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上行的美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上行的美”,是真繁荣还是怀旧幻象?
虎嗅APP· 2025-08-18 17:47
以下文章来源于BIE别的 ,作者BIE别的 BIE别的 . 用个体的经验,组成一个分辨率更高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BIE别的 (ID:biede_) ,作者:小赵、张苹,题图来自:AI生成 这几年,女装市场呈现出一种分裂的景象:一边是蕾丝、荷叶边等强调柔美气质的元素盛行,另一边 则是标榜理性、极简的"高智感"风格。这种风格看似脱离性别标签,实则另设门槛——穿着者需身形 削瘦、神情疏离,最好还有一张"超模脸"。 但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并不止于视觉审美的要求。近年来,内衣与内裤广告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无 痕"概念的推广:"动态追踪无痕""no-W""特调粉底液真隐形"等说法层出不穷。看似技术性的消费语 言背后,其实重复着一个熟悉的逻辑: 女性的身体不该留下任何"痕迹"。 而在这样的语境之下, 为"修正"这些被视为"问题"的身体特征,市场迅速推出相关商品 :遮挡三角 区的安全裤、内嵌护垫的瑜伽健身专用内裤……语言先行,商品随之而至,最终共同完成了对身体的 塑形与否定。 更露骨的规训,则体现在语言本身。从"骆驼趾"到"鲍鱼线",这些充满羞辱意味的词汇,将女性身体 自然存在的轮廓妖魔化,定义为"不雅"与"尴尬" ...
从中式梦核到经济上行的美,这届网友为何钟爱追忆千禧年?
36氪· 2025-08-10 18:09
怀旧内容的市场表现 - 全网怀旧相关话题累计浏览量超过百亿次 包括古早 2000s 千禧年 中式梦核 经济上行的美等标签 [10] - 中式梦核话题近半年新增浏览量达8 1亿 单博主"梦核时光机"已有3篇笔记点赞量超10万 [28] - 穿搭类话题"用穿搭演绎经济上行的美"在抖音播放量达1 5亿 被列入平台夏日穿搭活动集合 [38] 爆款内容创作特征 - 博主"小麻er"《回到2006年》系列单条视频获12 1万点赞 较此前1万以内数据显著提升 [17] - 变装博主"李蠕蠕"复刻1980-2001年多国女性造型 抖音视频获69万点赞 [21] - AI技术生成虚拟怀旧场景内容表现突出 如"史蒂芬霍金"单篇笔记获24 5万点赞 [30] 用户参与行为分析 - 24-30岁用户为怀旧内容主力群体 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 [41] - 小红书"醒醒现在是2006年/2008年"话题两周内累计在看过808万人 [39] - 怀旧内容互动形式轻量化 老照片、旧物件等低门槛内容可获上万点赞 [36] 商业化应用案例 - "梦核时光机"通过童年零食带货清单实现商业转化 并与肯德基等品牌达成内容合作 [36] - 怀旧内容与品牌营销深度结合 如视频中自然植入经典产品回归宣传 [36] - 平台主动推动怀旧话题 将其纳入热点榜单和专题活动提升流量 [38][39]
从中式梦核到经济上行的美,这届网友为何钟爱追忆千禧年?
36氪· 2025-07-29 07:57
怀旧风潮现象 - 互联网怀旧风潮具体化到不同年份,如2006年香芋味奶茶、LOVE兔玩偶等意象引发集体回忆[1][5] - 怀旧内容全网累计浏览量超百亿次,相关话题包括古早、2000s、千禧年等[7] - 博主"小麻er"《回到2006年》系列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达12.1万,较此前1万以内点赞量显著提升[12] 内容创作形式 - "经济上行的美"成为热门审美趋势,博主通过造型复刻展现2000年代时尚风格,如"李蠕蠕"复刻视频获69万点赞[14][16] - "中式梦核"形式通过老照片、旧影像唤起共鸣,话题中式梦核近半年新增浏览量8.1亿[20][22] - AI技术被应用于怀旧创作,如"史蒂芬霍金"虚拟城市笔记获24.5万点赞[23] 平台与商业化 - 穿搭话题用穿搭演绎经济上行的美在抖音播放量达1.5亿,被列入平台活动集合[29] - "醒醒现在是2006年/2008年"话题在小红书累计观看人数超808万[29] - 博主通过怀旧内容实现商业转化,如"梦核时光机"带货童年零食并获品牌互动[27] 用户群体特征 - 怀旧内容主要参与者为24-30岁群体,千禧年代表其童年与成人世界启蒙期[31] - 内容形式从复杂变装转向轻量化日常呈现,降低创作门槛[27]
Lady Gaga一张嘴,就有种“经济上行的美”
虎嗅· 2025-06-12 10:03
流行文化复兴 - Lady Gaga在2025年科切拉音乐节以标志性哥特美学回归 包括270米红色丝绒礼服和机械装置舞台 重现2008-2012年黄金时代表演风格 [16][19][34] - 新专辑《Mayhem》融合早期代表作元素 如《Abracadabra》MV延续《Alejandro》的宗教与性解放主题 《Disease》继承《Telephone》邪典电影叙事 [33][37][38] - 亚洲巡演引发怀旧热潮 新加坡演唱会吸引中国高收入群体 抖音出现大量翻拍其经典舞台片段的现象 [7][47] 经济与音乐关联性 - "经济衰退流行音乐"(Recession pop)概念兴起 2008年后电子舞曲因简单重复节奏成为经济下行期情绪宣泄出口 代表艺人包括Katy Perry/黑眼豆豆 [53][56] - 学术研究证实1958-2019年Billboard百强单曲中 失业率升高时欢快节奏歌曲占比提升40% 新冠期间该规律再次验证 [58][60] - 怀旧周期理论显示流行文化复兴存在15-20年规律 当前对2010年代音乐的追捧符合该周期特征 [62] 文化符号价值 - Lady Gaga作品被重新解读为Z世代精神启蒙 其歌曲中女性主义/反叛精神等内容塑造90后价值观 网易云相关歌曲评论超50万条 [12][21][50] - 视觉艺术开创性受认可 《Bad Romance》《Paparazzi》等MV被重新评价为巴洛克风格艺术品 影响当代哥特美学发展 [24][29][34] - 音乐产业观察显示 "经济上行美学"关联千禧年时尚/影视等多元领域 如City Pop复兴和小妞电影消亡反映社会心态变化 [64][66][69] 市场现象 - 演唱会经济分层明显 数据显示Lady Gaga观众月收入5万以上 孙燕姿受众2万左右 形成新型文化消费分级 [7] - 短视频平台推动经典作品二次传播 《Bloody Mary》等冷门曲目通过算法推荐获10后群体关注 播放量增长300% [21][62] - 实体音乐产业受益 新专辑发行带动《The Fame》等旧作销量回升 黑胶版本周销量同比上升120%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