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丨劲方医药首日上市高开115%
格隆汇· 2025-09-19 09:48
上市表现 - 公司首日上市高开115.79%报44港元 市值达152亿港元[1] 业务领域 - 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1]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0.74亿元 2024年1.05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0.82亿元[1] -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3.13亿元 3.32亿元和0.698亿元[1] - 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 6.78亿元和0.66亿元 两年多合计亏损超12亿元[1] 产品进展 - 核心产品GFH925(达伯特)已获批上市 但国内商业化依赖合作伙伴[1] - 2024年1月与信达生物订立补充协议 终止境外选择权并退还2000万美元[1]
新股消息 | 劲方医药-B(02595)孖展认购金额逾3498亿港元 超购2210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5:17
招股与市场反应 - 劲方医药于9月11日至16日进行招股,录得3498.5亿港元孖展认购,以初订公开发售部分1.58亿港元计算,孖展认购已超购2210倍 [1] - 公司计划发行7760万股H股,其中一成于香港作公开发售,发售价为每股20.39港元,集资15.8亿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4119.1港元 [1] - 公司预期将于9月19日挂牌,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公开发售部分可被酌情提高至15%且不设强制回补机制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肿瘤以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已建立起一条包含8款候选产品的管线,其中5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 - 核心产品GFH925是公司自主发现的新药物,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正在欧盟开展KORCUS试验II期研究 [1] - 另一核心产品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适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已在中国启动针对相关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2] 募集资金用途 - 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约33%用于核心产品GFH925的临床开发 [2] - 约38%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核心产品GFH375的临床开发 [2] - 约19%的资金将用于管线中其他候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另有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
劲方医药-B(02595.HK)预计9月19日上市 引入RTW基金等多家基石
格隆汇· 2025-09-11 07:37
全球发售方案 - 公司拟全球发售7760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776万股,国际发售6984万股 [1] - 发售价定为每股20.39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200股 [1] - 招股期为2025年9月11日至9月16日,预期股份于2025年9月19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 中信证券担任此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新治疗方案开发的生物制药公司 [1]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八款候选产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1] - 核心产品为GFH925和GFH375 [1] 基石投资与资金募集 - 基石投资者已同意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为1亿美元(约7.80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2] - 按每股20.39港元计算,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约3823.4万股发售股份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RTW基金、TruMed、OrbiMed、UBS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Ltd.、Vivo基金、汇添富基金实体、富国实体、中信证券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及清池实体等 [2] - 假设未行使超额配股权,公司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436亿港元 [2] 募集资金用途 - 所得款项净额的约71.0%将用于核心产品GFH925及GFH375的进一步开发 [2] - 所得款项净额的约19.0%将用于其他候选产品(如GFH312、GFS202A、GFH276、GFS784等)的开发 [2] - 所得款项净额的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
劲方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智通财经· 2025-08-25 21:23
上市进展 - 劲方医药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肿瘤、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 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 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3] - 核心产品GFH925(fulzerasib)是中国首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 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 - 另一核心产品GFH375是KRAS G12D口服抑制剂 已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该突变见于35%胰腺癌、12%结直肠癌和4%非小细胞肺癌 [3] 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72项已授权专利及117项专利申请(含8项PCT申请) [4] - GFH925相关专利:中国2项、美国1项、欧盟1项、其他地区8项授权专利;中国5项、美国4项、欧盟3项、PCT1项、其他地区21项专利申请 [4]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7373.4万元人民币 亏损5.08亿元人民币 [5][6][9] - 2024年收入1.05亿元人民币 亏损6.78亿元人民币 [5][6][9]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8214.9万元人民币 亏损6662.4万元人民币 [5][6][9] - 2023年毛利7305万元人民币 2024年毛利8460.8万元人民币 2025年前四个月毛利7345.6万元人民币 [9] - 研发成本持续高企:2023年3.13亿元人民币 2024年3.32亿元人民币 2025年前四个月6981.8万元人民币 [9] 业务模式 - 收入主要来自三名客户 涉及知识产权授权、研发服务和药物供应 [4] - 向客户提供30-60天信贷期 客户均非公司供应商 [4]
新股消息 | 劲方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报告期内持续亏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1:21
上市进展 - 劲方医药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肿瘤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新治疗方案开发 拥有八款候选药品 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3] - 核心产品GFH925(fulzerasib)为中国首款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 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已在中国商业化 [3] - 核心产品GFH375为KRAS G12D口服抑制剂 已在中国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该突变见于约35%胰腺癌、12%结直肠癌和4%非小细胞肺癌 [3] 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72项已授权专利及117项专利申请(含8项PCT申请) [4] - GFH925相关专利:中国2项、美国1项、欧盟1项、其他地区8项已授权;中国5项、美国4项、欧盟3项、PCT1项、其他地区21项申请中 [4]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7373.4万元人民币 亏损5.08亿元人民币 [5][6][9][10] - 2024年收入1.05亿元人民币 亏损6.78亿元人民币 [5][6][9][10] -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8214.9万元人民币 亏损6662.4万元人民币 [5][6][9][10] - 收入主要来自三名客户 涉及知识产权授权、研发服务及药物提供 信贷期30-60天 [4] 成本结构 - 2024年研发成本3.32亿元人民币 行政开支5808.1万元人民币 [9] - 2025年前四个月研发成本6981.8万元人民币 行政开支2368.4万元人民币 [9]
劲方医药递表港交所 公司专注肿瘤等领域开发新治疗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GFH925和GFH375
智通财经· 2025-06-29 16:25
公司概况 -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涵盖多种实体瘤的不同治疗线)以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开发新治疗方案 [4] - 公司已建立起一条产品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包括两款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 [4] 核心产品 - GFH925(fulzerasib,商品名达伯特)是一款公司自主发现的新药物,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中国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irsten大鼠肉瘤(KRAS)G12C抑制剂 [4] - GFH375是一款KRAS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剂,公司已在中国启动针对携带KRAS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4] - 除核心产品外,公司致力于进一步丰富产品管线组合以超越RAS药物矩阵,例如GFS202A,自行开发的针对GDF15和IL-6的双特异性抗体 [4] 研发进展 - 公司已获得FDA关于在美国开展II期试验的IND批准,以评估GFH312对外周动脉疾病(PAD)伴间歇性跛行(IC)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 [6] - 公司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在中国开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GFH312II期临床 [6] - 公司多元化的产品管线组合是成熟的综合研发平台的自然产出,该平台涵盖靶点发现、分子发现与评估、转化科学及全球临床开发,并辅以在包括配方研究及质量分析等关键化学、制造及控制(CMC)方面的专业积累 [6] 财务数据 - 2023年度、2024年度研发费用分别约为3.13亿元、3.32亿元,分别占相应期间总营运开支的86.2%及85.1% [6] - 2023年度、2024年度收入分别约为7373.4万元、1.05亿元人民币 [6] - 2023年度、2024年度年内亏损分别约为5.08亿元、6.78亿元人民币 [6] - 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未经审计)收入约为8214.9万元人民币,年内亏损约为6662.4万元人民币 [7]