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鸡

搜索文档
利润跌92%,一线城市的酒店怎么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8-25 08:29
行业整体状况 - 住宿业面临严重利润下滑 北京限额以上住宿业1613家单位利润总额仅5980万元 同比下降92.9% 平均每家酒店上半年仅盈利3.7万元[5] - 高端酒店采取多种降本措施 包括减少客户赠品、改用国产食材、关闭行政酒廊、推出平价餐饮业务等[7] - 行业出现价格战现象 高端酒店降价冲击中端市场 中端酒店继而挤压经济型酒店价格空间[9] - 全国酒店供应过剩 现有酒店房量可满足6亿人出行需求 平均每700人拥有一家酒店[35] 区域市场分化 - 北京住宿业表现疲软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 主要受商务客流下滑和运营成本上升影响[5][17] - 贵州住宿业异常火爆 贵阳酒店价格大幅上涨 部分房间从142元涨至1087元 亚朵酒店3天房费近4000元[11] - 云贵地区成为新热点 受益于避暑旅游和开发较晚的旅游资源 投资回报率显著 昆明某店投资300万元第一年即盈利120万元[27] - 一线城市中深圳表现较差 因缺乏旅游资源且酒店类型单一 暑假期间无旺季效应[22] 商业模式变革 - 轻中端酒店模型受青睐 80-120间客房规模的人工成本可控且坪效较高 适合配套医院、高校等刚需场景[35] - 特许经营模式逐渐兴起 取代传统委托管理模式 管理费降至其他品牌四分之一[35] - 无人化自助办理普及 降低运营成本 成为一线城市酒店的新竞争策略[33] - 投资策略转向保守 行业更关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小体量物业 单房投资成本控制在10万元左右[22][31] 市场供需分析 - 酒店存量过高地区面临严重内卷 西安酒店数量已达3万多家 重庆、长沙、郑州等地价格下跌明显[22] - 新兴旅游目的地供不应求 贵州、云南、广西因旅游资源丰富且酒店供给不足 出现价格暴涨现象[27][29] - 商务型城市恢复缓慢 国际展会帮助深圳部分高端酒店改善业绩 但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时间[18]
“榜单”带动城市消费扩容,本地生活平台为餐饮数字化进一步赋能
广州日报· 2025-07-09 14:27
行业趋势 - 消费者更倾向于探索地道美食,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坚守烟火气"等评价餐厅[1] - 粤、琼、闽三地消费者对"地道味道"需求显著,老街巷弄小店和老字号成为热门探访对象[1] - 餐饮行业线上与线下融合趋势明显,通过创新营销活动(如跨界合作、打车优惠)吸引年轻消费者[2] - 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首要选择,粤菜、海南菜等菜系在异地用户订单中占比高[5] 平台数据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座城市及地区,共3091家餐厅上榜[2] - 广东省上榜商户数达396家,为全国第一,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为TOP5城市[2] - 揭阳、阳江首次发榜,分别有9家、5家商户上榜[2] - 广州上榜商户数83家,全国排名第六,其中70%为烟火小店,45%为10年以上老店[3] - 广东省上榜商户中,烟火小店占比超70%,10年以上老店占比近35%,首次上榜商户占比55%[2] 商户案例 - 集财牛肉通过引入奶茶品牌和打车优惠等创新方式吸引流量[2] - 广州梁新记小食店坚持现烹鲜制,拒绝第三方配送食材,28年口碑沉淀[3] - 辉记烧鸡入选榜单后客流量翻番,吸引香港及内地游客,计划扩大经营[4] 平台赋能 -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粤琼闽三地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5] - 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解决市井小店流量分散问题,将本地消费转化为全国共享[5] - 大众点评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推动城市消费[6]
“摇篮”之姿造就城市起源 记忆传承彰显文化魅力
央广网· 2025-05-30 21:51
文化历史与文旅融合 - 红桥区作为天津城市、商业、民族工业、近代教育的发祥地,拥有"津卫摇篮"的美誉,其历史可追溯至宋金时期的漕运枢纽直沽寨 [2] - 三岔河口是天津的地理与文化核心,元代"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盛景使其成为南粮北运咽喉,明代朱棣赐名"天津"的渡河事件更奠定城市基因 [2] - 红桥区以大运河为线串联天津之眼、曾公祠等节点,推进三岔河口综合景区建设,曾公祠将转型为"国学文化院落"融合非遗工坊、沉浸式家书展与文创市集 [3] - 区域内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结合漕运文化、工业文明、时尚潮流与民俗体验,打造持续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 [3] 饮食文化与商业发展 - 西北角特色街区是天津美食文化宝藏地,318户商家中有254户(占比80%)涉及食品制作,涵盖20余种津味早点及30余种小吃,拥有4家"津门老字号"、2个市级和8个区级非遗项目 [6] - 街区日均游客1-2万人次,节假日达8-10万人次,通过基础设施改造、1700平方米墙体彩绘及休闲座椅增设提升体验 [6] - 推出IP形象"榴榴",融合铃铛阁记忆、石榴籽团结意象与小吃元素,谐音"溜溜"(溜达)和"留留"(留客),强化文化吸引力 [6] 教育资源与历史传承 - 红桥区是天津近代教育发源地,铃铛阁中学前身天津普通中学堂为天津最早官立中学堂,培养出于方舟等革命先驱 [7][9] - 区域内拥有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全国第一所幼儿园及天津市第一所官立小学,教育基因与城市发展同频 [9] - 计划实施"一二一"工作举措,优化教育资源,建设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和天津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并扩大新华中学和苑学校高中部招生范围 [9]
第34届哈洽会丨老字号“组团”来袭!推创新产品谋合作新篇
新浪财经· 2025-05-19 17:36
老字号品牌参展情况 - 第34届哈洽会设立"老字号嘉年华·龙江好物精品展"区域,涵盖20家企业,分为特色食品、非遗工艺、乳制品、大豆制品四大板块,较往年新增非遗展示内容[1] - 展厅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企业通过非遗技艺展示和创新产品凸显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包括靺鞨绣、陶瓷等工艺[1] 月亮八珍 - 展出50余款产品,其中非遗产品"烧鸡"选用280天以上散养鸡配48种中草药卤制,新品"虎皮凤爪"采用独立包装设计,主打年轻消费群体[1] - 正与新疆客商洽谈合作,计划通过地域联动拓展市场[1] 老鼎丰 - 展出中式点心、油茶、果脯软列巴等产品,果脯软列巴通过技术改良解决传统大列巴口感硬的问题[3] - 开发国内首款中式点心冷冻面团系列产品,获长春客户对油茶产品的合作意向[3] - 产品线覆盖冰品、面包、西点及季节性食品(粽子、月饼),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时期[3] 秋林食品 - 携四项省级非遗产品参展:大列巴制作技艺、黑豆蜜果酒、格瓦斯、果酱制作技艺[5] - 产品涵盖九大类300多种,近期拓展电商渠道并进入餐饮行业开设露天餐厅[5] 哈肉联 - 红肠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推出速冻红肠系列及休闲零食(手指肠、小甜肠),适配现代消费场景[9][11] - 速冻产品采用急冻技术保持风味,已获山姆、胖东来等商超认可[11] - 计划结合文旅IP推动红肠文化与城市旅游融合,目标对接全国商超系统及文创公司[11] 展会形式 - 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下提供现食品尝体验,线上直播间推出专属优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