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用电
搜索文档
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丨新能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17
项目概况 - 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投运3.8MW/7.06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 [1] - 项目旨在探索在城市中建造储能电站的可行路径 [1] 安全性能 - 硬件上采用电芯级、Pack级、舱级、电站级四层防护及彩绘防火墙共五重防护 [1] - 软件上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及运维闭环管理 [1] 经济性价值 - 项目通过峰谷套利模式实现每日两充两放,年运行时间不低于330天 [2] - 储能柜运行效率达90%以上,全生命周期内可创造节能收益约2100万元 [2] - 上海湾谷科技园年用电量约4300万度,夏季用电峰值高、需求大 [2] 绿色协同价值 - 储能电站可与园区内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微网控制器及碳管理系统协同 [3] - 协同效应可增加绿电使用、降低碳足迹、满足ESG需求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3]
探访上海首座大型“城市充电宝”丨21新能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1:00
项目概况 - 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3.8MW/7.06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于上半年并网投运,是上海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 [1] - 该项目旨在探索在城市中建造储能电站的可行路径 [1] 安全性能 - 电站采用电芯级、Pack级、舱级、电站级四层防护,并辅以彩绘防火墙构成第五重防护 [1] - 通过数字化系统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异常预警及运维闭环管理,以保障安全 [1] 经济性价值 - 项目通过峰谷套利模式运行,每日两充两放,年运行时间不低于330天 [2] - 储能柜运行效率达90%以上,全生命周期内可创造节能收益约2100万元 [2] - 项目所在地上海湾谷科技园年用电量约4300万度,夏季用电负荷高,峰值用电需求大 [2] 协同与绿色价值 - 储能电站可与园区内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微网协同控制器及碳管理系统结合,增加绿电使用并减少碳排放 [3] - 协同效应有助于降低园区碳足迹、满足ESG需求,并具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潜力 [3]
经济日报丨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国家能源局· 2025-06-12 11:53
电力行业营商环境改善 - 中国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3000亿元,全国用电营商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获得电力"成为供电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 [3] - "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关乎企业和居民用电的时间、成本、质量及体验 [3] - 通过智能化手段和服务优化,低压用户用电报装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户做到"省时、省力、省钱" [4] 供电质量提升 - 城市和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逐年提升,发达地区户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核心区域达到分钟级 [4] - 深圳部分高端制造园区电压波动控制在毫秒级,满足高端制造业对电能质量的严苛要求 [4] - 配电网规划建设和供电可靠性管理加强,停电现象显著减少 [4] 绿色用电发展 - 中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应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延伸,企业和居民可用到更清洁的能源 [5] - 通过节能咨询、能效诊断等服务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效率,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 [5] - 绿色用电理念为能源转型提供支撑,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5] 未来政策目标 -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目标到2029年实现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 [5] - 改革措施旨在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推动"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 现存挑战 - 偏远地区和农村供电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城市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产权问题影响服务质量 [6] - 供电保障能力需加强以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 [6] - 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清洁能源消纳和电网灵活性、适应性的挑战 [6]
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7
电力营商环境改善 - 中国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3000亿元 [1] - "获得电力"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 [1] - 低压用户用电报装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户报装做到"省时、省力、省钱" [2] 供电质量提升 - 发达地区户均停电时间低于1小时,核心区域达分钟级 [2] - 深圳高端制造园区电压波动控制在毫秒级 [2] - 配电网规划建设和供电可靠性管理加强 [2] 绿色用电发展 - 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延伸,提供节能咨询和能效诊断服务 [3] - 清洁能源高效接入机制完善,促进绿电消费增长 [3] - 绿色用电理念增强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 [3] 未来政策目标 - 计划到2029年实现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 [3]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深化"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的意见 [3] 现存挑战 - 偏远地区和农村供电能力不足 [4] - 部分城市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产权问题影响服务质量 [4] - 新能源快速发展对电网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