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我市荣获全国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团体一等奖
郑州日报· 2025-09-25 08:52
郑州市总工会认真筹备并组建了5人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职工牛嘉欣荣获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赛 道个人一等奖,并将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决赛;职工李鹏冉荣获保育师赛道个人优秀奖;市第七人民医 院王晓亚荣获技术指导奖。最终,我市代表队凭借出色表现荣获团体一等奖。 9月22日至24日,由河南省总工会、省卫健委、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托育职业技能大赛河南 省选拔赛举行。大赛以"'托'成长希望,'育'美好未来"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省的18支队伍、35名选手参 与比赛。 本次竞赛涵盖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和保育师两个赛道,通过"理论+实操"全面考核选手综合能力。为 做好备赛工作,市总工会联合市卫健委、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市级选拔、脱产集训和个 性化指导。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托育人才队伍建设,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建,全面提升从 业人员专业能力,鼓励和支持更多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子女托育服务,推动用人单位托育服务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对优质托育服务的需求。 ...
把生活圈建成居民的“幸福圈”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9:35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正在扩 围升级,进一步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今天,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 李佳路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 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 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把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作为试点选取、建设、评估的重要考 量因素,补齐为老服务设施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打造一批"银发金街",通过引导各类为老服 务业态适当集中,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务需求,是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老年助餐点达8.6万个,日均为 328万名老年人及其他人群提供助餐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孙文灿 谈到,民政部指导各地建 ...
便民生活圈新政聚焦“一老一小” 2030年达成“百城万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3:56
9月19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20项具体任务,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向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延伸扩围,打造宜居宜 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同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 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亮点在于以"试点+标杆"双轮驱动,既通过典型示范降低推广 成本,又精准破解社区供给痛点。预计短期内可快速提升便民生活圈覆盖率,中长期则通过业态融合与模式创新,带动社区商 业价值升级,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 150.3万个,服务居民1.2 ...
便民生活圈新政聚焦“一老一小”,2030年达成“百城万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0:28
9月19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 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通知》提出20项具体任务,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向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 延伸扩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同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介绍,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 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 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 举措。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政策亮点在于以"试点+标杆"双轮驱动, 既通过典型示范降低推广成本,又精准破解社区供给痛点。预计短期内可快速提升便民生活圈覆盖率, 中长期则通过业态融合与模式创新,带动社区商业价值升级,最终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030年实现"百 ...
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9
近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以下简称《政策措施》)。9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 段,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政策措施》共提出五方面19项任务举措。 据盛秋平介绍,在文件制定过程中,以推动扩大服务消费为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堵 点卡点问题,提出了一些让经营主体有真切获得感的增量政策,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体现为"三个坚 持": 首先,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政策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 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长期护理 保险制度覆盖面",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 点"等举措,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这些举措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提高生活品质,又 能推动释放消费潜力。 其次,坚持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 给为切入 ...
扩大服务消费!商务部等9部门发文
搜狐财经· 2025-09-17 10:16
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鼓励引进国外优 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 育竞赛表演品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 务,并按相关规定给予政策支持。 文件还明确,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 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来源:新华社 商务部等9部门9月16日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 文件提出,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消费 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 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 ...
“教育消费化”提速:非学科、职业培训、托育、老年教育全面升温
36氪· 2025-09-17 09:53
政策核心观点 - 教育被重新定义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国家战略 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消费链条[1] 非学科培训 - 政策明确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符合条件的机构可申请行政许可[2] - 准入机制落地将淘汰小型机构 市场走向品牌化与连锁化 行业规范化提速[2][3] - 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培训内容从艺术体育扩展到编程、机器人等新兴板块[3] 职业技能与老年教育 - 政策鼓励市场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4] -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 老年大学在校学员不足2000万渗透率不到7%[4] - 老年教育市场规模2023年达2561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40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25%[4] 托育服务 - 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6] - 全国托位数约600万个 0-3岁婴幼儿超3200万 托位供给率不足20%[6] - 河南省新规要求预收费周期不超三个月 伙食费按日计算 推动收费透明化[6] 春秋假制度 - 鼓励有条件地区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不变前提下[7] - 2024年调查显示71.3%受访者支持推行春秋假 国庆假期出游达8.2亿人次[7] - 为亲子出游、短期培训、研学营地教育提供新窗口 形成消费分流机制[7] 留学中国 -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吸引外国优秀学生来华学习[8] - 2023年来华留学生约49万 亚洲国家学生占比超六成[8] - 形成学费、住宿、餐饮、交通等完整消费链条 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8] 产业影响 - 教育消费覆盖婴幼儿到老年人全生命周期 构成"一老一小一家人"完整场景[9] - 从课堂到生活、国内到国际 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0]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四川:呵护“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
新华网· 2025-09-06 17:08
新华社成都9月6日电 题:四川:呵护"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 新华社记者胡旭、李力可、黄雨寒 上午8点,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年轻父母把孩子送入园后安心去上班;中午11点半,成都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 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 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四川街道社区,感受到"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 在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20%。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就开在居民楼下,占地1400平方米,提供食、养、医、 娱等多种服务,成为社区老人家门口的"银发之家"。 70岁的刘成根每天早上都会开着自己的电动轮椅,准时来到中心和老友们下棋、聊天,中午再花15元吃上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作为一名中风康 复老人,刘成根吃饭、上厕所等都要人帮忙,有了为老服务中心专业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自己不焦虑,家人也放心。 "全日托老、日间托老、临时托老,我们都能接,目前33张全托床位满员入住。"为老服务中心院长高敏说,中心打造了明厨亮灶的老年食堂,服 务院内老年人,也接待院外老人和上班族临时就餐,组织志愿者为辖区老人上门送餐。 这是9月1日拍摄的 ...
家门口养老 园区里托育 探索“一老一小”服务新路径
四川日报· 2025-09-06 09:2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养老院模式 建成集全托照料 社区食堂 托管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老空间[4] - 服务中心覆盖辖区2.5万名60岁以上老人信息 重点标注4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需求 配备五大功能区和全配套服务设施[5] - 成都市累计投入3.15亿元建成130余个街道级嵌入式养老综合体 整合周边商户医院学校资源提供精准多元化养老服务[5] 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采用园区管委会提供闲置用房 企业集资 专业机构运营的普惠办托模式 主要服务园区职工及周边社区[6][7] - 托育园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临时托服务 按年龄分班定制课程 配备摆渡车解决园区通勤问题 收费标准为每月200元托育费加450元生活费[6] - 泸州市普惠托育机构达352家 占比96.7% 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8] 政企协同民生服务 - 成都泸州两地通过精细化服务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需求 养老机构嵌入街道 托育机构进驻产业园 形成便民服务网络[3] - 养老服务中心设置33张全托床位满负荷运营 同时作为社区共享空间日均接待大量老人 提供送餐上门等延伸服务[5] - 托育园有效解决园区职工子女照料难和企业人才留存难问题 形成"上班送孩子 下班接孩子"的常态化职工生活模式[6][7]
高品会赋能托育产业 琴澳共建大湾区新托育服务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1:52
活动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模式在横琴与澳门举办 [1] - 横琴世界湾区高品质新托育分论坛于3日下午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葡经贸中心开幕 [1] - 分论坛作为高品会重要平行论坛 汇聚粤澳两地近百名托育界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 [1] 论坛主题与目标 - 分论坛以"链接国际优质资源、推动湾区高品质产业协同"为主题 [1] - 旨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托育服务体系 [1] - 聚焦澳门与横琴"高品质新托育"核心需求 提升琴澳高质量新托育模式和品牌影响力 [2] 研讨议题 - 围绕"琴澳国际标准新托育园区建造"进行深度研讨 [1] - 探讨"国际高级托育师一试多证落地"关键议题 [1] - 共同探讨构建琴澳新托育模式和品牌 推动建立融合大湾区特色的高质量新托育服务体系 [1] 战略意义 - 托育服务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2] - 商业协同发展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抓手 [2] - 高品会是国家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深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2] 参与机构 - 横琴妇联主席许凤梅、广东省好心家政集团董事长杜晓娟、南光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甄美宜等代表出席 [1] - 由南光集团、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广东省商务厅联合举办 [2] - 国际影响力与资源整合能力为"高质量新托育分论坛"提供强大背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