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Nature Medicine:浙江大学黄河团队利用双重靶向CAR-T细胞,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世界· 2025-09-25 16:00
文章核心观点 - 靶向CD19和BCMA的CAR-T细胞联合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SLE)的1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前景的临床疗效 [2][3][8] 临床试验设计与背景 - 研究基于rSLE患者外周血中CD19⁺ B细胞和骨髓中CD19⁻ BCMA⁺长寿命浆细胞是自身抗体主要来源的发现,促使开发CD19和BCMA双重靶向治疗 [6] - 该1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对15名rSLE患者在淋巴细胞耗竭治疗后联合输注自体抗CD19和抗BCMA CAR-T细胞 [6] - 临床试验主要终点为28天内剂量限制性毒性和12周内不良事件,关键次要终点包括12周内达到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和DORIS缓解等 [6] 安全性数据 - 中位随访712天期间,患者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无神经毒性或治疗相关死亡 [7] - 86.7%的患者出现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7] - 最常见的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00%)、血小板减少(40%)和贫血(13.3%),所有不良事件在支持治疗下均得到逆转 [7] 临床疗效数据 - 到第12周时,15名患者中有12名(80%)同时达到了狼疮低疾病活动状态和DORIS疾病缓解标准 [9] - 多组学分析证实了自身反应性CD19⁺ BCMA⁺克隆的消除、初始IgM/IgD B细胞的重建以及干扰素刺激等特征的持久下调 [9] - 对3名患者进行的为期1年纵向监测显示致病克隆持续被根除,提示可能实现治愈 [9]
港股异动 | 中国抗体-B(03681)涨超15% 公司临床试验及管线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上半年收入约980.2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4:47
股价表现 - 中国抗体-B(03681)股价上涨18.42%至2.7港元 成交额达6108.39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约980.2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6.95% [1] - 研究及开发成本为3274万元人民币 [1] - 期内亏损减少4080万元人民币 主要因舒西利单抗BLA及商业化筹备支出减少 [1] 研发进展 - 舒西利单抗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前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结果 [1] - 显著降低抗双链DNA抗体水平 并在改善狼疮性肾炎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损伤方面超越现有药物 [1] - 临床试验项目及管线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包括舒西利单抗和SM17两款核心产品 [1]
全球首例!院士候选人使用通用型ST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物世界· 2025-08-28 12:24
研究突破与临床进展 - 海军军医大学徐沪济教授团队联合邦耀生物等机构于2024年7月16日在Cell发表研究 使用CRISPR基因编辑的现货通用型CAR-T疗法成功治疗三名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2] - 2025年8月27日Nature Medicine正式发布1期临床试验结果 针对5名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同种异体CD19靶向STAR-T细胞疗法(YTS109)[3] - 疗法通过CRISPR-Cas9敲除TRAC、PD1、HLA-A、HLA-B、CIITA基因 并将合成TCR和抗原受体(STAR)整合至TRAC位点 实现生理性信号转导[8] 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数据 - 患者按每千克体重3×10⁶ STAR⁺ T细胞剂量治疗 所有5名患者第3个月均达到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答指数4(SRI-4)响应并持续至第6个月[8][10] - 4名患者疾病活动评分从平均值31.30降至5.35 1名患者第6个月出现轻度难治性复发[10] - 仅出现轻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肾活检显示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10] 技术优势与行业意义 - 通用型STAR-T细胞疗法克服自体CAR-T个性化生产、高成本及病毒载体随机插入基因组风险的限制[6] - 研究团队与华夏英泰合作开展通用型T细胞疗法人体试验 徐沪济教授入选2024年Nature年度十大人物榜单[2] - 该疗法为重症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提供免疫重置和临床缓解新路径 包括肾脏结构恢复[3][10]
阿斯利康系统性红斑狼疮新药在国内申报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15:56
药品审批进展 - 阿斯利康阿伏利尤单抗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 药物机制特性 - 阿伏利尤单抗为first-in-class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靶向I型干扰素受体1(IFNAR1) [1] - 通过阻断IFNAR1抑制I型干扰素活性 IFNAR1与IFNAR2形成的异二聚体受体参与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通路 [1] 临床关联性 - I型干扰素受体信号增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该受体在疾病病理生理学中起核心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