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汇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多措并举探索“绿”里生“金”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机制及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有效推动了林业碳汇价值转化、矿业绿色转型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市场化跃迁 [1][2][3][4][5][6][7][8] 绿色信贷总体增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湘西州绿色贷款余额218.65亿元,较年初增长16.35%,上半年增加30.72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51.13% [1] 林业碳汇融资创新 - 工商银行湘西分行通过“湘林碳票质押+母公司保证”组合模式,为一家经贸公司发放“种植e贷”(茶叶)300万元,质押依据是十八洞村565.37公顷林地的39850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 [1] - 湘西州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35%,森林碳储量达2785万吨,折合吸收1.021亿吨二氧化碳,林业碳汇开发潜力巨大 [2] - 通过搭建“森林碳汇—碳票—金融资产”三级转化体系,盘活林业碳汇资源,农发行花垣县支行采用“实物抵押+股东保证+碳票质押”组合担保模式,成功审批并投放“湘林碳票”质押项目贷款7900万元 [2] 矿业绿色转型支持 - 针对花垣县矿业低碳转型,湖南银行湘西州分行为某矿业公司投放5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采矿工艺改造,推动项目达到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二级可比能耗标准 [4] - 该矿业改造项目实现吨矿能耗下降,投产后年纳税额提升至9704.92万元,投资利润率达22.12% [4] 清洁能源项目融资 - 农行湘西州分行累计向辖内三个风电场等重点项目发放贷款9.05亿元,目前已完成对其他风电场授信审批6.11亿元 [3] 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 推动构建“信用+担保+产业链”的三维增信体系,通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银担合作及特色产业链分级授信,形成“茶叶贷”、“脐橙贷”、“百合贷”等绿色农业金融产品 [7] - 保靖农商银行创新“整村授信”模式,为茶农提供10万元至30万元纯信用贷款,最快2天内获批,光大银行湘西分行对茶企授信3000余万元 [8] - 湘西长行村镇银行为龙山县比尔村脐橙产业链提供整村综合授信3000万元,期限3年,无需担保,已累计发放贷款600万元,龙山农商银行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惠农担一生猪贷” [8] 制度与机制建设 - 联合多部门发布《湘西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运用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经济 [3] - 建立绿色金融推进领导小组,督促9家法人金融机构常态化披露环境信息,连续四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3][6] - 推动银行机构明确绿色金融牵头部门,建立工作专班,中国银行湘西州分行建立四大管理机制,并将绿色信贷增长纳入综合评价指标 [5][6]
湖南湘西: 多措并举探索“绿”里生“金”
金融时报· 2025-11-13 11: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湘西州分行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机制和精准匹配服务,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成功将林业碳汇等生态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为地方绿色产业和农业特色项目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1][2][3][7] 绿色贷款增长与结构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湘西州绿色贷款余额218.65亿元,较年初增长16.35%,上半年增加30.72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51.13% [1] - 农行湘西州分行累计向三个风电场等重点项目发放贷款9.05亿元,并已完成对其他风电场6.11亿元的授信审批 [3] 碳汇金融创新与实践 - 工商银行湘西分行通过“湘林碳票质押+母公司保证”组合模式,为一家经贸公司发放“种植e贷”(茶叶)300万元,质押物为十八洞村565.37公顷林地产生的39850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 [1] - 农发行花垣县支行采用“实物抵押+股东保证+碳票质押”组合担保模式,成功审批并投放7900万元“湘林碳票”质押项目贷款,支持花垣县农业推广示范基地项目建设 [2] - 湘西州拥有林地面积1733.39万亩,森林覆盖率60.35%,森林碳储量2785万吨(折合1.021亿吨二氧化碳),林业碳汇开发潜力巨大 [2] 矿业绿色转型支持 - 湖南银行湘西州分行为某矿业公司投放50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采矿工艺改造,推动项目达到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二级可比能耗标准,项目投产后年纳税额提升至9704.92万元,投资利润率达22.12% [4] 绿色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 - 保靖农商银行推出“茶叶贷”,通过“整村授信”模式,茶农最快2天内可获10万元至30万元纯信用贷款 [8] - 光大银行湘西分行对茶企授信3000余万元,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给予龙山县比尔村脐橙产业链3000万元整村综合授信,已发放600万元 [8] - 龙山农商银行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惠农担一生猪贷”,通过财政贴息解决养殖户抵押担保难题 [8] - 推动构建“信用+担保+产业链”三维增信体系,形成“茶叶贷”、“脐橙贷”、“百合贷”、“互助五兴贷”等绿色农业金融产品 [7] 制度与机制建设 - 联合多部门发布《湘西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运用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 [3][5] - 建立绿色金融推进领导小组,压实银行机构主体责任,中国银行湘西州分行建立四大管理机制,湘西长行村镇银行搭建三级管理机制 [5][6] - 深化绿色金融数据治理,督促9家法人金融机构常态化披露环境信息,连续四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6] - 开展法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对落实较好的机构给予再贷款、再贴现倾斜,将绿色信贷增长纳入综合评价指标 [6]
东台市:如何盘清家底唤醒沉睡资产
新华日报· 2025-07-31 08:58
国有资产清查利用成效 - 通过系统性国有资产清查盘活739个资产项目 累计实现收益16.8亿元[1] - 向国有企业注入资产规模超过120亿元 节约资金1.31亿元[1] - 清查工作覆盖883家单位 净增资产100多亿元 其中黄海森林公园清查发现未入账资产价值达30.13亿元[2] 具体资产盘活案例 - 东台嘉满仓现代农业项目通过股权变更与债务切割实现重启 10万平方米玻璃温室投产首年实现产量1500吨 产值3000万元 利润约500万元[1][2] - 处理408所闲置农村校舍 近3000亩土地转为开发利用 其中399所校舍已盘活 120处用于公益设施建设[3] - 通过数据资产化获得盐城首批《数据资产登记证》 城市智慧停车和城乡公交平台数据评估价值2400万元[4] 监督管理机制创新 - 采用"双组长、双常务、双签字"领导机制 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任组长 常务副市长和市纪委书记审核签字[3] - 建立智慧监管云平台管理26万处资产 开发六大功能模块 形成67个监督模型 累计预警处置2.3万条信息[4] - 针对1044个问题资产完成861项整改 通过制度创新鼓励干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 资产价值挖掘模式 - 黄海森林公园探索"碳汇经济+生态保护"模式 以碳汇资产质押获得浙商银行6000万元贷款置换高成本融资[4] - 通过特许经营挖潜和无证资产确权等方式深化国有资产价值挖掘[4] - 实现从单纯资产清查向长效监管和增值运营的模式转变[4]
恩施州出台工作方案 在美丽湖北建设中勇挑大梁
中国环境报· 2025-06-17 09:05
美丽恩施建设方案 - 湖北省恩施州率先出台《恩施州在全省美丽湖北战略上挑大梁工作方案》,分两步实现目标: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30年基本建成美丽恩施 [2] - 恩施州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长江入鄂第一站和清江源头保护责任,是湖北生态格局的战略支撑 [2] 六大核心行动 - **"两江"保护修复攻坚**:确保长江、清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 [3] - **生态环境质量领先**:2027年8县市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内,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3] - **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建设鄂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加强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3] - **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2027年1县市纳入国家级美丽乡村先行区,恩施市建成省级美丽城市 [3] - **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发展碳汇经济,打造"鄂西林碳"品牌,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试点 [3] - **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推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 [3] 实施路径与愿景 - 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河湖为抓手,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4] - 目标建成生态优渥、环境友好的美丽恩施,助力湖北"生态支点"战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