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岸电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四星“绿港”全省第一
苏州日报· 2025-09-13 08:44
近年来,苏州通过全面推进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系统化治理港口粉尘、规范处置船舶污染物等举 措,持续加快绿色港口建设步伐,在提升港口综合实力的同时,践行"双碳"战略,守护全域水清天蓝。 "生态大市"的港口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向绿图强?昨天(9月12日),记者随苏州市污防攻坚和太 保办进行了实地走访。 岸电全覆盖,船舶污染全收 在京杭运河苏州高新区通安段,华东材料苏州有限公司码头旁,多艘货船静静停泊,岸电设施整齐 排列,随时为靠港船舶提供清洁能源。 智慧监测水平也在持续提升。通过构建"在线监测+闭环整改"监管体系,426家港口码头企业共建成 665套粉尘在线监测设备,全部接入江苏省港口在线监管平台,实现了扬尘数据的实时捕捉与传输。截 至今年8月,该平台监测设备在线率稳定在94.7%,异常数据闭环处理率达到98.1%。 "成熟的河海联运体系,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助力减排。"江苏方正苏高新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水 运具备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的显著优势。一艘普通货轮可一次性运载120多个集装箱,相 当于逾百辆货车的运量,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随着苏州不断完善水运体系、推进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沿海与沿江物流节点逐渐"连点成 ...
世界级港口群基本建成 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
港口基础设施规模与吞吐量 - 中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 自动化码头数量居世界前列 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76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3.3亿标箱 均稳居世界第一 [1] - 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前十港口中中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 [1] 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 - 洋山港通过"联动接卸"模式与长三角13个港口实现一体化监管 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3][4] - 2024年洋山港"联动接卸"业务量达56.7万标箱 同比增长12.7% [4] -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多年世界第一 与洋山港形成优势互补 通过"浙江e港通"实现内陆企业就地办结出海手续 [5] - 太仓港作为江海联运枢纽 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实现支线班轮"公交化"运营 太申快航每小时一班 甬太快航每日班次 [6][7] 自动化码头技术应用 - 厦门港海润码头实现全智能化作业 通过5G和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综合效率10% 通关效率20% [9] -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采用自主研发"双芯大脑"系统 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19万标箱 [10] -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桥吊单机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 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采用国产激光雷达实现厘米级定位 [11] 绿色低碳港口建设 - 青岛港2024年岸电总接电量超1200万千瓦时 居北方港口首位 减少碳排放约8000吨 [13][14] - 青岛港建成国内首座全资质港口加氢站 日加氢能力1000公斤 投入20辆氢能集卡和氢电混合动力拖轮 [14] -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实现100%绿电自产自足 新能源装机容量146.5兆瓦 年发电超3.2亿千瓦时 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0万吨 [15]
海南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推动航运业智慧赋能与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23:42
海南自贸港航运枢纽建设 - 海南正全力打造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航运枢纽,以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制度创新为抓手打造航运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1] - 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 [1] - 截至2024年底形成"四方五港"格局,洋浦港4个20万吨级泊位即将投产,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达550万TEU [1] 航运政策与航线网络 -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登记国际船舶64艘、总载重吨635万,居全国前列,累计为新造船舶退税4亿元、外籍船舶免税超11亿元 [2] - 吸引近千家航运企业集聚,完成26单内外贸同船加注,首创"全岛一港"注册等10余项制度创新 [2] - 截至2025年6月稳定运行7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新开通4条东盟国家航线及"洋浦—印度"直达外贸航线 [2] 智慧港口与绿色转型 - 全省港口推进数字化改造,海口港重点探索无人船舶驾驶技术应用和新能源车辆人船分离运输模式 [2] - 2025年底前全省港口岸电设施实现全覆盖,洋浦港试点"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并规划甲醇加注基地 [3] 制度创新与国际接轨 - 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水运条例》,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航运开放政策体系 [3] - 扩大"国际中转"业务试点范围,推动船舶、船员、资金等航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3]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42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岸电覆盖 -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成为海南首个实现该目标的公共码头 [3] - 码头投资建设8套高压及低压岸电设施,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3000吨 [2] - 岸电接电量从2021年的0.7万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226万千瓦时,使用率提升至46.8% [2] 岸电推广措施与成效 - 码头建立船舶、港口、岸电三方协作机制,制定优先靠离泊等激励制度 [2] - 配套移动式岸电接电车解决电缆长度不足问题,提升岸电使用便利性 [2] - 全省109个具备建设条件的泊位中已有94个建成岸电设施,覆盖率达86.24% [3] 行业协同与绿色航运发展 - 9家港航企业签署《船舶岸电使用承诺书》,海南海事局联合四部门发布《绿色港口共建倡议书》 [3] - 岸电推广显著降低港口区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 [3] - 全省岸电设施均采用最新国家标准接插件,加速绿色港口建设提档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