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战略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俄合作天然气管道,俄坚持要途经蒙古国,我国为何拒绝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27
中俄天然气合作现状 - 中俄在天然气领域合作历史悠久,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储备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巨大市场,双方合作日益密切[1] - "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是早期合作成果,东线管道从俄罗斯远东直达中国黑龙江黑河,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1][4] - 东线管道2014年签署协议,2019年投入使用,运行稳定,成为中俄能源合作典范[4]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争议 - 西线管道计划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2021年后因俄罗斯要求经过蒙古导致谈判僵局[3] - 蒙古称该项目为"东方联盟管道",路线设计从俄罗斯经蒙古戈壁至中国新疆[3] - 俄罗斯坚持蒙古路线因可降低境内建设成本,避开阿尔泰山区复杂地形和冻土层[6] - 俄罗斯战略考量包括加强与蒙古关系,提供经济投资,并多元化天然气出口渠道[7] 中国拒绝蒙古路线原因 - 地缘安全顾虑:蒙古实行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与美国、日韩等国合作引发中国担忧[9] - 环境因素:蒙古段建设可能引发国际争议,中国不愿依赖单一能源来源[11] - 经济成本:蒙古路线总长增至6700公里,比直接线路更长,增加额外建设费用[12] 价格谈判与项目进展 - 俄罗斯希望按欧洲市场价格定价,中国要求按国内市场价调整,双方自2021年后分歧加大[14] - 2023年谈判无突破,中国要求俄罗斯承担建设费用并压低价格[16] - 2024年蒙古议会未将管道纳入五年计划,2025年俄罗斯提出哈萨克斯坦方案也被中国拒绝[16] 未来合作展望 - 俄罗斯可能作出价格让步,但因中国坚持不走蒙古路线,项目短期内难以启动[17] - 俄罗斯或选择其他路线或扩大东线管道输气量,蒙古参与可能性降低[17] - 两国领导人持续讨论能源合作,但实际进展取决于市场与价格谈判结果[17]
事关俄罗斯和伊朗,中美要展开新一轮谈判?中美博弈主战场要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42
中美能源博弈 - 美国提议将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问题纳入中美谈判议程 触及全球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深层博弈 [1] - 美国威胁对继续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二级关税 中国从俄伊进口石油占比超30% [3] - 中国能源战略强调主权选择 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能源安全被视为国家安全核心 [5]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 - 美国借俄乌冲突重构全球能源格局 试图削弱中俄能源合作及市场话语权 [5] - 中国加速能源供应多元化 通过一带一路拓宽中东非洲等进口渠道 降低单一依赖风险 [6] - 金砖国家联合推动去美元化 可能形成新经济力量挑战美国主导的能源秩序 [8]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减少美元依赖 规避美国能源市场霸权控制 [6] - 沙特伊拉克等产油国仍是中国重要供应来源 多元化网络保障稳定性 [6] - 长期来看中国将坚持能源独立战略 不受单一国家控制 [9] 未来经济影响 - 美国单边主义或加剧中美对立及全球经济不稳定 [9] - 中美博弈主战场转向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 中国应对成关键变量 [9]
终于定了!中美定下谈判地点,美国人突然惊觉,关税拿捏不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5 11:03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将于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聚焦中美关系及全球贸易经济意义[1] - 瑞典被选为谈判地点因其远离中美博弈焦点,有助于双方专注对话[1] - 目前处于5月12日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期,8月12日到期,若无突破将重启部分加征关税[1] - 美国主动提出延长休战期并尽快谈判,反映苹果、波音、花旗、英伟达等企业面临压力[1] 美国谈判策略转变 - 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关税壁垒未能限制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加拿大、澳洲及全球南方国家[3] - 谈判议题从"关税暂缓"扩展至伊朗、俄罗斯石油问题及中国经济"再平衡"等大议题[3] - 美国计划将禁止中国购买俄油和伊油纳入谈判,试图通过能源问题施压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3][7] - 美国提出"四级关税"制度,对从俄罗斯、伊朗进口能源国家加征25%至100%惩罚性关税[3] 中国立场与应对 - 中国外交部强调应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沟通合作,贸易谈判不应掺杂其他内容[6] - 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石油占比超30%,价格低廉且供应稳定,是美国制裁主要目标[7] - 中国已建立多元化能源战略,包括沙特、伊拉克供应,"一带一路"能源通道及中东非洲合作[9] - 人民币国际化增强能源交易金融话语权,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趋势形成经济联盟对抗美国压力[9] 能源领域博弈 - 美国试图通过制裁俄罗斯石油打击中俄能源合作,削弱两国在全球能源市场话语权[11] - 美国战略包括分裂中俄关系,断裂"能源链条",但可能推动金砖国家更紧密团结[9][11] - 中国持续推动能源战略多元化和独立性,美国单边行动可能激化中美对立[11] - 美国制裁威胁或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瑞典会谈标志全面博弈新阶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