投资并带动配套人才培养 [5] 行业转型背景 - 大同市原煤产量达1.62亿吨 但优质动力煤逐渐枯竭 需寻求产业转型 [2] - 算力产业成为转型新选择 具备天然气候优势 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 可作天然空调降低冷却成本 [4] - 电力装机容量1839.65万千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56.46% 电价低且绿电充足 [4] 基础设施与投资 - 京东集团华北智能算力数据中心一期已验收 二三期在建 支持2000万通客服接线量中30%由人工智能处理 [1] - 算力中心基建累计投资282亿元 服务器投资累计491亿元 主要依靠市场驱动 [5] - 已建成千兆城市 距北京200公里 至京津冀算力枢纽单向时延仅3毫秒 [4] 企业布局与产业地位 - 秦淮数据、中联数据、京东集团、抖音集团等头部企业相继落地算力中心 [5] - 大同市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中国第三 被列为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5] - 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2018年落户 全年间接蒸发冷却时间达7个月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4] 人才与配套发展 - 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5月揭牌 专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5] - 政府将继续加强政策和人才配套服务 推动算力产业持续发展 [5]
从能源基地迈向算力沃土
新华社· 2025-08-25 07:36
算力基础设施规模 - 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 [1] - 智算规模达到32EFLOPS [1] - 2025年计划建成超4个智能计算中心 算力规模超9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达35% [9] 产业投资与项目布局 - 算力中心基建累计投资282亿元 服务器投资累计491亿元 [3] - 2025年初备案16个算力项目 总投资超138.46亿元 [7] - 太原智算中心一期项目总投资32亿元 建成后可安装约7625个机柜 算力规模不少于6000PFLOPS [7] - 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机架数达1万架 算力规模2000PFLOPS(相当于200万台个人电脑) [8] 区位与成本优势 - 平均气温9.9摄氏度使算力中心平均PUE为1.2 居全国前列 [3] - 间接蒸发冷却时间长达7个月 [5] - 绿电资源丰富且电价低廉 [5] - 到京津冀枢纽节点单向时延仅5毫秒 大同到京津冀仅3毫秒 [5] - 累计建成5G基站11.2万个 每万人拥有32.3个基站 [5] 政策支持措施 - 对智能算力规模超100PFLOPS的新建项目按实际投资15%给予补贴 [8] - 年发放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算力资源使用 [8] 行业应用成效 - 智能化煤矿单班人员减少40% 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提高60%以上 [13] - 累计建成289座智能化煤矿 [14] - 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农产品长势监测/产量预测/灾害预警/病虫害智能诊断 [14] - 文旅数据资源池汇聚数据超10亿条 覆盖140余个关键维度 [8] - 形成算力+政务/文旅/交通等应用场景 催生数据标注师等新职业 [15]
“煤炭之都”变身“算力之城” “瓦特×比特”开辟产业转型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6:14
城市转型战略 - 大同市从传统能源输出型城市向算力服务型城市转型 利用能源优势发展算力产业 [1][2] - 转型始于2017年 依托冷凉气候 丰沛能源和稳定电力供给优势吸引算力项目落地 [2] - 城市定位从"煤都"转变为"算力之城" 目标形成"煤—电—算—数—产"价值链发展格局 [1][5]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 已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 投运服务器73.6万台 [3] - 算力规模近2.5万P IT容量超810MW 整体上架率达90% 平均PUE控制在1.2以下 [3] -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总投资150亿元 已完成投资104亿元 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 投运服务器32万台 [3] 产业生态建设 - 采用链式思维打造算力生态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产业 建成年产30万台服务器的自动化生产线2条 [4] - 新增年产量5万台的高端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线1条 本地算力中心80%可采购本地产品 [4] - 形成完整算力产业链 包括集装箱变电站 储能 数据中心机电及服务器的大同本地化生产应用 [4] 经济效益表现 - 2024年算力产业营收达46.7亿元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5] - 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度 预计2025年底用电将超60亿度 [3] - 算力每投入1元带动3-4元GDP增长 已招募500名数据标注员工 计划新增400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5] 区位优势与辐射能力 - 距北京300多公里 拥有3路光纤 网络延时仅3ms 是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的桥头堡 [3] - 借助大秦铁路陆港联运优势 未来打开产品"出海"空间 向周边京津冀地区辐射 [4] 行业应用场景 -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 全省累计建成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 289座智能化煤矿 [7] - 支持文物数字化工作 云冈石窟形成354万张图片数据集 1574个音视频数据集 4971.39GB三维模型数据 [6] - 服务自动驾驶数据标注处理 推动人工智能 5G 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行业的深化应用 [5][7]
从能源基地迈向算力沃土——山西“算”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新华网· 2025-08-24 22:17
山西省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 智算规模达32EFLOPS [2] - 头部企业如京东、抖音、中联、秦淮数据等算力项目落户山西 推动太原数字产业集群、阳泉"数智新城"、吕梁"数谷"等多点开花场景 [4] - 算力中心基建累计投资282亿元 服务器投资累计491亿元 主要依靠市场驱动 算力使用方均为互联网头部企业 [4] 算力产业优势条件 - 平均气温9.9摄氏度 形成天然冷却环境 使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达1.2 居全国前列 [6] - 电价低且绿电资源丰富 间接蒸发冷却时长可达7个月 有效降低电力消耗 [6][7] - 累计建成5G基站11.2万个 每万人拥有32.3个基站 山西到京津冀枢纽节点单向时延仅5毫秒 大同到京津冀仅3毫秒 [7] 重大算力项目投资建设 - 2025年初备案16个算力项目 总投资超138.46亿元 包括中科瑞华智算中心、繁峙县零碳智算产业园一期等项目 [13] - IPv6互联互通低碳绿色智算中心暨太原智算中心一期项目总投资32亿元 建成后可安装7625个机柜 算力规模不少于6000PFLOPS [13] - 中国移动(山西太原)智算中心机架数达1万架 算力规模2000PFLOPS 相当于200万台个人电脑计算能力 [13] 政府政策支持措施 - 对智能算力规模达100PFLOPS以上的新建项目 按软件和硬件设备实际投资给予15%补贴 [16] - 年发放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算力券" 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使用山西省算力资源及配套服务 [16] - 根据实施方案 2025年计划建成超4个智能计算中心 算力规模超9E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达35% [16] 算力赋能行业应用 - 在煤炭领域 智能化煤矿使生产班人员减少40% 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提高60%以上 已累计建成289座智能化煤矿 [18][19] - 在农业领域 算力结合遥感气象数据为特色农产品提供长势监测、产量预测和灾害预警 支持智慧农业集成平台建设 [19] - 在文旅领域 构建覆盖140余个关键维度的文旅数据资源池 汇聚数据超10亿条 实现手机畅游服务 [14] - 在政务、交通、医疗等领域形成"算力+"应用模式 包括基层治理效率提升、无人驾驶车推广、数据标注师新职业出现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