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会战略

搜索文档
揭榜: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
虎嗅APP· 2025-06-14 17: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国民经略 ,作者凯风 国民经略 . 在这里,读懂中国经济、城市和楼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头图来自:AI生成 城市竞争,不进则退。 我国共有330多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最高的上海GDP突破5万亿,最低的果洛州、三沙不到100亿。 当前,借助经济普查整体调增,我国百强地市门槛提高到3600亿元,相比10年前翻了一番。 百强市之争,谁晋级,谁掉队了? 一、2024年内地GDP百强市榜单 2024年内地GDP百强市榜单出榜:整体来看,10强城市、万亿城市、50强城市、百强城市守门员,分别是南京、唐山、襄阳、新乡。 其一,万亿城市再扩容,但含金量越来越低,2万亿正在成为竞争新起点。 2024年,唐山以微弱优势迈过万亿大关,成为河北第一个万亿城市,也是我国第27个万亿城市。 万亿城市仍旧集中于东部,长三角占了9席,广东4席,山东、京津冀各3席,浙江、福建都是2席。 反观中西部地区,只有强省会或直辖市在列,普通地级市任重道远。 东北地区暂时空缺,大连、沈阳双双站上9000亿元,2025年或将打破"零"的尴尬。 其二,50强城市门槛提高到6000亿 ...
必须要有自己的一线城市,山东离不开强省会战略,把人口留在省内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38
近年来,山东省常住人口的减少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202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全国最高的42.8万。这一现象并非仅仅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实际上,山东的 生育率位居全国第三,再加上1亿以上的人口基数,使得这个问题愈发凸显。显而易见,人口的流失主要集中在充满活力的中坚力量之中。若这一趋势持续 下去,山东省的活力势必会进一步减弱。为了有效遏制这种局面,推动强省会战略的落实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大省,山东始终未能孕育出一个真正的领军城市。在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山东的城市踪影全无,青岛排在第13位,济南则仅仅位 列第18。长期以来,济南一直属于二线城市的行列,其经济首位度也严重不足,仅占全省GDP的13.7%,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后茅。与成都、西安、武汉等城 市相比,那些城市的省会则占据了40%左右的经济份额,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胶东地区的发展状况尚算正常,但也逐渐趋向自成体系,未能给予济南这一省会城市足够的重视。此外,西部的城市也难以逃脱被虹吸的命运,例如 菏泽向南流失到江苏、上海,德州和聊城北上京津。而济南似乎连守住自己的那片土地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每到春节时,不少外地车牌的涌现便是对这一现 象的 ...
中部省份打造“新增长极”密码:省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单核到多极的动态平衡术丨观城势·轻研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1:10
【编者按】 观一城之势,见一城未来。 城市,是中国经济最生动的叙事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鲜活载体。在城市,政策与市场碰撞,产业与创新 交融,企业与时代共振。 《观城势》将以专业视角解构城市经济密码,以数据描摹产业变迁轨迹,以智库思维重塑区域发展逻 辑,致力于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度观察者和价值发现者。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文汐、实习生许涵毅中部省份如何解答区域协调发展的命题?当前,以广 东、浙江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省份已逐步走向"双城记"、多中心的发展模式。而对于中部省份而言,优 先发展省会城市、以"强省会"带动全省发展的模式,一度成为区域经济的常规逻辑。 但当城市发展格局已逐步由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向城市群、都市圈"抱团发展"转变,区域经济的发展模 式也正由单核引领向多核支撑演变。在资源有限条件下,中部省份如何既保持省会引擎动力,又培育新 增长极? 数据显示,2024年,中部地区武汉、长沙、合肥、郑州、南昌、太原6个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分别为 35.2%、28.7%、26.7%、22.9%、22.8%、21.3%;人口首位度依次为23.7%、16.2%、16.3%、13.4%、 14.8%、16.0%。其中, ...
福州农信系统助力“有福之州”造福百姓
证券日报· 2025-06-03 10:00
■本报记者曹沛原郑长灵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福州农信系统资产总额达2668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461亿元,增幅20.89%;各项 存款余额2245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405亿元,增幅22%;各项贷款余额1392亿元,较2023年初增加189 亿元,增幅15.7%。 "作为乡村振兴主办行、地方主流银行,福州农信系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服务'强省 会'战略实施作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 量。"近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福州办事处(以下简称"福州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 时报》记者表示。 纵深推进特色化经营 今年1月份,福建农信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纵深推进特色化经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实体 经济发展,投身区域重大战略,深化融合创新发展。 "近年来,福州农信系统积极探索'立足本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服务路径,为全方位推进福州市战略实施 提供强力支持。"福州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福州农商银行大楼内的福州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大厅,记者看到数字大屏实时显示的全市挂牌、 成交宗数、流转等信息。 据悉,该中心的成立是福州市深化推进农村产权 ...
“东强”战略策源城市跃升,中建雲啟鳳華打造白泉生态低密住区
齐鲁晚报· 2025-05-22 08:22
作为山东"强省会"建设的关键引擎,济南"东强"战略自2020年发布以来,已成为推动济南迈向国家中心 城市的重要"推手",其战略目标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代表性区域、国内大 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中建城发从城市发展着眼,远见区域发展势能,于"东强"重点板块,打造了济南主城区白泉生态低密住 区,以匠心革新人居体验。 国家战略和"强省会"战略双轮驱动 济南"东强"迎机遇 济南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 战略,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 2022年5月,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实施'强省会'战略"。省会 兴则全省兴,济南强则山东强,"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山东省党代会报告。山东明确实施"强省会"战 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 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率先突破,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在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 强省会发展的"蓝图"中,"东强"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 ...
2024年十大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贵阳位居第一
第一财经· 2025-05-15 17:53
第一财经记者对各大城市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统计梳理后发现,共有12个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8 万人,其中前十城市分别是贵阳、深圳、广州、合肥、长沙、南昌、杭州、温州、西安和东莞,前7个 城市去年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中心城市依然保持着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在2024年全国人口减少139万人的情况下,哪些城市人口增长 比较多? 去年10大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 第一财经记者对各大城市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统计梳理后发现,共有12个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增量超过8 万人,其中前十城市分别是贵阳、深圳、广州、合肥、长沙、南昌、杭州、温州、西安和东莞,前7个 城市去年人口增量超过10万人。 | 城市 | 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曾量.万人 | | | --- | --- | --- | | 贵阳 | 660. 25 | 19. 96 | | 深圳 | 1798. 95 | 19. 94 | | 广州 | 1897. 8 | 15. 1 | | 合肥 | 1000. 2 | 14. 9 | | 长沙 | 1061. 65 | 10. 34 | | 南昌 | 667. 04 | 10. 22 | | 杭州 | 1262. ...
二线城市,起势这么猛
投资界· 2025-05-03 15:38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叫卢俊 ,作者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厚积薄发。 作者 | 真叫卢俊团队 来源 | 真叫卢俊 不夸张地说,此时此刻的它们,也许未来某一天就是彼时彼刻的北上广们 (ID:zhenjiaolujun0426)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年初到现在,国内一个最大的变局 就是一二线城市之间的疯狂博弈 从 杭 州 的 超 新 星 式 爆 发 , 到 提 问 后 迅 速 做 出 反 应 的 南 京 , 再 到 拼 命 抢 人 抢 产 业 的 深 圳...... 可见随着这波二线城市的强势崛起,一线的宝座似乎也不那么稳当了 之前我们写过杭州已经接近一线水平,但除了杭州,其实有更多强二线城市逐渐露头 评论区更是引发了一波讨论 而当我们用脚走过这些二线城市,更能深刻感受到它们中有些真的不甘平庸,正努力站 到台前聚光灯下 01 成都:全国楼市一次绝对的异军突起 这两年我们走过最多的城市就是成都 某种程度上,成都确实已经是国内楼市第一城了 数据就是最好证明 3年前商品房成交量取代武汉,从此成为全国第一 去年一二手成交双双拿下全国销冠,超过了上海和北京 而今年一季度月均成交2 . ...
以大担当实现大作为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13
经济首位度,通常指在一个省份的经济总量中,省会(首府)城市所占的比重。近些年,常有人用这一 指标对各省份进行排序,在网络上频频引发热议。 实际上,每个省份的基础条件、城市结构、产业布局都不同,不应用单一指标来进行评价,因地制宜才 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个比方,"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常用语,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 形。在动力配置方面,有些线路适合采用动力分散型火车,有些则适合动力集中型火车。关键在于如何 激发出强劲动能,让经济列车在相匹配的轨道上跑得又好又快又稳。 近年来,不少省份明确支持省会(首府)城市高质量发展。宁夏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提出以"首府 强"引领带动"全区强"、示范服务"流域强",银川市充分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集中力量打造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集聚高地,辐射力、引领力、竞争力、影响 力不断彰显。 持续推动省会(首府)城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要踩油门也要把方向。 一方面,不能只盯着规模"垒大户",应多靠改革做文章。无论是"强省会"还是"强首府",都不是简单地 做加法,而是做好能级提升的乘法。大而不强,就如同只长个头不壮筋骨。与其 ...
一年减少近100万人!中部六省,东北化了
城市财经· 2025-04-08 11:43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城市财经"↓ 作者:余飞 01 中部六省,一年减少近百万人 典型如山河四省,还有整个中部地区。 山河四省中,目前河北尚未公布数据,留待下一篇分析,这一篇聚焦中部六省。 去年本号写过一篇《首次!中部六省,人口集体负增长》的文章,描述了2023年中部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个大省,人口全部负增长。 2023年六省人口合计减少133.333万人。 2024年中部局面稍微好了一些,安徽的常住人口由负转正,增加了两万人。 河南、湖南、湖北的人口减少规模比2023年有所收窄。 回过头看,东北的确只是先行者而已。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是全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 人口合计减少了1099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吉林减少了338万,辽宁减少了115万。 2021年东北三省人口又合计减少了超100万人,2022年东北人口合计又减少了86.4万人。 然而,随着2021年全国人口增量创历史新低,2022年全国人口正式转向,2023年全国人口减少速度加快,很多曾经嘲笑东北的地区,也在东北化了。 河南2023年减少57万人,2024年减少30万人 ...
人口争夺战!合肥、长沙、南昌,虹吸全省!
城市财经· 2025-03-25 11:36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 作者:余 飞 01 12个重点城市公布常住人口 强省会战略之下,中部两大省会长沙与南昌,正在虹吸全省人口。 截止到目前,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万亿GDP地级市)有12个城市公布了常住人口数据。 其中天津常住人口在去年好不容易增加了1万的情况下,再度零增长。 北京常住人口则延续了2021年与2022年跌势,减少了2.6万人。 其余10个城市均增长。深圳以19.94万增量,目前位居第一。合肥第二,长沙、南昌、杭州位居前五,且增量均在10万以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透过数据还可以看到: 第一,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之后的四年里,深圳在疫情结束之后,强悍的人口竞争力再次回归。 2022年由于情况特殊,当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人口全部减少,就连广东省也历史性地减少。 具体缘由是动辄封城之下,流动人口无法正常工作,只能回到内地家乡求生存。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杭州与宁波好理解,都是民营经济主打,都是产业强城,尤其是杭州,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为引领再加上浓郁的直播产业氛围,对年轻人形成了强烈吸引 力。 合肥、长沙、南昌为何能够跻身前三?更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