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电大三排SUV替代增程SUV
icon
搜索文档
李斌彻底豁出去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09:17
新ES8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 - 新ES8预售价41.68万-45.68万元,BaaS方案下价格降至30.88万-34.88万元,较上一代官降8万元,租电后价格直降近15万元[2] - 定位为40万元级全尺寸纯电SUV,对标宝马X7,通过价格调整回归高端主力价格带,修正第二代产品定价偏差[3][9] - 预售价可能进一步下探至40万元以下,形成对增程高端车型的竞争压力[2] 成本优化与研发策略 - 通过材料优化(如减少铝用量)、平台化研发(900V电区多车型复用)和自研芯片降低成本[6] - 研发投入累计超600亿元,聚焦底层技术、平台核心零部件(芯片/电驱/电池包)和车型应用层软件,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6][21] - 轻量化技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在保障性能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6] 产品组合与竞争优势 - 乐道L90(17万元起)与新ES8形成17-45万元价格带全覆盖,功能与情感价值并重[8] - 换电网络投入近200亿元,可充可换可升级技术底座与7年三代智能电动经验构成体系壁垒[8] - 纯电大三排SUV用户体验优于增程/插混/燃油车,尤其在低成本补能(新疆/西藏电价0.25元/度)和长途出行(318国道超1000座换电站)场景[25] 订单与产能情况 - 新ES8开启预售24小时内订单量超乐道L90同期表现,市场反响热烈[13] - 新工厂同步投产新ES8,预留一个多月时间准备交付,产能充足且不会影响交付节奏[14] 品牌战略与长期规划 - 平均售价仍高于BBA同级车型,新ES8定价回归理性有利于销量与品牌价值提升[10][16] - 2025年为研发与基建投入"集中兑现年",Q4盈利目标持续推进[22] - 未来产品规划包括ES9、L80等多款新车型,延续"量价组合拳"策略[20] 技术通用性与情绪价值 - 900V架构、自研芯片"神玑"、OS"天枢"等平台化技术可在多车型共享,但高端功能(如冗余供电系统)因成本高不下放[15] - 情绪价值通过21个维度(11项情感+10项功能)量化落地,例如NOMI"AI小帽子"低成本实现高情感共鸣[29][30] - 高端品牌核心是精准满足用户情感与功能需求,而非单纯高成本[29] 行业竞争与市场拐点 - 纯电大三排SUV加速替代增程车型,增程车企也在积极布局纯电和充电设施[24][25] - 行业共识认为纯电将取代增程,领先设计通常有18-24个月技术独占期,但体系化能力才是长期壁垒[19][26] 资本市场与运营效率 - 新ES8发布后美股单日涨幅超10%,次日再涨近15%,反映市场对产品策略的认可[2] - 通过CBU机制评估研发项目ROI,要求立项时明确回报周期(半年至三年),最终以降本增效和利润提升为标准[24]
三代ES8 媒体发布会
数说新能源· 2025-08-22 15:42
产品策略与成本优化 - 全新ES8价格从60万降至40万 主要通过减少铝用量但不降低结构安全性等级实现成本优化[1] - 采用900V高压平台作为公司系统级方案 可在ET7 ES8 ET9等多车型平台化应用以降低分摊成本[1] - 过去研发费用全部当期费用化 造成历史亏损较高 但当前研发投入正逐步反映到战略成果中[2] 产品定位与历史教训 - 第二代产品策略存在失误 ES8与ES6定价差距过大 导致40万高端市场主力价格段缺乏核心产品[3] - 通过乐道L90与全新ES8形成产品组合 实现17-45万元价格带全覆盖[7] 订单与产能状况 - 全新ES8订单数量多于乐道L90发布时同期预订量[4] - 全国400家门店已上架展车 标志着大规模量产启动[5] - 全新工厂生产ES8 新产品与新工厂同步上线 公司对产能准备充满信心[5] 纯电市场竞争格局 - 增程车厂商积极布局纯电SUV 并在基础设施加大投入 包括在珠峰大本营附近建设充电桩[5][6] - 纯电体验差距快速缩小 部分地区电价低至0.25元/度 每公里成本远低于燃油车[6] - 纯电大三排SUV用户体验已全面超越增程 插混和燃油车 行业拐点已经到来[6] 技术体系与基础设施 - 投入近200亿元建设换电网络 形成可充可换可升级的技术底座[7] - 7年三代智能电动技术迭代积累构成竞争壁垒[7] - 318国道布局1000多座换电站 大幅提升远途出行便利性[6] 未来产品规划 - 2024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将推出ES9 L80等多款新车型[7] - 延续"功能升级+价格区间组合拳"策略 乐道与蔚来品牌将联动推出新车[7] - 2025年成为公司多年研发与基建投入的集中兑现年 体系能力面临全面检验[8] 价格策略与竞争应对 - 采用电池租用与整车购买双价格锚点设定高标准[7] - 强调体系竞争而非单点降价 对价格战持积极应对态度[7] - 欢迎同行竞争 认为市场反馈将决定纯电在大三排SUV领域的替代速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