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业务发展
搜索文档
博士眼镜20251030
2025-10-30 23:21
博士眼镜2025年前三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及行业概述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博士眼镜,属于眼镜零售行业 [1]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10.84亿元,同比增长25% [2]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7900万元,同比增长7% [3] * 单第三季度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25% [3] * 单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935万元,同比增长7% [3] * 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54%,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2] * 净利润率稳定在8%左右 [10] 业务分部表现 **线下业务** * 线下业务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营收83% [4] * 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营收约7亿元,同比增长18%,占总营收65% [4] * 沉浸系列产品营收约2亿元,同比增长27%,占总营收18% [4] * 隐形眼镜营收1.1亿元,同比下降5%,占总营收11% [4] * 中高端产品客单价提升至1700元,同比增长9% [5] * 线下直营门店镜片销售额增速约12%,销量增长约8% [5] **线上业务** * 线上业务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44%,占总营收17% [8] * 单第三季度线上零售增速达68% [16] * 线上客单价从去年同期300元提升至400多元 [16] * 线上零售毛利率前三季度提升5个百分点 [9] 门店网络拓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共有585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511家,加盟门店74家 [7] * 前三季度直营门店净增1家(新开23家,闭店22家) [7] * 前三季度加盟门店净增27家(新开32家,闭店5家) [7] * 全年直营店新开目标从50家调整为40家左右 [11] * 全年加盟店新开目标维持50家不变,预计净增40家 [11] 战略布局与新兴业务 **智能眼镜领域** * 公司与星际魅族、雷鸟创新、Xreal、借环、李未可、小米米家、雷神、微光、光粒等品牌合作 [6] * 计划在年底开设一家智能眼镜体验店 [6] * 前三季度智能眼镜销售收入约1500万元 [15] * 智能眼镜毛利率远低于传统光学眼镜,目前对整体收入和利润贡献有限 [15] **未来发展规划** * 线上业务将加大引入知名品牌,与线下形成区隔,并深化供应链整合 [17] * 加盟业务目前主要开放"十人宫"品牌,面向下沉市场;博士主品牌加盟条件尚不成熟 [17] * 未来可能探索验光配镜单独收费等新模式,以优化体验并增加收入 [20] 运营指标与市场观察 * 进店转化率约为30%,保持相对稳定 [19] * 消费者在到店前常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明确品牌偏好 [19] * 中高端产品表现强劲,反映消费者对视觉健康的投入意愿增强 [14] * 针对AI智能眼镜可能改变购买习惯,公司认为线下渠道在试戴体验和非标特性上仍有优势 [18] 盈利能力展望与策略 * 毛利率可能因线上业务结构调整而小幅下滑,但ROE有望保持稳定 [12] * 提升净利润的最优策略是发展高毛利率业务并控制低毛利率业务增长 [13] * 批发和线上业务毛利率较低,但对ROE有正向贡献,公司仍将大力推进 [13]
突然宣布:将关闭内地所有门店!很多深圳人买过,网友:又一滴时代的眼泪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2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3] - 毛利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39.8%,核心盈利同比下滑51.1%至1.07亿港元 [4] - 每股基本核心盈利同比下降3.6港仙至3.5港仙,末期股息减少3.3港仙至1.7港仙 [4] 分市场表现 港澳市场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4] - 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的19.4%收窄至下半财年的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4] - 业绩受居民北上消费、美元走强导致访港澳旅客消费审慎影响 [4] 东南亚市场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分别开设67间及5间店铺 [5] 中国内地市场 - 内地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线上渠道占比80.3% [6] - 线上销售额微增0.6%至4.18亿港元,线下渠道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在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所有18家线下门店,专注发展线上业务 [1][9] - 闭店原因为线上业务占比超80%,线下店铺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9] - 公司将加强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及数码渠道的宣传力度,提升独家品牌曝光率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崛起及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削弱公司竞争优势 [9] - 公司内地门店数量从2021财年的77家锐减至2025财年的18家 [9]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莎莎国际将关闭中国内地所有线下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0:29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2]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加强社交媒体和数码渠道宣传力度 [9] - 中国内地市场呈现"线上强、线下弱"格局,线上渠道占比达80.3% [6]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2][5]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5]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 [6] 市场表现 - 港澳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19.4%收窄至下半财年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5] - 中国内地线下渠道营业额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 东南亚市场已开设67间马来西亚店铺和5间新加坡店铺 [5] 历史发展 - 公司成立于1978年,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覆盖港澳、内地及东南亚 [4] - 中国内地市场始于2005年,2021财年门店数量曾达77家 [8] - 2022财年起内地门店从77家锐减至37家,2025年将完全关闭 [8]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9月因"sasatinnie 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罚99万元 [10][11] - 涉事批次产品货值金额176545.6元,违法所得102889.26元 [11] 行业竞争 - 国货美妆崛起和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 [8] - 公司曾凭借"免税店同款"和"低价大牌"标签吸引消费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