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丽湖北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支点建设目标,擘画美丽湖北新图景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11:01
生态保护战略与政策 - 湖北省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为目标 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 做好生态修复 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 [1] -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 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构筑生态环境支撑 [2] - 建立由11家省直单位协同的工作机制 落实月监测 季调度 半年小结 年度评估的动态评价机制 [2] 水环境治理成效 - 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保持Ⅱ类 全省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95.8% 无劣Ⅴ类断面 [3] - 建立洪湖流域综合治理省级推进机制 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 确保江湖安澜 碧水东流 净水北送 [3] - 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十堰市项目入选2025年中央财政项目 推荐长江武汉段和汉江襄阳段申报国家美丽河湖案例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神农架建成23处野生动物通道 有效连通公路两侧栖息地 [4] - 封江口水库观测鸟类由68种增至97种 吸引中华秋沙鸭 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 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9个 [7] 绿色能源发展 - 湖北电网光伏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火电 成为全省统调第一大电源 [6] - 全省累计建成加氢站25座 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1057辆 锂电池产能达339GWh居全国前列 [6] - 新型储能电站达249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635万千瓦 [6] 生态价值转化 - 襄阳市堰河村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生态旅游 年接待游客68万人次 旅游收入破亿元 人均存款超10万元 [7] - 打通电-碳-金融三大市场 运营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 [7] - 2024年1-6月湖北碳市场成交量313万余吨 成交金额8626万余元 排污权交易市场保持活跃 [7] 城市生态建设 - 宜昌市打造山 水 城交融的滨江空间 襄阳市将鱼梁洲荒滩改造为城市绿心 [4] - 制定《湖北省美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明确建设时间表 推进武汉 黄石 宜昌 襄阳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 [5] - 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优化环评分级审批权限 管控两高项目 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6]
恩施州出台工作方案 在美丽湖北建设中勇挑大梁
中国环境报· 2025-06-17 09:05
美丽恩施建设方案 - 湖北省恩施州率先出台《恩施州在全省美丽湖北战略上挑大梁工作方案》,分两步实现目标: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30年基本建成美丽恩施 [2] - 恩施州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长江入鄂第一站和清江源头保护责任,是湖北生态格局的战略支撑 [2] 六大核心行动 - **"两江"保护修复攻坚**:确保长江、清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 [3] - **生态环境质量领先**:2027年8县市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内,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3] - **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建设鄂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加强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3] -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2027年1县市纳入国家级美丽乡村先行区,恩施市建成省级美丽城市 [3] - **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发展碳汇经济,打造"鄂西林碳"品牌,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试点 [3] - **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推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 [3] 实施路径与愿景 - 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河湖为抓手,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4] - 目标建成生态优渥、环境友好的美丽恩施,助力湖北"生态支点"战略 [4]
湖北坚决扛牢生态大省政治责任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5-07 09:35
美丽湖北战略行动方案 - 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旨在通过生态环境优化支撑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 [6] - 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2027年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干流湖北段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Ⅱ类及以上,洪湖水质稳定Ⅳ类),2030年全面改善,2035年高标准建成美丽湖北 [8] - 方案突出三大方向:支点建设"生态环境优渥"内核、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举措、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定位 [9] 六大核心行动 - 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湖库治理/排污口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化工企业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 [13] -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行动:水环境实施"控源-截污-活水-修复",大气实施"固定源-移动源-面源-外源"四源齐控,土壤实施"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 [13] - 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14] - "美丽"系列建设行动:涵盖绿色低碳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河湖梯次建设 [15]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行动:建设碳市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环境权益交易三大高地 [15] - 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行动:健全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科技/执法/人才队伍建设 [16] 生态环境优渥内涵 -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拥有长江最长干线径流,承担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当前生态质量指数持续保持一类,长江/汉江/清江干流及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Ⅱ类 [18] - 该省已实现长江水清岸绿、江豚麋鹿回归的生态成效,未来将通过更高标准推动生态环境从量变到质变 [19] - 具体措施包括:打好四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构建绿色产业/能源/制度三大体系,创建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20][21][22]
湖北支点战略行动丨湖北亮出提升生态承载力“组合拳”,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4:18
湖北省生态战略规划 - 湖北省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系统部署生态承载力提升路径,目标分三步走:2027年长江干流湖北段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洪湖水质达Ⅳ类;2030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2035年建成高标准美丽湖北 [1] - 战略核心定位为"生态环境优渥",强调湖北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安全战略保障区的地位,需通过生态支撑强化中部崛起支点作用 [1] 六大重点行动领域 - 长江保护行动:聚焦湖库治理、排污口整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四大攻坚战,同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水环境实施"控源-截污-活水-修复"策略,大气污染推行固定源/移动源/面源/外源四源协同控制,土壤污染防治侧重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 [2] - 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调整,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重点构建绿色产业/能源/制度三大体系 [2][3] 生态建设具体进展 - 当前生态基础:全省生态质量指数(EQI)维持一类水平,长江/汉江/清江干流及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Ⅱ类,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79% [2][3] - 农村环境改善:累计改造卫生厕所837万户,污水治理率54.3%,形成"厕污共治"模式,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880万亩 [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推动碳市场建设:服务全国碳市场扩容,建设区域碳市场,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化改革 [3] -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地和环境权益交易高地 [3]
湖北启动六大行动强大生态支撑力 “三步走”谋划高标准建设美丽湖北
长江商报· 2025-04-29 07:52
美丽湖北战略总体目标 - 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是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七大战略之一,聚焦提升生态承载力 [1] - 总体目标分三步: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长江干流湖北段和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洪湖水质达Ⅳ类 [1] - 2030年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1] - 2035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湖北高标准建成 [1] 六大核心行动部署 - 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湖库治理、排污口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化工企业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 [2] - 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推进水环境巩固提升(控源、截污、活水、修复),大气环境"四源齐控",土壤污染防治(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 [2] - 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行动: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 - 实施美丽系列建设行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美丽乡村,推进美丽山川河湖梯次建设 [2] - 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行动:打造碳市场高地(全国碳市场扩容服务+区域碳市场建设)、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地、环境权益交易高地(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市场化改革) [3] - 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行动:健全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科技/执法/人才建设,提高督察整改质效 [3] 河湖治理与城乡建设成果 - 河湖长制成效显著:2024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8%,长江/汉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4]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344万户,制定城市更新系列文件推动精明增长 [6] - 城乡风貌管控成果:5个县市列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县,保护更新19片历史文化街区,修缮1149处历史建筑 [6] - 城市公园开放共享:295个公园开放绿地296公顷,地下管网更新超1万公里(2024年),17个市州上线生命线安全监管系统,安装6.3万套智能监测设备 [6] 生态价值转化与产业创新 - 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河湖+"产业创新模式,加快宜昌柏临河等国家幸福河湖试点建设 [5] - 城乡建设领域推动"四好"建设(好房子、小区、社区、城区),打造宜居智慧城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