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品牌

搜索文档
被列经营异常,这家百年老店怎么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09 21:28
老字号 " 狗不理 " 再添新波折。 近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天津 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作为从清末民初一路走来的 " 中华老字号 " ,狗不理曾凭借独特魅力让名号响彻大江南北,更成 为外地游客造访天津时必打卡的美食地标。 然而,这份昔日的辉煌正在接连不断地争议和波折中褪去光彩。 01 门店仅剩10家? 狗不理包子,这个曾经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如今口碑却已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有人嫌它又贵又难吃。 2020 年,有博主发布视频吐槽狗不理包子"味道不佳",并提及" 100 块钱两屉有点贵"。没想到 视频发布后,新浪微博账号"王府井狗不理店"迅速发布声明,称视频内容"属恶意中伤、不实信 息",已侵犯品牌名誉权并报警。 不过在诸多差评中,也夹杂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口感尚可,确实有老字号的正宗风味。 有人吐槽味道平平无奇,而且态度奇差无比。 还有人直言从小听到大的狗不理包子,真的味道一般。 甚至因为被评价难吃,门店还曾报警。 也有人认为其口味和性价比都值得肯定。 更耐人寻味的是游客的灵魂拷问:"天津人真的吃狗不理吗?" 翻开相关帖子, ...
狗不理集团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第一财经· 2025-07-08 18:59
2025.07. 08 微信编辑 | 雨林 推荐阅读 爱企查App显示,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彦森,注册资本 6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餐饮、快餐、食品批发兼零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张彦 森、高桂琴、张彦明、张文共同持股。 值得一提的是,7月8日,狗不理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篇《提升经营的系统性、预见性、创新性—— 狗不理集团召开2025半年经营分析会》。文章中提到,日前,狗不理在集团总部会议室举办了为期 两天的半年度经营分析会。集团领导班子、二级班子成员、集团部室负责人、连锁酒店与特色酒店部 门负责人、来自一线和职能部门各岗位的青年骨干成员等共115人参会。 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此次会议中指出, 狗不理是展示天津魅力、传播天津文化的重要窗口, 要保护好、传承好狗不理这个天津金字招牌;要持续秉持"做老品牌,不做老企业"的发展理念。 而在前一周, 7 月 1 日,此官方微信号上推送了一篇公司的最新业务动态:《新店开业!不出天津 就能尝到的正宗贵州美味》,显示狗不理集团特色酒店迎来新成员:一家贵州风味的餐馆。 公开信息显示,狗不理集团以餐饮业为主营,兼具速冻食品、 ...
淮安老字号的品牌复兴之路
新华日报· 2025-06-27 14:33
白酒行业 - 今世缘前身高沟酒厂建于1949年,曾作为"三沟一河"之一,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2] - 公司坚持传统工艺"老五甑续渣法"并引入现代生产方式,确立科学工艺流程及各环节规则指标,使传统酿酒业焕发青春 [2] - 形成"高沟"、"今世缘"、"国缘"三个品牌相互促进的格局,"高沟"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 - "今世缘"、"国缘"品牌畅销全国并走向世界,成为"苏酒名片" [2] 餐饮行业 - 文楼饭店创立于乾隆年间,文楼汤包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被称为"淮点三绝"之一 [3] - 汤包制作工艺复杂,需12种配料混合,面皮薄如纸且透亮,制作过程体现工匠精神 [3] - 文楼饭店将非遗技艺展示融入用餐过程,食客可观看汤包制作工序 [3] - 通过冷链技术将汤包远销海外,成为淮安旅游必选美食 [3] 餐饮创新模式 - 老复兴饭店始建于20世纪初,2012年经改造扩建后重新开业 [4] - 以非遗技艺为核心推出彭祖养生宴、国士无双宴等特色宴席,结合淮安特色食材与养生理念 [4] - 主厨杨付春的"酸汤鱼圆"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 开发亲子体验、文化研学等活动,形成"美食+旅游"商业模式,带动当地餐饮产业升级 [4] 品牌发展战略 - 淮安老字号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魄,在坚守与突破中实现品牌复兴 [5] - 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路径,为"苏字号"品牌注入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 [5] - 形成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成为江苏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的鲜活样本 [1][5]
益民集团: 益民集团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24 00:11
股东大会安排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交易时间段(9:15-9:25,9:30-11:30,13:00-15:00)及互联网投票时间9:15-15:00 [1] -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30日下午1点30分在上海市淮海中路809号甲公司第一会议室举行 [1] 2024年度经营成果 - 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32.77万元 [5] - 老字号品牌转型成效显著:古今品牌推出糖果裤、面膜裤等爆款产品;天宝龙凤开发7组36款新产品;星光摄影形成固定客户群 [7] - 商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引进Knotify、New balance等品牌,完成嘉丽都商厦招商,H&M重返淮海路 [8] - 物业板块表现突出:柳林大厦获上海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大厦称号,金辰酒店多款产品获评"上海名特优食品" [9] 2025年经营计划 - 计划实现销售9.1亿元,营业成本4.7563亿元,费用3.4152亿元,利润总额5,626万元 [11] - 重点提升品牌竞争力:古今品牌继续转型,天宝龙凤强化产品研发,星光摄影探索品牌管理输出模式 [11] - 全力推进淮海中路商圈招商工作,参与后街支马路业态调整,推进雁荡路街区焕新 [12]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召开1次股东大会和6次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积极开展调研走访 [4] - 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有效运作:审计委员会指导完成定期报告编制,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监督高管薪酬 [5] - 监事会2024年度召开5次会议,监督公司董事及高管履职情况 [14] 财务事项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1,897.25万元 [18] - 续聘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审计费用总额120万元(财务审计90万元,内控审计30万元) [22][25] 章程修订 - 根据新《公司法》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设置,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25] - 新增法定代表人相关规定,明确辞任程序及责任 [26] - 修订股份收购条款,新增"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的情形 [31] - 完善股东权利保护条款,增加股东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权利 [36]
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青岛啤酒时尚“出圈”
齐鲁晚报· 2025-06-16 16:12
博览会概况 - 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展期三天 集中展示全国各地老字号企业的匠心产品和独特技艺 [1] - 122岁的青岛啤酒作为"国货潮品"亮相博览会 吸引国内外经销商和游客关注 [1] 产品展示与消费者反馈 - 公司展出全系列产品包括一世传奇 百年之旅 经典1903 纯生 白啤 奥古特 鸿运当头 琥珀拉格 皮尔森 1L精品原浆 1L水晶纯生等 [5] - 展区人头攒动 消费者对色泽不一 风格各异的产品进行试饮和品鉴 [5] - 青岛市民表示对家乡品牌感到骄傲 济南市民自称是忠实"铁粉"并收藏所有展出产品 [3][5] - 白啤凭借细腻口感 浓郁香气和高颜值成为现场网红 收获大量"颜值粉丝" [9] 产品特色与技术创新 - 原浆啤酒仅有7天保质期 通过科技实现全流程数据畅通 使全国消费者都能享受新鲜原浆 [7] - 公司坚守严苛酿造标准 将近400种啤酒风味物质形成数字标准 包括醇酯比 麦香 酒花香等感官指标 [10] - 科研开发中心建立酵母菌种 原料标准 配方标准 发酵工艺标准等完整技术体系 [10] 品牌发展策略 - 在继承百年质量传统基础上持续变革 转型和创新 使百年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10] -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深化数字化转型 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2] - 通过匠心传承与持续创新双轮驱动 保持品牌年轻化和市场竞争力 [12]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盐财经· 2025-06-06 15:56
核心观点 - 张小泉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债务暴雷导致股份被强制拍卖,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接盘,折合每股12.45元,较市价折价36.9% [4][23] - 富春控股2007年以约1.6亿元收购张小泉,2021年上市时市值达46亿元,实现20倍回报,但随后因"拍蒜断刀"事件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电商销量暴跌,净利润连续下滑 [6][7][10][11] - 富春控股债务规模达59亿元,涉及建材、物流、医疗等多产业,2020年总资产297亿元但净利润为-2.3亿元,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14][16][17] - 新实控人王傲延可能将张小泉作为上市壳资源,未来或继续增持获取控股权,交易性价比高于此前参与的步步高重组 [21][23][24]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约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份,2011-2015年再以6000万元整合上海张小泉,总投入约1.6亿元 [6]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融资2.22亿元,投后估值5.85亿元(10倍PE) [7] - 2021年9月上市首日市值46亿元,较原始投资增值20倍 [7]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导致阿里/京东/抖音渠道销售额分别下滑21%/7%/48% [10]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6%和33%,2024年营收9.08亿元(+12%)但净利润仅3154万元 [11][1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毛利率从2020年41%降至2024年36%,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 [12] - 2021-2024年分红率超90%(累计分红1.35亿元),被质疑掏空上市公司 [18] - 当前市值19.5亿元,仅相当于壳公司价值,控股股东持股28%全部被冻结 [23] - 王傲延拍得18%股份后,若继续以相同价格收购控股股东股份,仅需9.5亿元即可获得控股权 [24] 行业与市场 - 中国刀剪市场高度分散,头部品牌张小泉市占率不足1% [8] - 2020年线上渠道毛销差较线下高8个百分点,电商化曾推动利润率提升 [11] - 品牌认知偏差导致年轻消费者形成"高价低质"印象,修复难度大 [10] 新实控人背景 - 王傲延为白兔集团创始人,旗下拥有美妆头部主播骆王宇,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 [21] - 此前曾斥资4亿元参与步步高重组,擅长流量运营与渠道整合 [21] - 收购逻辑可能包括品牌焕新与获取上市平台双重目的 [22][24]
推动老字号发展,广东9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博览会
第一财经· 2025-06-05 13:05
博览会筹备与启动 - 2025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文化)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媒体通气会在广东省商务厅举行 [1] - 博览会将于9月12-14日在广州举办,主题为"老字号新动能·大湾区新体验" [5] - 博览会展览面积达2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400余家展商(含港澳企业)参展,参观人次将突破10万 [5] 广东老字号发展进展 - 广东省商务厅市场秩序与调节处处长吴炜表示,去年广东老字号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281个广东老字号发布 [4] - 今年将启动两项活动:征集广东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和开展"粤手礼"品牌征集 [4] - "粤手礼"品牌征集将整合美食、文创、科技等多品类产品,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 [4] 博览会目标与平台建设 - 广东省老字号协会会长徐伟兵表示,博览会将打造"展文化、促交易、谋合作"的综合性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 广州国有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雨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将为老字号发展带来新机遇 [5] - 未来将立足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推动老字号在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5] 老字号生态圈建设 - 未来将推动共建老字号生态圈,包括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老字号品牌振兴基金,以资本赋能品牌发展 [5] - 构建品牌、资本、产业的高效对接平台,提供老字号品牌盘活的全链条服务 [5] - 充分发挥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优势,推动构建文化融合与国际传播新体系 [5]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凤凰网财经· 2025-06-03 21:59
张小泉控股股东债务危机与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张小泉集团累计未偿还债务余额接近60亿元 所有持股均被司法冻结 [2] - 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拍下2875.6万股 折合每股12.45元 较市价折价36.9% [2][21] - 张小泉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8% 王傲延持股18% 后续可能通过法拍继续获取控股权 [21] 张小泉品牌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份 2011-2015年以6000万元合并上海张小泉 [3] - 接手时年产值仅2000万元 员工平均年龄47岁 通过改制和生产线改造实现利润10倍增长 [4][5]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 投后估值5.85亿元 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达46亿元 较初始投资增值20倍 [5] 品牌危机与经营恶化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舆论危机 电商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1%-48% [6][8] - 2022年净利润下滑46% 2023年再下滑33% 毛利率从41%降至36% 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 [9][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至9.08亿元 但净利润3154万元仍远低于2021年7873万元水平 [9] 富春控股产业布局与债务问题 - 实控人张氏兄弟涉足建材/物流/医疗/教育等六大板块 2020年总资产297亿元但整体亏损2.3亿元 [14] - 2022年在西安启动130亿元投资项目 涉及物流/新材料/康复产业园等多个领域 [14][15] - 2024年逾期债务本金达59亿元 包括借款8.03亿元和担保代偿51.21亿元 [11] 新股东战略意图分析 - 王傲延旗下白兔集团为头部MCN机构 曾以4亿元参与步步高重组 擅长流量运营 [18][19] - 收购价对应张小泉总市值19.5亿元 接近壳公司价值 后续9.5亿元即可获得控股权 [21][22] - 可能通过流量赋能老字号品牌 或利用上市平台进行资本运作 [20][23]
张小泉,被一位85后捡漏
虎嗅APP· 2025-06-03 07:50
核心观点 - 张小泉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因债务暴雷导致股份被强制拍卖,85后MCN公司老板王傲延以3.58亿元拍下18%股份,折合每股12.45元,较市价折价36.9% [1][20][21] - 张小泉品牌价值因"拍蒜断刀"事件严重受损,电商渠道销售额大幅下滑,2022年阿里/京东/抖音平台分别同比下滑21%/7%/48%,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46%和33% [7][8][9] - 富春控股债务规模达59亿元,涉及建材/物流/医疗/教育等多产业,2020年旗下公司总资产297亿元但整体亏损2.3亿元,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12][14][15] - 新实控人王傲延可能将张小泉作为上市平台,收购价对应总市值仅19.5亿元,后续或继续增持获取控股权 [20][2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7年富春控股以1亿元收购杭州张小泉70%股权,2011-2015年再以6000万元整合上海张小泉,累计投入不到2亿元 [3] - 接手时公司年产值仅2000万元,通过员工年轻化、建设新生产基地等改革,2017年利润增长10倍 [4][5] - 2017年引入复星等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5.85亿元(10倍PE),2021年上市首日市值达46亿元,实现超20倍回报 [5] - 2021年上市后本可享受行业品牌化红利,国金证券预测其年营收增速可达25%以上 [5][8] 经营危机分析 - "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危机,总经理不当言论加剧舆论危机,导致"高价低质"标签形成 [7] - 电商渠道优势丧失:2020年阿里平台剪具市占率超20%,线上毛利率比线下高8%,但事件后主要平台销售额全面下滑 [8][9]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6%和33%,2024年营收9.08亿元(同比+12%)但净利润3154万元仍远低于2021年7873万元 [9][10] - 毛利率从2020年41%降至2024年36%,销售费用率从14.5%升至18.6%,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10] 资本运作情况 - 富春控股通过张小泉高分红"抽血":2021-2023年现金分红率超90%,2024年71%,四年累计分红1.35亿元 [15] - 新股东王傲延为白兔集团创始人,曾参与步步高4亿元重组,擅长流量运营和渠道整合 [19][21] - 当前收购价对应PS仅2.1倍(2024年营收),PB约2.6倍(2024年净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0][21] - 张小泉集团剩余28%股份被轮候冻结289.7%,后续可能继续被法拍,控制权变更概率大 [20]
第34届哈洽会丨老字号“组团”来袭!推创新产品谋合作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7:36
老字号品牌参展情况 - 第34届哈洽会设立"老字号嘉年华·龙江好物精品展"区域,涵盖20家企业,分为特色食品、非遗工艺、乳制品、大豆制品四大板块,较往年新增非遗展示内容[1] - 展厅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企业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和创新产品凸显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包括靺鞨绣、陶瓷等工艺[1] 月亮八珍 - 展出50余款产品,其中非遗产品"烧鸡"选用280天以上散养鸡配48种中草药卤制,新品"虎皮凤爪"采用独立包装设计,主打年轻消费群体[1] - 正与新疆客商洽谈合作,计划通过地域联动拓展市场[1] 老鼎丰 - 展出中式点心、油茶、果脯软列巴等产品,果脯软列巴通过技术改良解决传统大列巴口感硬的问题[3] - 开发国内首款中式点心冷冻面团系列产品,获长春客户对油茶产品的合作意向[3] - 产品线覆盖冰品、面包、西点及季节性食品(粽子、月饼),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3] 秋林食品 - 携四项省级非遗产品参展:大列巴制作技艺、黑豆蜜果酒、格瓦斯、果酱制作技艺[5] - 产品涵盖九大类300多种,近期拓展电商渠道并进入餐饮行业开设露天餐厅[5] 哈肉联 - 红肠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推出速冻红肠系列及休闲零食(手指肠、小甜肠),适配现代消费场景[9][11] - 速冻产品采用急冻技术保持风味,已获山姆、胖东来等商超认可[11] - 计划结合文旅IP推动红肠文化与城市旅游融合,目标对接全国商超系统及文创公司[11] 展会形式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下提供现食品尝体验,线上直播间推出专属优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