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搜索文档
李嘉诚家族卖大湾区400套房,有香港买家专程到广州看房
搜狐财经· 2025-08-03 01:06
公司动态 - 长江实业近期集中推售大湾区四个楼盘共400套房源,总价最低40万元起 [1] - 惠州泷珀花园当前单价8000多元/㎡,较2020年均价下跌超三成 [1][5] - 广州逸翠庄园去年底推出小叠墅产品,总价150万至180万元,较此前400万至500万元大幅下降 [3] - 黄埔区御湖名邸去年底推售尾货,套均总价约1000万元,价格较高峰期打8折 [4] - 东莞海逸豪庭当前高层参考均价约15500元/㎡,较2022年23000元/㎡下降明显 [5] 销售情况 - 逸翠庄园开盘以来已售1000多套,小叠墅产品一周内售罄 [3] - 惠州泷珀花园推售300套,总价40多万元起,吸引香港买家关注 [5] - 香港客户专程跨城至广州增城、东莞探盘,寻找降价机会 [3][4] - 近期大湾区四个项目的香港客流量和来电来访量有所提升 [5] 市场趋势 - 港人北上大湾区置业已有二三十年历史,近年向惠州、东莞、广州、中山等腹地城市扩展 [7] -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便利化促使港人北上置业难度降低、范围扩大 [7] - 港人北上置业属性从投资转向退休自住,购房节奏放缓 [9] - 内地生活成本低、房价调整及交通便利推动港人置业范围扩大至大湾区以外 [9] 行业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后,区域融合加速,为港人置业创造有利条件 [7] - 港人北上消费规模化浪潮带动购房需求,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融合 [7] - 长江实业项目因品牌认可度、价格优势及贴近港人购房习惯受到青睐 [7]
李嘉诚40万起推售大湾区400套房? 有港客专程到广州东莞看房
搜狐财经· 2025-08-02 13:44
公司动态 -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地产)近期集中向香港买家推售大湾区四个楼盘共400套房源,总价最低40万元起 [1] - 惠州泷珀花园单价8000多元/㎡,较2020年均价跌了超三成,成为港客关注焦点 [1] - 广州逸翠庄园去年底推出建筑面积120至140㎡的小叠墅,总价150万至180万元,较此前400万至500万的总价大幅下降 [3] - 黄埔区御湖名邸去年推售了十几套尾货,套均总价约1000万元,价格较高峰期打了约8折 [4] - 东莞海逸豪庭当前高层参考均价约15500元/㎡,较2022年的23000元/㎡降价明显 [6] 市场趋势 - 港人北上大湾区置业现象日益普遍,从深港口岸扩展至惠州、东莞、广州、中山等腹地城市 [8] - 惠州泷珀花园高层洋房单价从2020年的1.2万至1.3万元降至当前的8000多元,降幅约三成 [6] - 东莞海逸豪庭叠加户型参考均价约21800元/㎡,较此前高位有所下降 [6] - 广州逸翠庄园当前在售尾货中,126㎡下叠总价约228万元,167㎡上叠总价420万元,282㎡类独栋总价600多万元 [3] 消费者行为 - 香港买家专程跨城至广州增城、东莞探盘,寻找降价机会 [1][3] - 港人北上置业属性从投资转向退休自住,购房节奏放缓 [10] - 当前在内地置业的港人多为四五十岁,看重内地生活成本低和交通便利 [10] 行业背景 -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日益便利,为港人北上置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8] - 港人对李嘉诚家族开发的房子较为认同,认为其价格明显低于香港且符合自身品位 [8] - 国家为港人北上就业、居住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条件,进一步推动置业需求 [8]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
经济日报· 2025-07-26 10:21
赛事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 [1] - 竞体比赛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57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5万余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1] - 群众赛事活动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 [1] 筹办理念与设施 - 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 [1] - 90%以上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和"全运村",降低办赛成本 [1] - 火炬传递路线贯穿粤港澳三地,开闭幕式融合岭南特色、港澳特色与体育文化 [1] 赛事组织与跨境协作 - 比赛项目分布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19个城市,体现"广东为主、港澳优先"原则 [2] - 竞赛场馆改造全面收官,68场测试赛已完成过半,群众赛事预赛参与人数超百万 [2] - 采用智能通关技术,如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实现无感通关,内地赴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 [2] 区域合作与战略意义 - 香港回归后首次与广东、澳门共同承办全运会,体现国家对香港的信任,深化大湾区体育合作 [3] - 赛事增强香港年轻人对国家发展和大湾区的认识,提升国民身份认同 [3] - 澳门通过赛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三地在跨境赛事、通关、竞赛组织等领域紧密协作 [3]
香港赛马会助力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以马术运动推动大湾区融合
新京报· 2025-07-04 11:20
粤港澳全运会及残特奥会支持 - 香港赛马会成为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唯一"合作伙伴"及最高赞助单位,通过机构及慈善信托基金共拨付4.5亿港元 [2] - 公司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广东赛区马术赛事及官方活动、义工服务与宣传推广 [2] - 公司与广东省黄村体育训练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享马术场地设施并深化人才交流 [5] 马术赛事历史贡献 -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提供马术赛事支援,包括场地建设、马匹运输与检疫及兽医服务 [2] - 2010年广州亚运会协助打造从化马场,建立内地首个国际认可的马匹无疫区 [2] - 2022年杭州亚运会被授予"重要贡献机构"荣誉,技术支持获广泛肯定 [2] 体育事业长期投入 - 自1982年起累计资助香港体育学院逾7.54亿港元 [4] - "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为奥运会、全运会获奖香港运动员提供现金奖励 [4] - 2025年将派出超120名专业培训义工服务赛事,重点保障马术项目 [4] 马术运动发展成果 - 通过公众骑术学校及"香港马术精英计划"培养人才,中国香港马术队在杭州亚运会历史性获盛装舞步团体铜牌等两枚奖牌 [4] - 与黄村训练中心合作夯实人才培养战略,该基地自2015年起承担"赛事见习学员课程" [5] 大湾区马产业布局 - 从化马场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常规速度赛马赛事,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和制度创新试验田 [7] - 续签《"粤港杯"赛马活动合作备忘录》,计划将其纳入从化马场常规赛程作为产业发展平台 [6][7] - 战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马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链全面发展 [7] 文体交流与社会影响 - "香港共庆回归赛马日"活动单日吸引24500名观众,其中内地游客6000人(同比增30%) [6] - 粤港杯赛事成为两地文化交流标志,体现体育推动人文融合的战略视野 [6][7]
香港特区政府:力争今年11月启动“粤车南下”计划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8:40
粤车南下计划 - 粤车南下计划争取于今年11月正式启动实施[1][3] - 首阶段计划包括香港机场管理局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的自动化停车场,提供1800个停车位,供内地居民停车后入境香港转机[3] - 入境市区车辆安排力争同步实施,初步每日配额100辆车,以稳健可控方式推进[3] 港车北上计划成效 - 港车北上计划自2023年7月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参加,平均每5辆私家车便有一辆参加[4] - 港珠澳大桥使用量显著提升,今年5月双向车流量达45万辆次,平均每日1.5万辆次,较计划实施前上升170%[4] - 港车北上车辆占大桥双向车流量约四成[4] 大湾区交通互联 - 粤车南下和港车北上为互惠双向安排,便利粤港两地市民互访[4] - 相关计划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惠及香港经济发展[4]
香港发展局:北部都会区增添经济新动能 助力香港创科与大湾区融合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8:26
北都发展规划 - 北都发展将提供3000多公顷新发展土地,突破香港产业发展土地不足瓶颈,创造约50万个新工作职位 [1] - 北都将提供逾50万个新住宅单位,成为未来公私营房屋供应的主要来源,解决香港长期房屋问题 [1] - 北都凭借毗邻深圳的优势,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内地与香港优势互补 [1] 新发展区进展 - 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四个新发展区已全速开动,涉及超过800公顷土地 [1] - 已收回逾400公顷私人土地,完成80公顷土地平整,用于基建、房屋、学校、生态保育及创科产业建设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首三座大楼接近建成,首批租户预计2023年下半年入驻 [2] 土地与房屋产出预期 - 未来五年内北都将产出至少570公顷"熟地"、约6万个住宅单位及1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 未来十年内预计产出约1700公顷土地、21万个新住宅单位及逾1000万平方米经济楼面面积 [2] 建设工作重点 - 土地规划阶段已完成各新发展区产业主题和建屋规模制定,未来1-2年将完成城市规划程序 [3] - 工程重点转向收地清拆和"三通一平",政府负责收地赔偿,市场参与基建开发 [3] - 产业落地需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参与结合,探索最优分工架构 [3] 产业升级与用地调整 - 洪水桥和元朗两幅产业用地正招标,用于建设多层现代产业大楼推动物流业升级 [2] - 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考虑放宽产业用地用途,增加规划弹性 [3]
十五运会规模创纪录,粤港澳办赛“心联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4:54
赛事规模与项目设置 -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共有3.6万名运动员参赛,超过2024年巴黎奥运会(10500名运动员)三倍 [1][4] - 赛事共设十五运会57大项、残特奥会46大项,竞体比赛项目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 [4][5] - 项目分布以"广东为主、港澳优先"为原则,香港承办39个小项(如击剑、场地自行车),澳门承办14个小项(如乒乓球、女子排球),广东承办366个小项 [1][4] 粤港澳三地协作与特色 - 赛事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通过"一赛事一次跨三境"模式(如跨境公路自行车赛、深港马拉松)推动三地体育无缝对接 [5] - 项目布局注重城市特色体育,如云浮市打造中国曲棍球之城,中山市打造国际棒垒球之城,惠州市打造滑板之城 [4] - 赛事不建设集中全运村,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19个城市承办,创承办城市最多纪录 [6] 赛事文化与元素设计 - 赛事主题口号为"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残特奥会口号为"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会徽以三朵花瓣寓意粤港澳交融互通 [7] - 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取名"喜洋洋"和"乐融融",象征大湾区海洋文化 [7] - 竞体项目奖牌"同心跃"采用"三花映牡丹"设计,代表三地同心协力,颁奖音乐以《彩云追月》为基础改编 [7][10] 赛事影响与筹备进展 - 赛事预计吸引4.5万名赛会志愿者、4000名记者参与,跳水、乒乓球等项目竞技水平达世界顶尖 [4] - 粤港澳三地计划举办68项测试赛,三分之一已完成,包括首创的跨境公路自行车赛和深港马拉松 [5] - 开幕式将融合粤港澳三地艺人参与,展现传统文化传承和湾区人情味 [10]
登顶香港App Store旅游榜首!HopeGoo周年逆袭引爆跨境出行潮
格隆汇· 2025-05-29 15:30
市场表现 - 公司旗下国际旅游预订平台HopeGoo在香港市场一周年之际成功登顶App Store香港地区旅游类应用免费下载量榜首并在全品类综合下载榜单中跻身前五 [1] - 平台自去年5月进入香港市场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1] 战略布局 - 平台精准捕捉港人北上消费及跨境出行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运营实现增长 [1] - 已完成与WeChat Pay HK、Alipay HK及八达通三大支付系统的深度对接形成覆盖交通、住宿、支付的完整服务生态 [1] 市场活动 - 近期借端午、六一"双节"消费节点推出"1港币高铁"活动瞄准港人北上热潮 [2] - 此举被视为加码大湾区市场争夺香港用户的关键动作可能点燃本土在线旅游市场新一轮竞争 [2] 行业影响 - 平台以"鲶鱼效应"搅动市场促使本土平台加速争夺客源与流量 [2] -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速香港用户对北上及跨境出行服务的实时性、性价比需求激增 [2] - 平台通过"高铁+本地交通+通讯"的全链路补贴可能重塑港人北上消费的OTA选择偏好 [2]
百万英才汇南粤,南沙何以成为湾区“人才磁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03
人才引进政策 - 广东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目标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南沙区推出《"图南之智"若干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月生活补贴(本科生1000元、硕士2000元、博士4000元)及免费住宿福利 [6][7] - 南沙对本地企业每招聘1名应届生提供每月1000元补贴,最高6000元,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大学生可享全额社保补贴 [7] 招聘活动与岗位需求 - 南沙启动"春风行动2025"系列招聘活动,计划举办超60场招聘会,提供近1000个公务员岗位及1.56万个企业岗位 [3] - 3月7日广州大学城专场招聘吸引上千名高校学子,南沙成为广东首个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校园招聘的地区 [3] - 南沙重点企业如中科宇航、广船国际等释放技术类岗位需求,其中中科宇航开放商业航天相关岗位超120个 [4] 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 南沙汽车产业集群产值近2000亿元,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4] - 招聘会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专区,技术类岗位占比近四成 [4] - 广船国际"副总信息师"、广州远正智能"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等百万年薪岗位吸引大量应聘者 [5] 港澳青年发展支持 - 南沙推出港澳青年专项政策,包括交通补贴(跨省800元、省内300元)和最长15晚免费过渡住宿 [6][12]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2024年提供超7000个境外实习岗位及21万个交流名额 [11] - 南沙青创基地已吸引多个港澳创业项目落户,政策允许内地青年参股港澳创业项目 [11][13] 城市发展与人才生态 - 南沙加快建设南沙科学城、冷泉大科学装置等科创载体,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 [4][9] - 近五年南沙高层次人才数量年均增长100%,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数占广州全市三分之一 [9] - 南沙推出"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涵盖人才引育全周期的五大行动 [7][8]
综述:机遇无限 未来可期——香港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
新华网· 2025-04-27 00:41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科创布局日益成熟、新创公司不断涌现、各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创发展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1] 创新引领 - 思谋科技已服务近300家全球大型制造业企业,正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业级解决方案,形成创新闭环 [2] - 约2200家科技企业在香港科学园从事研发,入驻科研人员约1.5万人,这里是香港最大科创生态圈 [2] - 数码港汇聚超过2200家企业,包括5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培育了大批独角兽企业 [2] - 数码港培育的初创公司AIFT为数字资产提供保障和保险,提供大型语言模型安全解决方案 [2] - 数码港入驻企业桥彼道以金融科技赋能跨境电商,为中小型跨境电商提供融资平台 [3] 协同发展 - 香港凭借优势成为前沿技术的“创新大脑”,深圳依托自身条件承担“产业助推手”角色 [4] - 思谋科技采用香港“脑”加深圳“手”的模式,解决技术落地难题,缩短研发周期 [4] - 粤港澳大湾区的供应链是创业成功的保障和企业后续发展的核心支柱 [4] - 香港科创资源丰富,在上游研究有优势,广东产业链完备,能提供中下游支持,两者结合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5] 未来可期 - 未来五至十年是香港科创发展黄金时期,香港会完善科创生态圈,吸引全球人才、资金等 [5] - 特区政府会做好平台建设,以科技引领产业、以产业汇聚人才,推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政策 [5] - 特区政府招揽人才措施成果显著,截至今年3月底,各项人才计划收到超46万份申请,超30万份获批,约20万名人才来港 [5] - 创新科技是香港经济新引擎,重点布置在北部都会区,重点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等 [6] - 数码港积极扩展网络,帮助企业“走出去”,将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6] - 香港配套齐全、资源丰富、文化包容,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人才前来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