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
搜索文档
央行副行长陆磊:继续深化香港与内地金融互联互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3:42
在推动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方面,陆磊介绍了多项便利居民和企业的措施。在个人金融服务层面,港澳居 民代理见证开户已扩大至大湾区内地九市的8家银行,累计开立银行账户47.5万个,交易金额达418亿 元,其中72%的账户绑定了移动支付。同时,内地与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互联互通、数字 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大湾区二维码跨境扫码支付等项目也在积极推动中。 在企业与机构层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港业务持续拓展,截至9月末,香港的直接和间接 参与机构已达113家。此外,在征信合作方面,截至9月末,已有78家在深圳的港资企业因此获得了21亿 元的银行融资。 陆磊指出,相关工作已在深化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他用 一组数据说明了进展:截至今年9月末,已有1176家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持债规模达3.8万亿 元;截至7月末,超过16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汇划金额达1209亿元;截至8月末,"互换 通"累计交易名义本金总额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在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方面,陆磊介绍,人民银行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贸 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 ...
央行副行长陆磊:9月末已有1176家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
新华财经· 2025-11-04 11:00
新华财经北京11月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4日在2025年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近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化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强离岸人民 币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具体来看:一是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二是积极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三是推动开 户、跨境支付、征信等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 其中,在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方面,他表 示,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市场诉求,会同各方不断优化债券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 制。今年以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地开展债券回购,在香港推出以债券通债券为抵押品的离 岸债券回购业务,推动债券通债券在香港市场成为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同时,优化互换通,扩充报 价商队伍,提高交易净限额,由每日200亿元提升到每日450亿元,便利境外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 截至9月末,已有1176家境外机构进入境内债券市场,覆盖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持债规模达3.8万亿 元;截至7月末,16.46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了跨境理财通业务,汇划金额达1209亿元;截至8月末,互 换通累计交易达1.5万多笔,名义 ...
拓展全球大市场 共创财富新价值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举办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9
行业宏观背景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1] - 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达16.46万人,跨境汇划金额1209.19亿元,显示全球资产配置需求加速释放[6] 市场发展趋势 - 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驱动因素包括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颠覆性突破[3] - 监管政策持续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销售驱动转向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4] - 跨境投资已从“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4][6] 主要参与者生态 - 财富管理链条涵盖财富管理业、资产管理业、投资银行业,各参与方探索从自身优势出发完善生态圈[2]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演化形成[4] - 以中信金控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凭借综合金融牌照优势,成为大财富管理时代的“主力军”[2] 中信金控业务规模 - 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个人和企业客户超2亿[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2]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2] 战略重点与业务方向 - 公司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3] - 未来将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机会[6] - 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打通场景生态以满足客户需求、释放供给价值[5]
拓展全球大市场 共创财富新价值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0
行业总体规模与阶段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170万亿元,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1] - 行业迈入“大财富管理时代”,融合与发展成为新主题 [1] - 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5] 主要参与机构与规模 - 以中信金控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凭借综合金融牌照优势发展大财富管理 [3] - 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的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个人和企业客户超2亿 [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 [3] -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 [3] - 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 [3] - 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 [3]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 [3] - 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 [3]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带来历史性机遇 [3] - 监管政策持续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销售驱动转向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5] - 需要资产端、资金端、产品端、服务端深度协同,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 [5] - 财富管理机构需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 [6] 业务模式与战略重点 - 财富管理链条涵盖财富管理业、资产管理业、投资银行业,各参与方不断完善财富管理生态圈 [2] - 全体系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成为服务转型重要抓手 [5]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形成 [5] - 金融机构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4] 跨境财富管理机遇 - 跨境投资已从“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 [7] - 截至7月末,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达16.46万人,跨境汇划金额1209.19亿元 [7] - 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正进入加速释放期 [7] - 机构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机会 [7]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
北京商报· 2025-10-24 17:47
会上,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持续满足大湾区居民跨境理财需求。"跨境理财 通"2.0优化措施自实施以来,市场反应良好,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 507.4亿元,金额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0月24日,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举行2025年 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金融运行有关情况。 ...
深圳金融三季报:2个“2万亿”+2个“1万亿”信贷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7:21
信贷总量与融资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6%,较年初增加7871.52亿元,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 [2]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94万亿元,同比增长5.0%,较年初增加4574.11亿元,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住户及企业存贷款均实现同比多增 [2] - 2025年9月,深圳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5%,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2] 重点领域信贷格局 - 信贷格局呈现科技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两个“2万亿”,以及绿色贷款和数字经济贷款两个“1万亿” [3] -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8.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7.1%,绿色、养老、数字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整体增速 [3] -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5.9%,个人非住房消费贷款同比增长6.0% [3]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 截至2025年9月末,2552家科技企业和111个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获得低成本融资498.6亿元 [3] - 121家企业通过“腾飞贷”获得66亿元中长期资金支持,4522家科技小微“无贷户”通过“科技初创通”获得信用贷款68亿元 [4] - 超2000家企业通过“种子贷”、“20+8产业贷”等结合担保计划获得融资48亿元,12家非金融企业发行科创债334.5亿元 [4] 跨境金融服务与便利化 - 自2024年2月实施高水平试点政策至2025年9月末,政策覆盖超1800家企业,业务规模超2100亿美元 [5] - 外综服企业累计服务24.6万家跨境电商企业,收汇业务规模624.4亿美元,银行凭电子信息服务1.4万家商户,业务规模14.4亿美元 [5] - 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试点服务55家跨国公司,惠及近2000家成员企业,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占比近九成 [5] 跨境金融平台创新与业务增长 - 2025年10月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核验试点启动,三日内6家银行93个网点开通权限,为企业办理跨境收付263.15万美元,单据审核时间从1天缩短至1小时 [6] - 2025年1-9月,深圳FT账户交易金额达3610亿元,同比增长70.7% [6]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实施后,深圳银行新增约3.1万名个人投资者,跨境收付金额507.4亿元,占大湾区近五成,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6]
广东活期存款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活期化趋势显著
第一财经· 2025-10-24 16:14
社会融资与信贷概况 - 2025年1-9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4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3374亿元 [3] - 9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 比年初增加1.5万亿元 同比多增3669亿元 [3] - 9月末广东本外币存款余额38.3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724亿元 [3] 存款结构与融资成本 - 9月末广东省住户及企业部门活期存款余额8.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增速比各项存款高7.6个百分点 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 [3] - 2025年9月广东银行业机构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94% 同比下降57个基点 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8% 同比下降47个基点 [4] - 2025年9月广东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1%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4] 跨境金融与投融资便利化 - “跨境理财通”试点支持大湾区17万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 境内34家银行、14家证券公司展业 办理资金汇划1262亿元 [4] - 取消境内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等9条政策措施 通过缩减业务流程提升经营主体效率 港澳居民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推广至全省 [4] - 截至2025年9月末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辖内共办理3870笔境外居民内地购房业务 发生跨境收入折合人民币34.19亿元 [5] 跨境投融资试点创新 -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近期获批在辖内开展两项跨境投融资便利化试点 包括广东成为全国首批绿色外债试点地区 [5]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扩围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5]
广东活期存款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活期化趋势显著
第一财经· 2025-10-24 15:36
前期利率调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存款活期化趋势延续。 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广东省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数据显 示:今年1-9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37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稳步扩大。 9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9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6月末回升0.9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回 升;比年初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3669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38.3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去年 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多增3724亿元。 前期利率调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存款活期化趋势延续。9月末,广东省住户及企业部门活期存款余额 8.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各项存款增速高7.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 在价格方面,金融部门让利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持续下行。近年来,中国 人民银行连续降准降息,持续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为银行向企 业让利提供更多空间。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以及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 有序推进,融资成本低位进一步下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以来 深圳地区银行业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36
人民财讯10月24日电,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10月24日举行的2025年三季度 新闻发布会透露,深圳持续推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增量扩面。"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实施以 来,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1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507.4亿元,金额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业 务规模较1.0时期增长超8倍。 ...
中国资产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财富管理怎么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01:20
宏观环境与行业变革 - 全球货币秩序进入加速重构期,中国资产正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1] - 宏观环境的变化与重构正驱动财富管理行业从“卖产品”转向“做服务”[2] - 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财富管理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增值中的核心作用愈发凸显[1] 买方投顾模式发展 - 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顾模式蓬勃发展,中金财富买方投顾保有规模于今年7月站上千亿台阶,并于近期再次突破1200亿[2] - 经过6年深耕践行,买方投顾模式已奠定坚实基础[2]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浪潮下,全球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 - 信息不对称与缺乏适当的投资工具是投资者进行全球化配置时的主要问题[2] - 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等政策接连出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产品选择、更广参与渠道和更便捷的投资工具[3] 科技与金融创新 - DeepSeek等技术突破与制造业升级韧性共同构筑了中国市场的独特吸引力,推动全球资金流向再平衡[1] - 随着AI时代到来,科技将打破限制,通过新形式提供更普惠的金融服务[3] - 普惠金融事业已从“有没有”阶段进入“好不好”阶段,需要低门槛、高流动性的投资理财产品以实现“好金融,好社会”愿景[3] 投资者挑战与服务需求 - 在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面临的考验与挑战更为复杂多元[2] - 行业稀缺能一站式实现可触及、易理解、便投资的体系化服务框架与模式[3] - 为应对低利率时代的焦虑,需要从情感接纳、预先规划、专业同行三个角度做准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