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

搜索文档
西安饮食: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12.0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16.69万元,同比减亏9.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 - 总资产13.69亿元,较年初下降1.95%[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67%,同比下降4.45个百分点[3] 业务结构 - 餐饮服务收入2.17亿元,占比70.89%,同比下降17.68%[5] - 生产制造收入6360.17万元,占比20.75%,同比增长6.95%[5] - 陕西省内收入占比99.71%,省外收入同比下降78.48%[5] 战略发展 - 新开设西安饭庄小雁塔店等4家门店[3] - 完成常宁宫蒋行宫提升改造[3] - 制定轻资产、低成本项目发展实施方案[3] - 数字化建设取得进展,上线中央厨房供应链系统[3] - 开展10余项主题营销活动,创新数字人营销模式[3] 核心竞争力 - 拥有1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4] - 多项传统技艺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 拥有中国烹饪大师等技术团队[4] - 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等多项行业荣誉[4] 子公司表现 - 西安大业食品实现净利润169.04万元[6] - 西安常宁宫会议培训中心亏损759.69万元[6] - 西安福迎门大香港酒楼亏损140.76万元[6]
行业复苏叠加结构性调整 六月餐饮业表现指数上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3 07:14
行业整体表现 - 6月餐饮业表现指数为49 98 环比上升0 56 接近中性水平 延续近11个月的持续微收缩态势 [1] - 6月现状指数为45 84 环比上升1 23 门店盈利指数和客流量指数分别上升1 56和5 78 但门店销售额指数和用工规模指数分别下降2 01和0 44 [1] - 未来一个月经营预期向好 所有指标均高于中性水平 但用工规模预期指数和投资预期指数接近临界值 [1] 业态分化 - 中式快餐 休闲餐 小吃和饮品业态表现指数高于中性水平 分别为51 80 53 58 51 05和50 08 预期指数均高于53 [2] - 中式快餐 休闲餐和小吃业态现状指数分别上升7 82 14 08和8 10 受暑期消费 健康饮食理念和平台促销策略影响 [2] - 西式正餐和烘焙甜点表现指数分别为43 91和41 56 低于中性水平较多 受市场环境变化和季节性波动影响 [2] 规模特征 - 大门店表现指数波动更大 自3月以来稳定在中性水平以上 小门店稳定在略低于中性水平 [3] - 大门店对市场变化更敏感 能提前布局促销活动 小门店能快速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3] 投资与预期 - 投资预期指数与季度预期指数连续12个月高于中性水平 显示企业和门店对投资持乐观态度 [4] - 尽管行业长期微收缩 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趋势下 对餐饮业发展前景仍看好 [4]
“牛约堡”被立案调查|消费舆警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9:33
上海动物园舆情事件 - 核心观点:上海动物园因工作人员机械执行"禁止饮食"规定驱赶哺乳期婴儿引发舆论争议,暴露公共服务场所人性化管理不足 [2][5] - 事件回顾:10月龄婴儿因园内母婴室距离远(需步行15分钟)、标识不清,在科学教育馆角落用奶瓶喂奶遭驱赶,家长投诉后两周才获回应 [2] - 企业回应:初期坚称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6月30日最终承认服务意识不足并致歉,承诺完善母婴设施和人员培训 [5] - 行业反思:公共场所需平衡规则执行与特殊需求,建议优化母婴设施布局(当前仅大门外设1处)及服务柔性度 [6] 牛约堡食品安全事件 - 核心观点:连锁餐饮品牌牛约堡因后厨卫生问题被立案调查,暴露食品安全体系失效风险 [7][10] - 事件细节:厦门两家门店被曝食材裸露存放、蟑螂滋生、过期面包胚等问题,涉事门店月外卖销量超1000单 [7][9] - 企业回应:官方客服质疑报道真实性称"可能性不大",但监管部门检查确认问题后已勒令停业 [9] - 品牌背景:创立于2018年,年销量4700万个汉堡,全国1800家门店,但2024年已多次曝出卫生问题 [11] - 行业影响:连锁餐饮食品安全丑闻易引发行业信任危机,需系统性整改而非简单停业 [10][11]
抓住“凉资源” 带火“热”经济 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央视网· 2025-07-08 15:57
消暑降温类商品销量激增 - 夏日炎炎促使消暑降温类商品销量"火"速飙升 呈现与"热"俱增态势 [1]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空调、风扇等电器进入销售旺季 最高气温连续多日超过30℃ [2] - 哈尔滨市空调销售火爆 安装订单已排至7月末 平时安装周期仅需3天 [4] 制冰行业产能提升 - 安徽蚌埠制冰厂迎来生产旺季 平均日产冰量达70吨 [5] - 制冰厂优化配送流程以减少运输损耗 主要供应水产市场、养殖场和企业 [7] - 冰块生产周期:100公斤大冰块需36小时 50公斤小冰块需20小时 [5] 清凉经济带动消费 - 湖南高温逼近40℃ 带火当地"清凉经济" [8] - 衡阳县室内冰雪游乐园成为热门打卡地 提供冰雕观赏和冰滑梯体验 [10] - 道县清塘镇小塘村夏季平均气温26℃ 吸引游客避暑并带动村民经营泳衣、民宿等业务 [12]
普通人能做什么小生意?
虎嗅APP· 2025-06-17 21:12
线下实体创业机会 - 农村租房中介模式存在信息差红利 通过整合城郊房源信息并线上化展示可创造中介服务价值 单笔中介费可达半个月至一个月房租[7][8][9] - 二手电动车交易存在改装和电池升级需求 电池改装业务客单价高且利润空间大 单组电池改装利润可达数百元[10][11][12] - 个性化旅游服务可通过差异化线路设计获取溢价 地陪服务日收入可达200-800元 与传统旅行社合作临时导游单日收入可达数千元[13][17][19] - 餐饮创业需注重运营模式创新 咖啡品类单杯利润约10元 日销30杯可实现月入9000元目标[24][25] - 手机维修领域存在零部件组合溢价机会 二手华为保时捷款手机通过部件重组可创造1600元客单价 主板采购成本仅500-1000元[28][29] 线上互联网创业方向 - 直播带货应聚焦非价格敏感型商品 建议选择餐具、文具等差异化品类 避免初期重资产投入[34][35] - 内容创作需建立可持续的内容框架 咖啡类博主可通过参数分享+特调创新组合提升流量 爆款内容播放量可达常规内容5-10倍[36][37][38] - 账号运营需保持长期主义思维 需通过数据验证内容有效性 单条爆款内容可带动账号整体流量提升30%-50%[38][39] 小生意时代特征 - 创业项目需控制在个人能力边界内 强调轻资产和快速验证 典型项目启动资金可控制在1万元以内[8][10][26] - 商业模式核心在于解决特定场景痛点 农村租房中介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提升信息效率创造价值[7][9] - 需建立灵活应变能力 二手电动车案例显示如何根据政策变化调整业务重点[11][12]
“市”力圈粉引客来 玩出消费新花样
消费日报网· 2025-06-09 10:33
主题市集与消费新业态 - 北京近期推出"牛奶文化节"、"碳水嘉年华"、"巨C汉堡节"等特色消费活动,通过"美食+文化+打卡"组合吸引上班族和年轻消费者 [1][2] - 端午节期间北京重点商圈实现销售额41.8亿元(同比+1.6%),客流量达2328.4万人次(同比+2.1%) [2] - 华熙LIVE·五棵松年均举办80+场大型活动,年接待客流超2000万人次,成为商文旅体展融合标杆 [5] 政策支持与融合发展 - 北京年初提出"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机制,统筹推出14项重点活动打造"京"彩四季消费图景 [1][5] - 政策引导下企业采用首店首发、票根经济、元宇宙等新模式,推动消费场景多元融合 [5] - 商家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引流,部分摊位更注重品牌曝光而非即时盈利 [5] 消费行为特征 - 冲动型消费占比较高,消费者多因社交分享或就近便利参与活动 [6] - 年轻群体偏好集章兑奖、网红打卡等互动形式,120+种汉堡口味等差异化内容受追捧 [2][6] - 部分消费者反映存在排队时间长、价格偏高、内容同质化等问题 [6] 行业发展趋势 - 北京正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探索"流量变留量"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5][7] - 专家建议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降低小商户成本,提升供给侧活力 [6] - 未来需深化商文旅体展融合,创新多元化场景以持续释放消费潜能 [7]
首都餐饮共建国际美食之都提质消费行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5-30 08:39
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 启动"首都餐饮共建国际美食之都提质消费行动" 通过品牌活动升级 跨界资源赋能与技能人才培育三大维度构建新生态 [1] - 全年举办中国京菜美食节 小吃美食节 "一带一路"国际丝路美食节 火锅美食节等特色活动 整合老字号与新兴品牌推广多元饮食文化 [1] - 搭建"餐饮+金融+科技+文旅"跨界平台 推动与电商 地产 物流等领域合作 重点支持数字化升级 新零售模式 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技术赋能 [1]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计划2025年前新引进超500个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 培育30条以上"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初步建成国际美食之都 [2] - 通过美食展会 文化体验等形式向全球推广北京饮食文化 打造"舌尖上的城市名片" 强调"美食+文化""美食+国际交流"双核心 [1][2]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餐饮品牌 提升产品研发效率与消费场景创新能力 [1] 人才培育体系 - 建立"选才—育才—用才"体系 举办技能大赛 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重点培养烹饪技艺传承与餐饮服务创新人才 [2] - 开展"功勋巨匠致敬"活动 挖掘50年以上从业者匠人故事 构建"老中青"三代传承梯队 [2] - 2022年已推出七大行动22项任务 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等 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 [2] 政策与资源整合 - 北京市商务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行动方案 提出国际品牌汇聚 美食聚集地打造 传统技艺振兴等七大方向 [2] - 联合北京商报 深蓝智库 北京烹饪协会等机构 提供技术支持与资源对接 加速行业品质化转型 [1][2]
全市首个AI厨房落地门头沟
新京报· 2025-05-14 10:04
核心观点 - 全市首个AI厨房熙香AI餐吧正式落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 创新推出四大智慧用餐场景 打造"AI+物联网"赋能餐饮行业发展新范式 [1] - 餐吧由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 依托自主研发的"炒菜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 提供2000余种正餐菜品及小吃、咖啡等服务 [1] - 项目从立项到开业仅用不到20天 未来将在北京市拓展校园、医院、产业园等更多"AI+餐饮"应用场景 [2] 技术应用 - 后厨采用一道菜对应一道程序的AI精准算法 控制调料投放 前厅通过AI算法测算菜品消耗数量 并采用AI收银优化用户体验 [2] - 四大智慧用餐场景包括自选小碗菜、自助称重区、机器人打菜、智能零售设备 [1] 市场痛点解决 - 助力解决餐饮标准化难、食材可追溯性差、配餐效率低三大市场痛点 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餐饮体验 [1] 公司发展 - 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表示 将依托该店展示在北京市拓展更多"AI+餐饮"应用场景 [2]
“五一”假期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
海南日报· 2025-05-06 09:28
旅游消费表现 - "五一"假期风情镇共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2] - 带动周边消费达500万元 [1][2] - 多个咖啡店内座无虚席 游客品尝福山本土咖啡及各色糕点小吃 [2] 业态创新与场景构建 - 以"咖啡+"为核心构建复合型消费场景 包括美术馆 陶瓷艺术馆 文创基地等文化项目 [2] - "啡"尝旋律音乐派对成为夜间消费亮点 聚满游客并带动周边咖啡店及餐饮夜景消费 [2] - 提供从白天到夜晚的全时段旅游体验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深化咖啡文化内涵 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3] - 完善配套设施 优化旅游服务质量 [3] - 建设集咖啡文化与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