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港口建设

搜索文档
深圳首艘纯电动拖轮入列 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300余吨
深圳商报· 2025-07-15 04:21
核心观点 - 深圳首艘5000马力纯电动智能拖轮"深港电拖1"轮正式入列,标志着深圳在纯电动船舶应用上实现"零"的突破 [1] - 该拖轮是华南地区目前最大马力(5000HP)纯电动拖轮,为区域水上作业提供全新绿色服务方案 [1] - 深圳正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电动智能拖轮将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1] 环保技术 - 采用纯电驱动,实现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 [1] - 单船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300余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 [1] - 噪音较传统动力拖轮平均降低约20分贝 [1] 经济效益 - 纯电拖轮港内靠离泊作业用电量约700KWH/艘次,常规动力拖轮需消耗柴油约200KG/艘次 [1] - 预计每年燃油成本可节省200万元 [1] - 全生命周期内具有显著经济性优势 [1] 作业能力 - 取得中国船级社"i-Ship(M、E、I)"智能符号认证 [2] - 具备船员行为安全识别等创新安全功能 [2] - 可高效牵引400米长、载箱量超24000标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安全靠泊 [2] 政策支持 - 深圳海事部门推动将锂电池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纳入财政补贴范畴 [2] - 研究优化船员适任标准和船舶配员结构 [2] - 加强技术法规宣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2]
解放新能源重卡又大批量交车!全为这一车型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3 15:06
新能源港口牵引车交付仪式 - 一汽解放与招商港口合作交付185辆新能源港口牵引车 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商用车场景化应用与绿色港口共建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1] - 交付仪式在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蛇口集装箱码头举办 主题为"共筑绿色港口领航蓝湾新程" [1] - 此次合作是一汽解放协同生态合作伙伴启源芯动力在终端补能运营、车电分离创新模式项目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1] 一汽解放新能源战略 - 公司以"15333"新能源战略为引擎 全力加速新能源产业变革进程 [3] - 在为市场输送安全可靠产品的同时 深化服务升级 助力物流场景向绿色高效转型 [3] - 新能源战略客户部东南区域经理详细解读了新能源港口牵引车的产品优势与服务生态 包括研发迭代、技术布局和全生命周期保障 [7] 招商港口绿色转型 - 招商港口财务总监着重阐释了新能源换电站先进的"智能换电调度系统" [5] - 公司积极推进港口作业全链条的绿色转型 并对一汽解放在绿色转型中给予的技术支持与产品赋能表示感谢 [5] - 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总经理参与"共筑绿港倡议仪式" 正式开启"低碳港口新篇章" [9] 合作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交付是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车在港口场景的深度落地 也是"制造端+应用端"协同减碳的示范样本 [15] - 合作有望在港口运输领域树立新能源应用全新标杆 为全球港口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15] - 交车仪式不仅是产品交付 更是绿色运力的"使命传递" 宣告新能源港口牵引车正式投身港口低碳作业 [11] 其他行业动态 - 5月商用车销量达33 5万辆 福田市场份额近15% 东风和重汽领涨 江淮和陕汽排名上升 [19] - 154辆中国工程车出口交付菲律宾政府 [19] - 某锂电巨头将赴港上市 [19]
河北持续推动黄骅港转型升级—— 加速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53
港口运营数据 - 2024年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同比增长7.35%,集装箱完成84.6万标箱,同比增长35.7% [1] - 单日吞吐量最高突破59.79万吨,刷新开港以来历史纪录 [1] - 自2020年起每年煤炭下水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连续6年居全国煤炭港口首位 [2] 功能提升与基建项目 - 综合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总投资16.2亿元,建设5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和7万总吨汽车滚装泊位,预计2026年完工,年设计通过能力为商品汽车28万辆、滚装车辆9万辆 [2] - 煤炭港区五期工程2025年3月开工,预计2027年底投产,提升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通道保障能力 [3] - 实施总投资775亿元的30个重点项目,包括30万吨级原油码头、通用泊位码头及集疏运体系项目 [3] - 集疏运体系项目总投资56.99亿元,包含煤炭堆场、矿粉堆场和铁路专用线,矿粉堆场建成后将实现专业化储存及配载功能 [3] 资源整合与国际拓展 - 2024年新开通两条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8列,装载1140个标准集装箱,总货值2.3亿元 [5] - 北方(沧州)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建设加速,过渡区2.5万平方米仓库建成,核心区3万平方米服务中心主体完工 [5] - 依托20条内外贸航线打造跨境供应链,吸引锦联国际等企业入驻,预计形成物流规模效应 [5][6] 区域协同发展 - 2023年设立黄骅港雄安综合服务中心,2024年成立沧州黄骅港—雄安新区内陆港,提供多式联运物流服务 [6] - 新能源绿色运输通道覆盖雄安及保定地区货源,包括棉纺织品、轮毂等内外贸商品 [6]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 - 煤炭港区三期零碳试点项目拟建设8台6兆瓦风力发电机,年供绿色电力1.5亿千瓦时,减碳12.5万吨 [7] - 煤炭港区5万吨级以上码头岸电覆盖率100%,开通3条氢能零碳运输线路 [7] - 应用"5G+北斗+惯导"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智能生产操作系统提升作业效率15% [8][9] - 全球首家全流程智能作业干散货港口,无人驾驶重载列车降低牵引能耗2.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