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首府战略

搜索文档
举全区之力化债!广西第二城怎么了?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12
柳州债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柳州政府债务余额1042.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1.03亿元,专项债务771.69亿元,市本级债务788.44亿元[4] - 柳州城投债务规模达2068.97亿元,居广西第一且接近南宁的2倍[5][6] - 2023年柳州债务率166.39%,高于南宁的142.03%和桂林的159.63%[6] 经济表现 - 2024年柳州GDP为2950.67亿元,七年来首次跌破3000亿大关,较2018年缩水[8][11] -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09亿元同比下降4.8%,支出462.23亿元同比增21.7%[12][13] - 2024年一季度GDP名义增长为负,同比减少16.2亿元[7] 工业困境 - 汽车产业从2017年峰值253.5万辆(占全国8.7%)下滑,2023年广西汽车产量减少80万辆[20][24] - 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5122.25亿元降至2020年4143.76亿元,缩水978.49亿元[23] - 2024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20.9%,高技术制造业增52.8%[27] 产业结构 - 支柱产业汽车、钢铁、机械面临产能过剩和附加值低问题[27] - 螺蛳粉产业带动网红经济但未能扭转工业颓势[21] - 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6.2亿元同比下降27.1%[30] 区域战略调整 - 广西提出"举全区之力"支持柳州化债,罕见为单一城市召开高规格会议[2][3][4] - 柳州至广州铁路等基建项目被列为重点[32] - "强首府"战略下南宁GDP占比从2019年21.2%降至2024年20.93%,未达翻番目标[45][46][47] 城市竞争格局 - 柳州作为广西工业中心,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超25%[17][28] - 南宁铁路局迁址及资源倾斜削弱柳州交通优势[32][33] - 柳州与桂林同列广西省域副中心,形成与南宁的三角格局[49]
以大担当实现大作为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13
经济首位度,通常指在一个省份的经济总量中,省会(首府)城市所占的比重。近些年,常有人用这一 指标对各省份进行排序,在网络上频频引发热议。 实际上,每个省份的基础条件、城市结构、产业布局都不同,不应用单一指标来进行评价,因地制宜才 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个比方,"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常用语,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 形。在动力配置方面,有些线路适合采用动力分散型火车,有些则适合动力集中型火车。关键在于如何 激发出强劲动能,让经济列车在相匹配的轨道上跑得又好又快又稳。 近年来,不少省份明确支持省会(首府)城市高质量发展。宁夏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提出以"首府 强"引领带动"全区强"、示范服务"流域强",银川市充分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集中力量打造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集聚高地,辐射力、引领力、竞争力、影响 力不断彰显。 持续推动省会(首府)城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既要踩油门也要把方向。 一方面,不能只盯着规模"垒大户",应多靠改革做文章。无论是"强省会"还是"强首府",都不是简单地 做加法,而是做好能级提升的乘法。大而不强,就如同只长个头不壮筋骨。与其 ...
建设更具竞争力的西部实力之城——来自宁夏银川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4-29 05:54
银川市经济发展战略 - 银川市作为宁夏首府实施"强首府"战略,目标建设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四省边际门户城市,经济首位度稳定在50%以上 [1][2] - 2023年5月宁夏出台《关于加快首府银川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产业高端化和创新协作化发展 [1]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位 [13][14]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打造中国新硅都,培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新兴业态 [2][4] - 银川经开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1家,科技创新平台184个,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示范企业-领军企业"培育体系 [4] - 威力传动近3年科研投入累计超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36%,拥有专利200余项,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全国前列 [3] - 宁夏中欣晶圆拥有106项国家专利,成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重点企业 [2]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 工业能耗强度不到宁夏平均水平1/3,再生水利用率达50%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任务 [8] - 宁夏中盛建材利用电厂固废生产绿色建材,智能化升级后生产效率提升20%,每年减排上万吨二氧化碳 [6] - 银川市累计开展排污权交易317笔,成交额1354万元,抵押贷款授信1.3169亿元 [7] - 宁夏赛马水泥投入上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治理,核定可交易排污权二氧化碳165.6吨、氮氧化物363吨 [7] 资源盘活与城市更新 - 兴庆区实施17个闲置资产盘活项目,撬动社会投资10.34亿元 [9] - 全市盘活存量资金14.41亿元,资产变现37.89亿元,土地出让42.89亿元 [10] - 永宁县盘活工业园区闲置低效用地1318亩、厂房5.68万平方米 [10] - 贺兰县建设西北最大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现代化循环水养殖温棚1.8万平方米 [11] 营商环境优化 - 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2年吸引14万青年人才,硕博人才引进连续3年翻番 [12] - 西夏区推行"首违不罚",2022-2024年从轻减轻处罚案件218件,开展行政指导200余次 [13] - 金凤区筹措1000余万元用于清欠中小企业账款和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13] - 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发布城市机会清单100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