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幼共托
icon
搜索文档
幼儿园关停背后,他们如何求生?
虎嗅APP· 2025-06-21 22:29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同比减少2.11万所至25.33万所,降幅为近年来最剧烈[3][19] -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减少508.99万人至3583.99万人[19] - 民办幼儿园数量从2019年峰值17.32万所降至2024年13.55万所,十年间呈现过山车式波动[20] - 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量减少24万人至283.19万人[24] 转型路径 - 直播带货:典型案例为贵州幼儿园园长敬雅真通过直播卖酒偿还2000万元债务,形成"云股东"模式[8][11][12] - 托管服务:山西从业者转型托管业务解决700万债务问题[12] - 短剧制作:部分从业者转向短剧创作寻求新出路[13] - 养老转型:多地幼儿园改造为养老服务站或"老幼共托"机构,如重庆高新区幼儿园服务500余位老人[14][16] - 托育延伸:部分机构转向普惠托育中心建设,响应国家"一老一小"政策导向[4][15] 政策与市场趋势 - 国家提出到2025年改善养老托育基础设施,增加普惠服务供给[15]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同比增加52万人,扭转连续七年下降趋势[27] - 行业未来三年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集中度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成为关键[5] 发展建议 - 推行"小园小班"模式:降低班额标准至1:10以下师幼比,提升教育质量[29][30] - 实施"托幼一体化":鼓励普惠幼儿园招收3岁以下幼儿[29] - 优化财政支持:提高普惠幼儿园补贴标准并确保及时兑现,避免民办园非正常退出[28][30] - 制定新办学标准:需覆盖学前教育至高中阶段,同步提高基础教育投入[30]
我国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减少,多地试水“老幼共托”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58
幼儿园数量变化趋势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5.33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在园幼儿3583.99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61% [1] - 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在园幼儿4092.98万人,2024年幼儿园数量同比减少2.11万所,在园幼儿减少508.99万人 [1] - 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减少5610所(降幅1.90%),2023年减少14808所(降幅5.12%),2024年减少2.11万所 [1] 出生人口对教育体系影响 - 出生人口下降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并逐步波及小学、初中等教育阶段 [2] - 预测2035年全国小学需求数量为9.28万所(较2020年减少5.14万所),初中需求数量为4.79万所(较2020年减少0.38万所) [2] - 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52万人,降幅趋缓,未来幼儿园数量减少态势有望缓解 [2] 幼儿园转型新模式 - 部分幼儿园探索托幼一体和老幼同养模式,例如浙江金华一家幼儿园改造为社区养老院 [3] - 深圳、太原、济南等地已实践"幼转老"和"老幼共托"模式 [4] - 2024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推动养老需求增长 [4] 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 湖南省提出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农村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幼儿园 [5] - 专家建议提高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校(园)建设标准,优化师生比以应对人口变化 [5] - 社区整合闲置资源(如幼儿园)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就近养老 [4]
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议政)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养老托育行业政策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3] - 建议将婴幼儿托育和家庭育儿指导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服务价格 [8] - 广州探索"建设+运营"双补贴支持措施,减轻托育机构负担 [9]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由区、街道两级财政承担经费,提供免费托育服务 [11] 养老托育服务模式创新 - 部分地区探索"老幼共托"模式,实现养老托育在空间、设施、服务等方面有机结合 [4] - 建议发展农村互助式服务,如"老人照顾老人、老人照顾小孩"模式 [6] - 上海市青浦区精准对接老人文化需求,每周更新活动菜单 [7]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将托育驿站与养老设施融合,与老旧小区改造结合 [11] 养老托育资源整合 - 建议充分利用城市更新政策改造小区原有设施,建设老年食堂、嵌入式养老机构等 [5] - 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养老院向社区开放餐厅和文化设施 [5] - 建议建立县乡村三级养老托幼服务网络,推动城乡机构结对帮扶 [6] - 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场地设施,统筹安排"一老一小"服务设施 [11] 养老托育服务质量提升 - 建议精准识别需求,建立服务清单,开展"一户一表"入户访谈 [7] - 分层分类设计服务载体,打造品牌化活动如"老有所为"课程 [7] - 开设专业育儿课程,如0-3岁亲子早教课和家长课堂 [7] - 建议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失能预防与长期照护并重的保障体系 [8] 养老托育行业监管 - 建议完善养老托育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开展排查整治防范风险 [9] - 协调卫生健康、教育等资源对社区养老托育服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