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盐城港滨海港区:“港口+产业+能源”三位一体打造沿海综合枢纽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1:33
港口运营数据 - 2024年盐城港滨海港区货物吞吐量超1900万吨 同比增长6.8% [1] - 2025年预计实现货物吞吐量2400万吨 新增煤炭/粮食/商品车/矿石等货种 [1] - 2024年港口中转砂石/镍铁/粉煤灰等7个货种 营收达1.7亿元 [3] 基础设施规划 - 港口规划泊位78个 设计吞吐能力达2亿吨 [3] - 拥有堆场67.77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库8座10.76万平方米/汽车堆场45.35万平方米 [3] - 主港池北区通用码头三期工程总投资8亿元 建设10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 设计年通过能力415万吨 [3] 业务发展动态 - 开通至约旦亚喀巴港/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等国际新航线 汽车滚装业务出口批次显著提升 [5] - 滚装业务量跃居江苏沿海港口前三位 服务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国产品牌汽车出口 [5] - 与国家电投煤电一体化/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等重大能源项目深度协同 [5] 战略定位优势 -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淮河流域出海门户 江苏沿海少有的可建设10-30万吨级码头的天然良港 [3] - 具备深水贴岸/锚地广阔/海床平坦/潮差较小等优越禀赋 系建设条件较好的深水港址 [3] - 重点规划主港池北区集装箱和汽车滚装专用码头 同步实施北港池20万吨级航道工程 [5] 发展模式特色 - 打造"港口+产业+能源"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构建多式联运黄金枢纽 [5] - 主港池作业区/海河联运作业区及仓储物流园作业区已正式运营 [3] - 正在建设主港池液体散货码头一期等项目 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5]
日照港涨2.19%,成交额1.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56.5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11: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19%至3.27元/股 成交额1.26亿元 换手率1.27% 总市值100.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56.59万元 特大单买入2976.53万元(占比23.60%) 大单买入3266.07万元(占比25.8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0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15%/0.93%/4.81%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09万户 较上期增加5.65% 人均流通股30468股 较上期减少5.35%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7103.18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717.12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327.41万股至1708.91万股(第八大股东)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004.34万股(第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68亿元 同比减少10.66% [2] - 归母净利润3.58亿元 同比减少17.47% [2] 分红历史与业务构成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87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港口服务91.90% 其他(补充)5.49% 物流代理2.61% [1]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山东省日照市海滨二路 2002年7月15日成立 2006年10月17日上市 [1] - 主营大宗散杂货装卸、堆存及中转业务 包括金属矿石、煤炭、粮食、木材等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交通运输-航运港口-港口 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港口运输、RCEP等 [1]
温州港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箱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16:11
近年来,温州港集团持续推动港口扩容与结构优化,不断完善集装箱航线布局,积极拓展航线服务 覆盖范围。目前,温州港集团已拥有5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开通近洋航线18条,内贸航线可直达营口、 上海、天津、广州等国内主要沿海港口。 9月6日,伴随集装箱船"海丰海口"轮顺利靠泊温州港状元岙港区6号泊位,并有序开始装卸作业,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5号、6号泊位正式对外启用。该批泊位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批复的重点港口项目,标志 着温州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新一轮跨越,进一步夯实区域性航运枢纽地位。 温州港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5号、6号泊位均为5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码头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 集装箱船舶设计),泊位岸线总长626米,设计水深为-17米,可满足大型集装箱船舶全天候靠泊需求。 作为温州港重要的基础设施升级项目,状元岙港区5号、6号泊位的投用将为温州港新增103万标准箱的 年吞吐能力,显著增强温州港的竞争力和国际航运服务水平,为温州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和浙 南近洋航运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1至8月,温州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3030万吨,同比增长5.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5万标 准箱,同比增长7.7%,继续保持稳 ...
日照港: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9:17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八届第十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调整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的议案等文件[1] 财务表现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港口服务占比93.1%[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9%[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3.21元[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99亿元[1]
日照港:聘任董枫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9:17
人事变动 - 王玲玲因工作调整辞去证券事务代表职务 [1] - 董枫枫被聘任为新证券事务代表 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止 [1] 财务结构 - 公司2024年1-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港口服务占比93.1% 其他业务占比6.9% [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99亿元 [1]
科特迪瓦政府拟将阿比让港打造为非洲大西洋沿岸标志性枢纽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3:46
港口发展历史与成就 - 阿比让港于1950年通航 通过建设战略码头 集装箱码头和保税区成为西非地区重要港口[2] - 2012年启动大规模修复和扩建计划 包括弗里迪航道加深工程 新增滚装码头 集装箱码头及谷物码头工程[2] - 2024年吞吐量达4010万吨 同比增长15.6% 货物中转量激增106% 集装箱运输量增长33%至164万标准箱[2] - 2025年上半年吞吐量达2210万吨 同比增长13.7% 货物中转量同比增长21.8%[2] 财务与运营地位 - 2024年获得布鲁姆菲尔德投资公司"AA"长期评级 证明财务管理稳健和资源管理高效[2] - 承担科特迪瓦75%的对外贸易和78%的海关收入[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25年将实施第四个总体规划 以互联互通和物流畅通为战略核心[2] - 重点项目包括建造弗里迪运河隧道 连接港口区与PK24的环形公路及新一代港口工业区[2] - 目标是将阿比让港打造为非洲大西洋沿岸标志性枢纽[2]
中国投资为孟加拉经济注入新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4
中国对孟加拉国投资概况 - 中国投资在孟加拉国制造业升级、基础设施现代化以及能源转型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化两国经贸关系[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孟直接投资额达1.135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投资额的一半 上半年直接投资同比增幅高达47%[1] - 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孟加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有近千家中国企业在孟经营 投资合作从传统领域向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6] 制造业投资 - 成衣和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关税优惠比较优势 成为吸引中国投资的重点[3]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关税且可能提高至50% 而对孟加拉国加征关税降至20% 使原从印度采购的买家转至孟加拉国[3] - 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抓住机遇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 重启扩建计划并增资配套产业[3] 基础设施投资 - 中国企业重点参与总投资4.12亿美元的达卡绕城高速公路项目 这是孟加拉国首条全封闭高速公路 全长约48公里[4] - 项目首段18公里已于2025年3月试运营 8月正式通车 缓解首都交通拥堵并激发区域经济活力[4] - 重启"提斯塔河综合治理项目"第一阶段谈判 总投资约7.47亿美元 其中5.5亿美元拟由中国贷款支持 计划2026年初开工2029年前完成[4] 港口物流与新能源投资 - 中国承诺投资4亿美元用于孟加拉湾蒙格拉港改造 升级后集装箱吞吐量将提升至每年150万标箱[5] - 计划在吉大港投资建设中国经济产业园区 打造南亚贸易物流关键枢纽 带动机电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5] - 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加大投资 主要投向风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 缓解电力短缺问题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5] 经贸合作与政策支持 - 2025年3月底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访华 两国在基础设施、产业升级、贸易投资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6] - 2025年6月双方签署《关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承诺延长对孟商品零关税待遇至2028年[6] - 启动双边投资协定升级谈判和自贸协定谈判 孟加拉国设立专属产业园区并提供土地、能源供应等要素保障[6] 孟加拉国经济背景 - 2023至2024财年经济增长放缓至5% 通胀率达9.7% 世界银行预测2024至2025财年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4%[2] - 2024至2025财年税收收入占GDP比例降至6.7% 政府外债增至743.4亿美元同比增长8%[2] -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孟加拉国债务可持续性评级由"低风险"上调至"中风险"[2]
中金:维持招商局港口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6.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4 13:43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64.57亿港元 同比增11.4% 归母净利润35.84亿港元 同比降19.5% 低于预期 主因参股公司上港集团投资收益减少[2] - 剔除一次性非经营亏损 港口主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超预期 主因吞吐量表现强劲[2] - 控股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11.3% 参控股港口整体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3%[3] 区域运营 - 珠三角控股码头吞吐量同比增10.2% 长三角增5.9% 环渤海增0.1% 海外码头增5.0%[3] - 海外控股码头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20.1% 表现亮眼[3] - 斯里兰卡HIPG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暴增542.9% 西非TCP码头同比增24.6%[5] 财务指标 - 1H25毛利率51% 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行政开支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4] - 港口业务利润同比增11.7% 海外参股港口投资收益同比增38.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 主因联营公司分红时间差 剔除该因素后经营现金流保持稳健增长[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不变 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77亿港元[1] - 当前股价对应8.2倍2025年市盈率和8.0倍2026年市盈率[1] - 目标价上调13.8%至16.5港元 对应9.3倍2025年市盈率和9.0倍2026年市盈率[1] 股息与投资价值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股息率5.4% 2026年股息率5.9%[1]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12.8%上行空间[1] - 海外码头货量增长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长潜力[5]
中金:维持招商局港口(00144)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16.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3:3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不变 首次引入2026年净利润77亿港元 [1] - 1H25收入64.57亿港元同比增长11.4% 归母净利润35.84亿港元同比下降19.5% [2] - 当前股价对应8.2倍2025年市盈率和8.0倍2026年市盈率 目标价上调13.8%至16.5港元对应9.3倍2025市盈率和9.0倍2026市盈率 [1] - 2025/2026年股息率分别为5.4%和5.9% 具有吸引力 [1] 业绩驱动因素 - 1H25业绩低于预期主因上港集团持股邮储银行被稀释导致投资收益减少 该影响为一次性非现金损失 [2] - 剔除一次性影响后港口主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超预期 主因吞吐量表现强劲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系联营公司分红时间差所致 剔除该因素后经营现金流保持稳健增长 [2] 运营数据表现 - 1H25控股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1.3% 参控股港口整体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3% [3] - 分区域吞吐量变化:珠三角+7.8% 长三角+5.9% 环渤海+0.1% 海外+5.0% [3] - 珠三角控股码头吞吐量增长10.2% 海外控股码头吞吐量大幅增长20.1% [3] - 港口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1.7% 海外参股港口投资收益增长38.0% [3] 成本控制成效 - 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和提升自动化比例实现成本下降 1H25毛利率51%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4] - 行政开支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精益化运营效果显著 [4] 海外业务发展 - 斯里兰卡HIPG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542.9% 主因新航线开发 [5] - 西非TCP码头通过设备升级实现集装箱货量增长24.6% [5] - 海外港口业务有望依托腹地经济增长和持续运营赋能实现长期高增长 [5]
502万标箱!上海港集装箱月度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新华网· 2025-09-02 17:08
核心观点 - 上海港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万标准箱创月度历史新高 体现中国外贸韧性和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 [1] - 吞吐量增长受益于传统出口旺季 中美贸易谈判向好及台风后船舶集中靠泊等短期因素 [1] - 自动化码头效率提升和数字化管理是港口能力建设的关键支撑 [2][3] - 上海港服务获国际航运联盟"排名第一"评价 保障全球航线90%准班率 [4] 运营数据 - 8月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达172,181标准箱 刷新2024年7月21日历史纪录 [1] - 洋山四期8月13日昼夜吞吐量达28,536标箱创历史新高 全月吞吐量超71万标准箱 [3] - 罗泾集装箱港区8月吞吐量超12.5万标准箱 罗东公司8月11日昼夜吞吐量6,514标箱破纪录 [3] - 前7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2.55万亿元同比增长3.4% 7月出口增长8.5%进口增长10.3% [1] 效率提升措施 - 洋山四期岸桥装卸效率提升5.37% 罗泾港区外集卡作业效率提升近一倍 [3] - 实现靠离泊计划全线上流转 明东公司3条作业路7小时完成985自然箱紧急作业 [2] - 推行双向通航 双档靠泊等精细化交通组织措施 [4] - 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智能作业管控系统 [3] 外部合作与认可 - 成为马士基与赫伯罗特"双子星"联盟全球主要枢纽港 带动国际中转箱量增长 [2] - 洋山港海事局采用分级分类管控 优化锚地管理等措施应对9级大风天气 [4] - 与引航站 海事部门合作克服27个高温日和强对流天气影响 [3] - 获"双子星"联盟评价为全球航线网络服务第一 保障90%准班率实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