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绝对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黑色金属数据日报-20250624
国贸期货· 2025-06-24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维持震荡,无强反弹驱动,期现可关注热卷套保及敞口管理、现货轮库和盘面套利 [5][7] - 焦煤焦炭现货市场情绪好转有反弹可能,但期货已计价较多反弹预期,产业客户应积极参与套保 [6][7] - 硅铁锰硅价格短期企稳,可多硅铁空锰硅并以期权参与单边 [7] - 铁矿石基差快速收缩,若钢材基本面转弱,更偏向材弱于矿 [7] 各品种情况总结 期货市场 - 远月合约6月23日,RB2601收盘价2991元/吨,涨5元,涨幅0.17%;HC2601收盘价3112元/吨,持平;I2601收盘价678元/吨,涨2.5元,涨幅0.37%;J2601收盘价1424元/吨,涨11元,涨幅0.78%;JM2601收盘价843.5元/吨,涨23元,涨幅2.80% [2] - 近月合约6月23日,RB2510收盘价2995元/吨,涨1元,涨幅0.03%;HC2510收盘价3112元/吨,跌5元,跌幅0.16%;I2509收盘价706元/吨,涨3.5元,涨幅0.50%;J2509收盘价1385元/吨,跌3元,跌幅0.22%;JM2509收盘价807元/吨,涨10元,涨幅1.25% [2] - 跨月价差6月23日,RB2510 - 2601为4元/吨,跌3元;HC2510 - 2601为0元/吨,跌9元;I2509 - 2601为28元/吨,跌1元;J2509 - 2601为 - 39元/吨,跌12元;JM2509 - 2601为 - 36.5元/吨,跌10元 [2] - 主力合约6月23日,卷螺差117元/吨,跌7元;螺矿比4.24,跌0.01;煤焦比1.72,跌0.03;螺纹盘面利润 - 79.85元/吨,跌2.2元;焦化盘面利润311.69元/吨,跌15.46元 [2] 现货市场 - 6月23日,上海螺纹3070元/吨、天津螺纹3220元/吨、广州螺纹3150元/吨、唐山普方坯2920元/吨、普氏指数94.15,均持平;上海热卷3180元/吨,跌30元;杭州热卷3240元/吨、广州热卷3190元/吨,持平;坯材价差150元/吨,持平;日照港PB粉715元/吨,涨4元 [2] - 6月23日,青年沟提精煤610元/吨、膏如膜炭烟罐625元/吨,涨5元;甘其毛都炼焦精煤775元/吨,涨10元;青岛港准一级焦(出库)1335元/吨,持平 [2] 基差情况 - 6月23日,HC主力基差68元/吨,跌26元;RB主力基差75元/吨,跌3元;I主力基差20元/吨,持平;J主力基差85.48元/吨,跌0.5元;JM主力基差 - 2元/吨,跌2元 [2] 各品种行情分析 - 钢材周一期货价震荡,现货涨跌不一,成交略好但反弹驱动不明显,成本端煤焦期货震荡,黑色板块成本坍塌叙事不流畅,基差为期货贴水现货结构,后续可能现货向期货修复 [5] - 焦煤焦炭现货端焦炭第四轮提降落地,焦煤竞拍成交率上升,价格反弹;期货端黑链指数震荡偏强,焦煤受安全检查影响收盘价站在800关口之上,虽有反弹可能,但期货已计价较多预期,涨价空间有限 [6][7] - 硅铁华北某钢厂新一轮招标价含税进厂承兑5500元/吨,下调300元/吨,采购290吨,供需偏弱但信心企稳;锰硅华北某大型钢厂6月招标价承兑5650元/吨,较询盘上调150元/吨,较5月下跌200元/吨,采购1700吨,环比增100吨,供需宽松价格承压但续跌空间有限 [7] - 铁矿石基差快速收缩至20,最优交割品为brbf,铁水小幅回升,钢厂库存大幅回升,发运逐步回升,港口库存进入小幅累库阶段,若钢材基本面转弱,更偏向材弱于矿 [7]
公募探寻新经济“五朵金花” 解码崛起逻辑与投资暗礁
证券时报· 2025-05-19 01:31
新经济下的"五朵金花"行业展望 - 2003年"五朵金花"行情由钢铁、汽车、石化、电力及银行五大板块构成,其核心驱动力是中国加入WTO叠加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投资驱动[1][2] - 当前经济驱动力转向创新,潜在新"五朵金花"包括半导体及AI、新能源、创新药、机器人、新消费,但行业表现将不同步[2] - AI时代技术要素重构所有行业,工程师红利释放,中国品牌与技术加速全球化[3] 产业趋势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产业政策布局聚焦低空经济、6G、具身智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十五五"规划将提供新投资线索[4] - AI赋能五大领域(电子、互联网、软件、汽车、机械)的核心驱动力是自动化需求爆发[5] - 国产替代方向中,AI算力资本开支竞赛与端侧应用创新孕育机会,新消费领域需关注商业模式创新[6] 重点行业投资逻辑 - 芯片、机器人、国产软件、军工装备和创新药可能成为新时代"五朵金花",机器人领域硬件创新优势显著[7]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需2-3年,政策支持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完善[7] - 创新药等行业触底反弹机会显现,企业盈利改善预期增强[7] 投资风险识别 - AI可能颠覆行业竞争格局(如游戏、教育),需警惕供给过剩导致超额利润消失[8] - 需区分"真成长"与题材泡沫,关注实际买单消费者而非技术炫技,重视财务数据兑现[8] - 警惕三类公司:概念炒作型、技术被淘汰型、最终胜出型,短期难以有效分辨[8][9] 基金投资理念变革 - 基金考核长期化推动绝对估值视角,更关注现金流、竞争壁垒、分红能力等股东回报指标[11]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基准约束,要求投研能力与投资者陪伴并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