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首府战略

搜索文档
提升首位度,“弱首府”南宁如何扛重任?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25
南宁经济发展战略 - 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肩负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需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2024年南宁GDP为5995 36亿元,经济首位度20 9%,在27座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第23位 [3] - 广西2024年经济增速4 2%,低于全国5%的平均水平,2024年经济目标定为5%,南宁需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 [2][3] 产业发展方向 - 南宁将紧抓平陆运河建设契机,加快东部新城建设和临港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向海交通体系和向海产业体系 [2] - 新能源电池、铝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是重点发展领域,依托链主企业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2] - 根据《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南宁将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充电设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城 [3] 龙头企业表现 - 广西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子公司)和南宁太阳纸业有限公司2024年合计完成产值207 9亿元,成为拉动南宁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 [3] - 比亚迪在南宁设立了三家电池制造企业,其中广西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是链主型龙头企业之一 [3] 柳州经济现状 - 2024年柳州GDP2950 67亿元,同比增长1 5%,二产增加值增长1 6%,增速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 [4] - 柳州被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汽车、钢铁、机械、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建设制造强市 [4] 政策支持 - 南宁发布《美丽南宁(中国绿城)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快发展新一代新兴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 - 2019年广西印发《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强首府"建设 [3]
城市24小时 | 提升首位度,“弱首府”如何扛重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00:46
广西南宁产业发展 - 广西代主席韦韬强调南宁需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平陆运河建设、向海交通及产业体系[3] - 2024年南宁GDP为5995.36亿元,经济首位度20.9%,在27座省会城市中排名第23位[4] - 新能源产业是南宁工业补短板的核心方向,目标打造涵盖整车、零部件、充电设施的新能源汽车城[4] - 广西弗迪电池(比亚迪子公司)与南宁太阳纸业2024年合计产值达207.9亿元,成为工业增长核心[4] 柳州经济转型 - 2024年柳州GDP为2950.67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及全区水平[5] - 柳州被要求加速传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汽车、钢铁、机械、人工智能及新能源产业[5] 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44.3%[11]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占汽车总出口量的34.4%[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 2025年6月全国轨交客运量26.9亿人次,深圳客流强度1.50万人次/公里日,连续3个月居首[12][15] - 长沙客流强度1.28万人次/公里日,排名第二[15] - 6月新增运营里程149.3公里,涉及宁波8号线、广州10号线等4条线路[15] 区域经济政策动向 - 北京计划至2030年市场总消费额年均增长5%,打造2-3个千亿级文商旅体消费地标[6] - 上海将制定"AI+制造"行动方案,聚焦电子信息、汽车等10个制造业方向[7] - 广东计划2025年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推出十大就业创业行动[8]
举全区之力化债!广西第二城怎么了?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12
柳州债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柳州政府债务余额1042.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1.03亿元,专项债务771.69亿元,市本级债务788.44亿元[4] - 柳州城投债务规模达2068.97亿元,居广西第一且接近南宁的2倍[5][6] - 2023年柳州债务率166.39%,高于南宁的142.03%和桂林的159.63%[6] 经济表现 - 2024年柳州GDP为2950.67亿元,七年来首次跌破3000亿大关,较2018年缩水[8][11] -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09亿元同比下降4.8%,支出462.23亿元同比增21.7%[12][13] - 2024年一季度GDP名义增长为负,同比减少16.2亿元[7] 工业困境 - 汽车产业从2017年峰值253.5万辆(占全国8.7%)下滑,2023年广西汽车产量减少80万辆[20][24] - 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5122.25亿元降至2020年4143.76亿元,缩水978.49亿元[23] - 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20.9%,高技术制造业增52.8%[27] 产业结构 - 支柱产业汽车、钢铁、机械面临产能过剩和附加值低问题[27] - 螺蛳粉产业带动网红经济但未能扭转工业颓势[21]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2亿元同比下降27.1%[30] 区域战略调整 - 广西提出"举全区之力"支持柳州化债,罕见为单一城市召开高规格会议[2][3][4] - 柳州至广州铁路等基建项目被列为重点[32] - "强首府"战略下南宁GDP占比从2019年21.2%降至2024年20.93%,未达翻番目标[45][46][47] 城市竞争格局 -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超25%[17][28] - 南宁铁路局迁址及资源倾斜削弱柳州交通优势[32][33] - 柳州与桂林同列广西省域副中心,形成与南宁的三角格局[49]
以大担当实现大作为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13
经济首位度概念 - 经济首位度指省会城市在省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近年成为网络热议指标 [1] - 各省基础条件、城市结构、产业布局差异大,单一指标评价不科学,需因地制宜发展 [1] - 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经济总量小、结构不优、生态脆弱等短板,省会需率先突破以提升竞争力 [1] 省会发展战略案例 - 宁夏实施"强首府"战略,以银川为核心打造高端要素与产业集聚高地,强化辐射引领作用 [2] - 银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四力"(辐射力/引领力/竞争力/影响力) [2] 省会发展方法论 - 需平衡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避免单纯"垒大户",通过改革实现能级乘法效应 [3] - 应聚焦优势领域强化产业支柱和科技支撑,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动力 [3] - 需防范规模扩张导致的"大城市病",推动产城融合与城乡融合提升综合实力 [3] - 省会需跳出本地局限,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优化资源配置并承担更大责任 [3] - 强调联动发展避免虹吸效应,发挥辐射带动和服务保障功能实现全局共赢 [3]
建设更具竞争力的西部实力之城——来自宁夏银川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4-29 05:54
银川市经济发展战略 - 银川市作为宁夏首府实施"强首府"战略,目标建设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四省边际门户城市,经济首位度稳定在50%以上 [1][2] - 2023年5月宁夏出台《关于加快首府银川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产业高端化和创新协作化发展 [1]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位 [13][14]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打造中国新硅都,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新兴业态 [2][4] - 银川经开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科技创新平台184个,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示范企业-领军企业"培育体系 [4] - 威力传动近3年科研投入累计超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36%,拥有专利200余项,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全国前列 [3] - 宁夏中欣晶圆拥有106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重点企业 [2]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 工业能耗强度不到宁夏平均水平1/3,再生水利用率达50%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 [8] - 宁夏中盛建材利用电厂固废生产绿色建材,智能化升级后生产效率提升20%,每年减排上万吨二氧化碳 [6] - 银川市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317笔,成交额1354万元,抵押贷款授信1.3169亿元 [7] - 宁夏赛马水泥投入上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治理,核定可交易排污权二氧化碳165.6吨、氮氧化物363吨 [7] 资源盘活与城市更新 - 兴庆区实施17个闲置资产盘活项目,撬动社会投资10.34亿元 [9] - 全市盘活存量资金14.41亿元,资产变现37.89亿元,土地出让42.89亿元 [10] - 永宁县盘活工业园区闲置低效用地1318亩、厂房5.68万平方米 [10] - 贺兰县建设西北最大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现代化循环水养殖温棚1.8万平方米 [11] 营商环境优化 - 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2年吸引14万青年人才,硕博人才引进连续3年翻番 [12] - 西夏区推行"首违不罚",2022-2024年从轻减轻处罚案件218件,开展行政指导200余次 [13] - 金凤区筹措1000余万元用于清欠中小企业账款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13] -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发布城市机会清单100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