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护
搜索文档
居委会也可成为监护人,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新京报· 2025-10-29 19:22
审理法院认为,朱某某患有精神疾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且部分失能,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人。朱某某系独居老年人,没有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故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承担监护职责。朱某某对居委会工作人员较为熟悉和信赖,居委会申请作为其监护人,朱某某也表示同 意。 法院认为,这样既不会改变朱某某已经适应的生活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对朱某某的生活照料、财产保 管、医疗陪护等,符合"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此外,法院根据掌握的财产线索,查询了朱某某的 财产并制作财产清单,要求居委会建立监护台账,在民政、街道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及时支取相应款项 用于朱某某的生活及医疗支出,改善朱某某的生活及健康状况。最终,法院判决:宣告朱某某为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指定上述居委会为朱某某的监护人。 最高法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对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老年人的监护亟待完善。本案中,法院深 入调查老人身体、精神状况和生活状况,依法认定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 护人"原则指定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担任老年人的监护人;针对老人财产查找困难、使用受限等现实困 境,法院主动调查、核实财产,联合有关部门形成协同监 ...
以法治之力守护“夕阳红”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10-29 18:15
人民法院采取恰当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法律适用难题。"聂某诉张某、某保险公司机 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87岁的聂某被机动车驾驶人张某撞倒受伤,保险公司以聂某为高龄老年 人为由拒绝全部支付护理依赖费用14万余元。法院明确"老年人体质的客观情况并不当然影响护理依赖 费等赔偿数额"规则,既解决了个案中的法律适用难题,也有效避免形成老年人受损赔偿中"身体越弱护 理费越少"的悖论。 案例就法律规定的公职监护、遗产管理等制度提供可行的规则指引。"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申请宣告 朱某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指定监护人案"中,法院综合考虑独居的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意愿、生活 居住情况等,指定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作为监护人,激活公职监护制度,确保老年人在无其他监护人 的情况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某养老院与某区民政局指定遗产管理人案"中,法院结合老年人生前就 医情况、遗产所在地情况等认定住所地并指定相应的遗产管理人,确保遗产处理符合法律规定,为孤寡 老人遗产的管理和恰当处分提供可行规则。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10月29日发布第五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 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尊老、敬 ...
被“风水大师”收割背后,老年人群体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南方都市报· 2025-10-29 14:44
另外,还要学会爱自己,这是一门必修课。不少农村老人自己舍不得买东西吃、买东西用,子女邮 寄回来的东西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然后很久之后想起来才去吃或用,结果东西已经过期了,尤其还 包括过了期的食品和药品,结果是给身体带来风险。一些老人尤其农村老人不懂得享受生活,就知道节 俭,节俭了一辈子,因为他们经历了物质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但时代不同了,学会爱自己,学会照顾 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孤独是老人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年轻人有时间还是要多回家看看老人。工作太忙了、小孩马上"小 升初"了、假期太短了……坦白说,这些都是借口,想想小时候父母是如何培养我们的、想想他们一生 中吃了多少苦头,就不应该心怀各种小心思。孝顺这个事,不可止于言语问候,一定得付诸行动,想尽 办法回家的次数越多、克服困难回去陪父母的时间越长,就越孝顺。 【责任编辑:杨鑫宇】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瞄准老年人钱财的连环诈骗案,60岁的王女士在刷视频过程中认识了某 位"风水大师",从支付3999元学费"深度学习"开始,到被"督导师兄"嘘寒问暖套取家人信息,最终因对 方声称其女儿将有"血光之灾",王女士不惜借款3万元支付以求"化解之法"。据悉,被该团伙欺骗的老 ...
最高法:有力服务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4:16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 高萌)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旨在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服务保障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 范引领作用。本次发布的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最高法:有力服务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一是采取恰当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法律适用难题。案例一中,人民法院准确适用平等原 则,强化保护理念,明确了"老年人体质的客观情况并不当然影响护理依赖费等赔偿数额"规则,既解决 了个案中的法律适用难题,也有效避免形成老年人受损赔偿中"身体越弱护理费越少"的悖论,还有利于 引导社会各方面重视和聚焦高龄老年人保护中的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是就法律规定的公职监护、遗产管理等制度提供可行的规则指引,释放制度红利。案例二中,人民法 院综合考虑独居的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意愿、生活居住情况等,指定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作为监护人, 激活公职监护制度,确保老年人在无其他监护人的情况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案例四中,人民法院结 合老年人生前就医情况、遗产所在地情况等认定住所地并指定相应的遗产管理人,确保遗产处理符合法 律规定,为孤寡老人遗产的管理和恰 ...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 2025-10-29 14:03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着力提升涉老司法能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不断 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促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本次发布的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采取恰当方式着力解决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法律适用难题。案例一中,人民法院准确适用平等原 则,强化保护理念,明确了"老年人体质的客观情况并不当然影响护理依赖费等赔偿数额"规则,既解决 了个案中的法律适用难题,也有效避免形成老年人受损赔偿中"身体越弱护理费越少"的悖论,还有利于 引导社会各方面重视和聚焦高龄老年人保护中的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是就法律规定的公职监护、遗产管理等制度提供可行的规则指引,释放制度红利。案例二中,人民法 院综合考虑独居的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意愿、生活居住情况等,指定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作为监护人, 激活公职监护制度,确保老年人在无其他监护人的情况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案例四中,人民法院结 合老年人生前就医情况、遗产所在地情况等认定住所地并指定相应的遗产管理人,确保遗产处理符合法 律规定,为孤寡老人遗产的管理和恰当处分提供可行的规则,也激励养老行业和机构诚实履行义务,提 升服务质量,实现更好发展。 支持 ...
广东提起首宗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11 15:45
案件概况 - 广东省消委会针对涉老诈骗刑事案件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企业及法定代表人赔偿超1500万元 [1] - 该案是广东首宗维护老年人权益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也是全国消协组织涉老诉讼第一案 [1] - 案件涉及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具有范围广、时间长、欺骗性强、涉案金额大等特点 [1] 案件特点 - 涉及范围广:被告公司在广东省内10个地市设立数家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 [1] - 作案时间长:相关被告在2018年至2022年近5年内持续低价购进食品、保健品销售 [1] - 主观欺骗性强:以"低价按摩""免费吃喝"等方式吸引老年人,通过"专家问诊"夸大病情诱骗购买 [1] - 涉案金额大:销售规模超亿元,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治病功效的保健品 [1] 诉讼进展 - 2023年6月当地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判决相关当事人犯诈骗罪 [2] - 广东省消委会请求法院认定被告欺诈行为,判令支付3倍惩罚性赔偿金并公开赔礼道歉 [2] - 法院已受理该案,探索"公益诉讼+集体诉讼"方式实现对受害消费者的经济赔偿 [2] 社会影响 - 案件对打击消费领域坑老害老行为具有标志性意义 [1] - 希望通过诉讼增强老年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震慑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 [2] - 旨在唤醒社会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关注,为"银发经济"健康发展营造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